宗祠
儒家文化传统建筑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历史由来
宗祠(zōng cí),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事务活动的地方。“祠堂”一名最早出现于汉代,从秦汉到北宋,有资格建祠堂的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士大夫官员,民间不得立祠。南宋时,理学家朱熹著《家礼》立祠堂之制,创制祠堂以敬祖,民间祠堂已有所发展。
明代颁布《圣谕六条》,要求百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并逐渐放宽了民间立祠的限制。民间宗祠真正合法化的契机是明嘉靖年间的“推恩令”,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礼部尚书夏言奏请嘉靖帝“推恩”放宽官民祭祖规定,获得批准,史称“推恩令”,也被视为对民间敬祖立庙的承认。祠堂才逐渐走向民间,成为各姓族人敬祖议事、教育族人、弘扬社会价值观的场所。
词语释义
词语读音:宗祠,拼音:zōng cí
基本解释,英文:clan hall;clan temple;ancestral hall。
中文:祠堂,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场所。
宗祠,又称家庙,是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然吾以为后世之宗祠,犹有先王宗法之遗意,彼其所谓统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们也是什么东西都丢光了,暂时住在水东门的娘家--岑氏宗祠里。”
县志记载
据清初《光泽县志》载,当地“从前各族宗祠无几,近数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清·乾隆《光泽县志》卷四《舆地志·风俗》)一般家族不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称总祠),族内各房、各支房,往往还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
旧时,福建漳州府诏安县,“居则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陈盛韶《问俗录》卷四《诏安县》)这一时期的宗祠,大都保留至今。据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等调查,连城县新泉镇的张氏家族,除总祠外,另有支祠24座;惠安县山腰镇(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庄氏家族,族众数万人,大小祠堂超过100座,其准确座数,连族人也说不清。福州郊区闽侯县尚干镇的林氏家族,族众近万人,大小祠堂不下50座。为显族威省城。
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的合建跨地域大宗祠。民国时期,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乡村之中,不论大小姓,皆合建祖祠,复合散居各乡,及徙居各处之同宗,在邑城建祠(民国《永定县志》卷十五《礼俗》)。仙游县黄氏家族,派下子孙散居30余村,各地黄姓集议,在县城合建黄氏大宗祠。福建林氏,是福建人数最多的家族之一。
清初曾会同八闽林氏族人,于福州创林氏大宗祠。此外,在海外及台湾的分支子孙,与乡土宗祠,也保持了密切联系。民国时,漳州许氏家族,居新加坡马来西亚者,曾联袂返乡,倡建新加坡许氏大宗祠。
建祠讲究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的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
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间正厅,正厅内设4个龛(也有8-10个龛者),龛中置一个柜,内藏祖宗牌位(称神主牌),4龛神位依次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考妣的灵位、姓名、字号。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张红纸在柱上,上书×××长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如今闽南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种遗像所取代。
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属夭折)者,其遗像,可入祖厅正堂。惠安县崇武镇一带,几乎所有宗祠厅堂的龙壁,都贴有符篆、“金箔”及用锡箔色纸剪成的镜、尺、剪刀、双喜等图,用以镇宅。符篆多书“北方玄武大神镇宅”、“西方白虎大神镇宅”、“东方青龙大神镇宅”、“南方朱雀大神镇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给家无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灵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则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来谒祖寻根时,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也称祠室、祠堂。《汉书.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
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居室为后。及秦非笑圣人,荡灭典礼,务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在都邑则鲜焉。”《红楼梦》第五三回:“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管理规则
为了维护祠堂的神圣和庄严,保持祠堂的整洁和香火有期,福建民间各家族对之都有一套管理规则。强宗大族专设祠堂司事和祠丁,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福州一些祠堂,还规定每年按家居住址,每家出一人,一届八年选四人,轮流管理祠堂,这些人俗称当家头。族人不允许有损害祠堂的行为。
长乐曾氏家族规定(长乐《感恩村曾氏族谱》宗祠规条):“一宗祠内外,不准私放畜类,以及不准夏秋晒谷,至于乘凉寝睡等事。违者罚钱一千文,充祠公有;若再抗罚,族房齐集,呈官究治。一祠堂内外,凡有安囤家私柴草,即在祠前焚化示众。”有的家族,还规定,族人损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公罚。妇女儿童不得随意入祠,族人盖房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尤其是一些有损于家族道德的行为,如行窃、赌博、吸毒等,皆是祠堂的严厉规定的禁条。
宗族活动
1949年以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时,部分祠堂遭损外,省内宗祠大多保留。如今一些地方宗族活动又兴,新建祠堂不少。漳州漳浦县郑姓人,1987年就整修族祠,作为郑姓举行穿灯脚(穿灯脚,每年农历正月十四,闽南一带,在族祠内,悬挂各种花灯,让由婆婆陪着的新嫁娘,和初为人母抱着新生儿的小媳妇,沿宗祠的下殿至上殿绕行一周。因系从高悬头上的花灯阵中通过,故称穿灯脚)传统习俗活动的场所。
宗祠的修建,仍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资;闽南许多华侨回乡,也捐修宗祠。新修祠堂,大都富丽堂皇,耗资甚大,造成浪费。新修的宗祠,日常向乡人开放,仅是做为宗族的象征而已。闽南许多宗祠,也作为村里老人会活动场所,发挥有益的作用。
文化传统
在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宗祠,习惯上多被称为家庙、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称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崇拜祖先并立庙祭祀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筑到处可见。宗祠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但是自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当代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著名宗祠
广府祠堂
广府祠堂广泛分布于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广府民系聚居的区域,宋朝时,大量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越过大庾岭进入岭南,在珠玑巷暂时落脚后,南下珠江三角洲,开村居住。这些“聚族而居”的村庄,一般会按姓氏系别修纂族谱,如果条件许可,还会修建祠堂。
明代颁布《圣谕六条》,要求百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并逐渐放宽了民间立祠的限制。明代一朝,广东共出了6355名举人、889名进士、6名一甲进士、3名状元,其中,出自广州府者占了半壁江山,有举人3090人、进士457人,而广东6名一甲进士中,5人皆出自广州府。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广府人极力修谱建祠,成为助推器。由此,广府地区出现了建祠的第一个高峰。
清代,广州“一口通商”后,积累了大量的宗族财产,广府迎来历史上的第二个立祠和修缮祠堂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新建的祠堂多以三开三进的中小祠堂为主,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建筑更具本地特色,用上了更先进的工艺,比如木雕、石雕、瓦陶艺、彩画等,石檐柱、虾公梁、镬耳山墙也开始大量出现,人们利用装饰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图案来传达和睦、孝道、伦理、忠勇等家国思想。
广州就有1300多座祠堂,其中陈家祠广裕祠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广州钱岗村广裕祠,是南宋末年丞相陆秀夫后人为纪念陆秀夫而建的广府家族祠堂,它记载了广府人的祖先从中原一路南迁的艰辛与辉煌。于2003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深圳凤凰古村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后裔聚居的广府村落,村中文氏宗祠的建筑装饰精致繁复,宝安区松岗街道的文氏大宗祠也被辟为“文天祥纪念馆”。
潮汕祠堂
潮汕人历来重视修筑祠堂,因为祠堂代表着一个姓氏宗族的精神表征。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已有祠堂出现,不过那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愈莅潮时的政绩,而建祠以祭之。宋元以后,潮汕一些有一定官衔品位的贵族也设立祠堂追祀先祖,于是潮汕便出现了“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许建造祠堂的。
至明中叶以后,朝廷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便兴盛起来,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潮安磷溪的丁宦大宗祠,沙溪的名宦宗庙和刘氏家庙,饶平大埕的黄氏家庙,揭阳东门郭厝祠堂等便是在这一时期兴建起来的。至清代,潮人建祠之风更盛,出现了“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清嘉庆《澄海县志》)。
清后期,还出现了一些华侨致富之后,回乡建祠,“怀报祖德”。闻名海内外的从熙公祠,便是由旅马柔佛华侨陈旭年汇巨资兴建的。民国时期,各宗族为加强宗族团结,展示门风显赫,人材兴盛,也纷纷修建了一批祠堂。汕头这个1861年才开埠的新兴城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市区就建有二十多间大宗祠。建国后,潮汕各宗族新建祠堂虽少,但近20多年来,重修祠堂之风又渐盛起来。
客家祠堂
客家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布局,院落大都为二进、三进或五进,两边青砖砌成的高墙,高耸过瓦面,墙顶上高低有序、相互对称地翘起水牛角似的“多子”,显得既典雅而又雄伟。祠堂一般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寝堂等组成。有些祠堂在后部,还开辟有庭院、花园;有的还附设戏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被称为“客家第一宗祠”。
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较大而坚实的柱头和横梁构建。寝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纪念对象之所,显得庄严而神圣。每逢清明或节日,或个人,或全族,在祠堂里进行祭祖活动,弘扬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江南第一祠诚敬堂
千年庐陵的遗韵,在这里传承。富水河从东固山蜿蜒而下,流经古镇,滋润一方水土,孕育了山峦叠翠、古树绕村的自然景观,也见证了富田镇人文荟萃的光辉历史。富田镇素有“匡家匡娘娘,文家出了个文丞相,王家有座大祠堂“的说法,文章节义之邦,可见一斑。位于江西吉安青原区富田镇王家村的诚敬堂,便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王家大祠堂。
诚敬堂,建筑之精美,可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文丞相祠,和明高帝(朱元璋,公元1328 ~ 1398年)第六世孙建安简定王朱拱樋的王妃匡娘娘的匡家娘娘祠(崇孝堂)齐名。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诚敬堂(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大明朝中期,祠堂长82.3米,宽44.3米,总面积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发现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誉,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
漳州江氏济阳堂
济阳堂,是济阳江氏金丰祖派大宗祠(梦笔堂)派下分支祠堂之一,始建于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时,是一座融合客家建筑风格与闽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传统祠堂,飞檐拱角,雕梁画栋,规模虽不大,气势却不凡。济阳堂,也是原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之二世祖祖祠(万字系宗祠),位于江丙坤先生祖籍地、美丽的风景名胜区灵通山脚下——福建漳州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古称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
历史上,江氏济阳堂颇为显赫,是地方上颇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从古朴简洁的济阳堂,可以窥视到江氏的一脉书香。明清之际,江氏济阳堂先后出过文魁、进士、举人、禀生等,受皇恩、赐军田,物帛丰腴。济阳堂内,还悬挂有:文魁、进士、宠锡皇恩、恩锡同荣、北承帝阙、南斗文光、古君子风等匾额。其中,古君子风匾额,是大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 ~ 1850年)漳州府平和县县令赐给江氏家族的,是古代官方对江氏族人的褒奖。江氏济阳堂的功名,多以文爵为主,故以文、仁、礼,存留后世,有着广纳贤才的博大胸襟,和英才辈出的书香风范。济阳堂外,曾经旌旗林立,是为纪念族中官位显赫者而竖的,是子孙后代获得功名后所立,用以表彰科举登科的族人。济阳堂埕上,现存三对旗杆石座,透出江氏家族昔日的荣耀。作为科举功名的标志,它的荣耀远胜腰缠万贯。而更引人注意的是,这里的旗杆石,比一般的旗杆石,要略高一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氏济阳堂屋顶的一边房梁上,还刻有书卷的图案。这在一般祠堂里,是很少见的,它犹如一面镜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价值观,那就是对于教育的重视。鸿溪江氏(济阳江氏金丰祖派鸿溪衍派)开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虽出身卑微,以司铁为业,却传衍出了光耀门楣的子孙,以诗书传家。这种家风,也带到了台湾,数百年来,台湾的江氏子孙,依然保持着刻苦努力、勇于奋进的精神。其中,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正是靠着这种顽强求学的精神,这个农家子弟,最终成了推动台湾经济腾飞的财经专家之一。置身于济阳堂中,不禁被一种庄重、高雅的气氛所感染,更为江氏家族,从铁匠世家到书香门第的传奇故事,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慨叹!
潮阳吴氏著存堂
吴氏著存堂,即河陇(贺陇)吴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称贺陇老祠,位于广东省汕头潮阳区铜盂镇河陇村老寨内中街巷头,坐东北向西南。祠堂不设旁龛,正龛供贺陇(河陇)吴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岗公牌位。一年一祭,祀日为每年农历十月二十。
吴氏著存堂,肇建于大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 — 1820年),破四旧时期废弃,2005年重修。以上寨老爷宫来龙入首,跌宕起伏,尽尾而结,后埕为生化脑,后沟水环抱绕过面前,前掘“水门仔”风水池,溪边溪水逆朝有情,诚为美地。 整体建筑,为三进旁门砖瓦木结构,卧狮造型。前中后脊,俱飞火星檐,三山略去,设倒反照壁。内设正殿、正龛、拜亭。有灰岗岩石旗杆夹多座,雕栏画栋,气象万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艺,随处可见。
龙川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绩溪县瀛洲镇大坑口(龙川)村,为明代户部尚书胡服、兵部尚书胡宗宪、原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族祠。绩溪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清代光绪四年(公元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前是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广场。房屋场基和广场的场地、阶挥、栏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胡锦涛的故乡。龙川胡氏宗祠,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
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前进,是座22米宽的高大门楼,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九龙戏珠木梁雕刻,均为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门楼后面为天井,也是用花岗石铺成。20根石柱,同20根月梁衔接,排列在天井四周,擎起东西两廊,和前中两进的南北房檐。过天井是中进,为祠堂正厅。由14根围粗达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架着大小19根冬瓜梁构成。每根屋梁两端,皆配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有彩云、飘带,中间分别楼成龙、凤、狮、虎。梁间悬挂层层云朵,楔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挂灯用)都衬以刻有蟋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等动植物形象的钩托。正厅两侧各为高达丈余的落地窗门,每扇窗上截有镂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内容以荷为主体,间以水禽。正厅上首也是一排落地窗门,花雕画面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竹木花草。后进是寝室,上下两档,中隔一个狭长的天井。寝室窗门雕刻的全是花瓶,采用浮雕和浅刻技法。窗门中间的小片花板上,分别楼刻着八仙道具、文房四宝、书案画卷、圆椅条桌等,小巧玲珑,立体感强。
和顺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俗称寸家宗堂,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和顺镇虿头坡北麓,仳邻大石巷脚总大门东侧,占地2222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面坝,逐级而起,错落有序,宇辉宏。以建祠最早、大门最洋、标杆最牛,月台最阔、匾联丰富,而称雄和顺古镇。
宗祠文化,是和顺古镇一道独特亮丽的人文景观。其中建筑年代最早的是寸氏宗祠,建于大清朝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和顺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据碑刻记载:大清朝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时任族长的武生寸光远,组织阖族神前起念,劝捐筹款,后投资缅甸经营棉花。获利后,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腊月初二,竖正堂、大门。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夏,修山墙、围墙及廊阶。嘉庆廿四年(公元1819年),建厅房。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修厅前照壁;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修家堂座;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修暧阁牌位;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新大门,前后历时126年,经几代人的辛勤营作,方始告竣。
寸氏宗祠,共有正堂、左右厢楼、照壁、前厅、花园、两个天井等,尤其是新大门,在上下两个月台及分立两边的标杆、八字粉墙的映衬下,十分壮观。作为门面,寸氏宗祠大门,显得与众不同。别家宗祠大门,均为传统的飞檐斗拱、瓦木结构。唯独寸氏宗祠大门,从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标新立异,典型的南亚风格,洋气十足。新大门,是由寸光远之祖父寸性怡,30年代任族长期间,主持完成的。作为侨商巨贾的祖父,虽说是饱读诗书的儒生秀才,但并不墨守成规,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其任族长时,经谋划于1936年,在缅甸请印度工程师,设计图纸,再由缅甸顾请了一些印度工匠,到和顺施建(按相同样式,同一伙匠人,还修建了,尹家巷脚闾门及张家坡张德仓家大门)。所用材料如钢筋、水泥、沥青等,全部由缅甸,靠马帮驮运回来。经过多日精心施工雕琢,建成的新大门,再配以匾额楹联,最终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经典之作
岁月沧桑,历经70多个春秋风风雨雨的洗涤、磨砺,它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显得珍贵,成了华夏文化与南亚文化水乳交融的实物例证。因而,亦顺理成章地成了魅力和顺侨乡一张醒目名片。大门外,上月台的左右两边,分别立有一根高达两丈多的石柱标杆,即古代的旗杆,相较其他宗祠的标杆,迥然有异。特别醒目的是,别家的标杆只有一个方斗,而寸氏宗祠标杆上,有两层方斗。这里很有考究:在等级森严封建时代,是有严格规定,不能越矩。由于在明清两朝,寸家不仅先后获取功名的,有223个秀才文武生,4个举人;光绪乙未年(公元1895年),还出了寸开泰一个进士,故按律允许悬两斗。而其他宗祠,则无此殊荣。寸氏宗祠的双斗标杆,就成了最牛的。大门外设有上下两层月台,全都采用石栏护围、石板镶铺,尤其是紧靠乡前大道的下月台,为一半圆形,面积广达数百平方米,特别宽畅,在八家宗祠中,首屈一指,堪称最阔。寸氏宗祠,成为和顺历史上,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的见证,也成为我们研究传统宗祠文化,不可多得的财富。
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上饶婺源江湾镇汪口村,建于大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由朝议大夫俞应纶(正三品)入宫后,回乡省亲时,捐资兴建。占地面积为1116平方米,是一所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俞氏宗祠,为三进院落。前进,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歇山顶,青瓦覆盖,俄角高翘。门楼正面,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朝阳。门楼里面,前间顶部,用木板卷棚,后间平闇天花。由两廊与游亭,直达正厅。横梁衔接处,是围121厘米、高207厘米的石柱;左右作吊柱支撑的垂柱上端,精雕雌雄狮子相对,栩栩如生。祠堂中进三间,前、后进各五间,均有天井,共有柱70根,地面、天池、台阶,全铺青石板。前、后进走廊两侧,有小圆门,通花园。花园内,遍植花卉绿草,另有百年木挥三棵。
俞氏宗祠,以细腻的雕刻工艺,见长。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橡、驼峰、雀替等处,均巧琢雕饰,有浅雕、深雕、圆雕、透雕形式的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精美图案百余组,被誉为艺术殿堂、木雕宝库。
龙岩欧氏宗祠
龙岩,为百越故地,唐代建县,清初立州,当代由县级龙岩市,而置地级龙岩市新罗区,阅一千八百年历史。闽越,是经过楚、吴、越文化的融入和传递。
清末民初,龙岩拥有110姓氏,民国版《龙岩县志》(郑丰稔总纂)标明:“欧,越王勾践之裔,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因以(地、山)为氏。”龙岩欧氏,承载着诸多独特的生命信息。根据查考,欧氏受姓始祖,为越王勾践的七世孙蹄(无疆的次子),封地即吴兴之乌程古县名,今浙江湖州市)欧余山之南,为欧阳亭侯,所生三子:长子承祖制,以姬为姓,次子恒姓欧阳,三子轸姓欧,实同出一脉。又有说,还有春秋战国之交铸剑名将欧冶子一支。欧冶子,曾为楚王、越王,铸造名剑。他也是长期生活在欧余山周围的巨匠。总之,欧氏兴于越地,为越人望族。
但龙岩欧氏的先祖,却先行北上中原,越黄河进入,山西平阳郡,后裔即以平阳为郡望。欧襄定,在汉代曾封营平侯,守河南,为屯田都尉,因事贬至光州固始定居。其后嗣欧宪伯,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随唐高宗大将陈政,率府兵五十八姓校尉入闽,为驻守兴化(今莆田)大将。传至南唐,裔孙追随闽王王审知,镇守漳州路,子孙繁衍,遂及龙岩晋江南安龙溪漳浦潮州汕头海南各地。
欧氏居龙岩,已逾20代。开基祖欧仁轩公,曾居南京,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从漳州随军入岩镇乱,他骁勇善战,立下战功,在龙岩城西的西湖岩山麓,得到一块赏地,退役务农,建造了祖屋崇德堂(今西陂镇排头村上欧)。姓氏,虽得自越王皇族世胄,卧薪尝胆精神,更升华为中华民族美德。始祖仁轩公,传至五世的守质、西陵兄弟,走出崇德堂。守质觅崇德堂北百余丈之地,建新居;西陵寻石桥龙津河畔燕子坪,立绍德堂,其九世裔孙睿伯,又迁回排头,在祖居崇德堂东南,建起承德堂(称排头下欧)。欧氏裔孙,围绕着龙岩的风水宝地西湖岩山麓繁衍发展。西湖岩山,为明初潮州知府王源的少年读书处。明、清建有书院,民国立龙岩县中学,为文化发迹之源,现正辟为文化公园。排头村民,参与筹建龙岩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甚踊跃。
欧氏远祖,原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文气蔚然,足与诸姓并驱焉。欧阳、欧姓同系。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长子欧阳恺,因其四弟欧阳通得罪武则天入狱,他为避祸去阳留欧。大文学家欧阳修的玄孙欧阳光,则因宋代平金乱有功,祀谥灵佑威显欧王,而弃阳从欧,这样的记载,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后,江浙沪学生随军南下,和闽粤赣边区干部东进入岩,改革开放更加速人口流动,龙岩姓氏大增,亦第一次出现区姓。区、欧同源,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先祖欧安,汉景帝圣谕,此人忠孝双全,德才兼备,没有欠缺之处,后裔遂去欠为区,仍读欧音。循此源流,福建、广东欧氏发起,联络香港、澳门、台湾和南洋等地宗亲,筹备建立“世界三欧(欧、欧阳、区)联谊会”,实是中国姓氏研究之一大特色,自然更增在中国姓氏中的历史地位。
泉州丁氏宗祠
福建省内著名的回族祠堂——陈埭丁氏宗祠,坐落于泉州市晋江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公元1368 ~ 1683年)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陈埭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华传衍的后裔,已有750年。晋江丁氏,主要聚居于晋东平原滨海陈埭镇岸兜村江头村鹏头村、花厅口村、四境村、西坂村、溪边村等七个回族行政村,还有的分布在晋江市安海镇、东石镇、梅岭街道双沟社区泽沟等地,人口21953人。晋江丁氏,也迁衍到泉州鲤城、小桥社区;惠安县崇武镇,德化安溪南安官桥镇石井镇厦门翔安区新店镇陈塘社区,莆田涵江区福清宏路街道平潭县福安市福鼎市;浙江省苍南县温州市宁波市,舟山沈家门东南亚泰国等地,约3万人口;衍居台湾的,也有2万多人。
陈埭丁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和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中轴线,自南至北分别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后庭院、后殿,并有廊庑。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红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额,高悬于前厅正门门楣上方,字迹苍劲,熠熠生辉。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为单檐硬山顶,面阔3间,进深4间。神龛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祠堂正中,用花岗石砌筑成一座平台,平台上为祠堂的正厅,平台下四周环廊庑,形成一个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回族丁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最好体现。平台地面,高于四周廊庑约2.5尺。祠堂有中、左、右3个门,和四周廊庑相连接,廊庑的前后左右,各有4个较小的门,以便出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工艺精湛,木雕贴金箔,非常辉煌、壮观。丁氏宗祠内,尚存柱础二件,为圆柱形柱础,圆径为31公分,高32公分。上浮雕攀枝莲花,线条粗犷而流畅,造型古朴逼真,是大明朝宣德年间(公元1426 ~ 1435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艺。这种浮雕花纹,仅在大明朝永乐(公元1403 ~ 1424年)至宣德年间(公元1426 ~ 1435年)出现。正堂前壁上两堵石雕,是阴刻山水、人物、兽图。东面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农夫规劝”图。这两幅图的桥栏板和屋舍的画法,笔法简易,线条流畅,均系明代(公元1368 ~ 1683年)中叶的作风。其雕刻线条,保留着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现存部份建筑件,也可以说明,丁氏宗祠始建年代应是明代永乐期间(公元1403 ~ 1424年)。
丁氏宗祠建筑的木作砖作石作、泥作,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雕饰技艺精湛,题材纹样丰富,彩绘艳丽多彩,以其营造有度的恢弘规制,装点适宜的平实修饰,彰显着它那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
丁氏宗祠的建筑形式,倘若分开单体来看,基本上属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体现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的特点。宗祠建筑装饰木雕、石雕、彩绘所构成的优美的图案,从工艺手法,到图案内容,无不散发着文化的魅力。但是,总体看宗祠建筑呈回字型,而宗祠中堂门上及两侧的木、石构件雕有阿拉伯文字,又深深刻上阿拉伯回族文化的烙印,是回汉文化融合共存的文化形态。
义序黄氏宗祠
福州仓山区盖山镇中亭村,坐鲤山,面榴麓,风光清丽,义序黄氏:衍派此间,藩然大族,村中就有一座义序黄氏宗祠。黄氏入闽始祖,当溯公元885年,黄敦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公元862 ~ 925年)入闽,后辞官不就,志乐山林,择居闽清县凤栖山盖平里。黄敦生六子,世称六叶传芳,其中四子勃,传至五世元晊,为宋朝散大夫,娶永阳柯氏,迁永泰龙井,再传至十二世复,委义序林氏,为宋迪公郎,遂迁福州义序,是为义序黄氏之始祖,迄今已有八百多年,蕃衍四千多户,二万余人。现有三十三世至四十二世,有十代同堂之称。
义序黄氏,奋发图强,无论海内外,那一腔爱国爱乡之热血仍在第一个子孙心中流淌。有民国21年铅印本《虎邱义山黄氏世谱》及抄本《义序虎邱黄氏宗族宅尾房三十世祖能联公派下家谱》等谱牒。义序黄氏,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计有八个进士、二十解元、三十多位举人,其中特逸俊杰之士,有二十二世黄孔昭,明代进士,历任武宁、当深、江山知县,后召工、户两部主事,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民曾为之立生祠,事迹载入福州府志之循良传;二十八世黄辅丞,字紫烈,清雍正进士,曾任山西太原定襄知县,好读书,精堪舆,事亲孝,处世和,热心公益,其功绩载入省志。三十二世黄禄,清咸丰武举,系江口武状元宋鸿图的老师。
九龙壁,精美传神。宗祠落成时,海外宗亲近百人,回乡参加晋主庆典,旅台宗亲亦组成代表团,回乡观省,正是离乡不离祖,宗祠对三胞起着凝聚力的作用。宗祠中还保存有,大明朝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石碑一方,记述明宪宗(公元1447 ~ 1487年)为表彰黄窬之功绩,推恩及亲,以劝忠孝,封窬父黄雍为承德郎,窬母游氏为安人;二是大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黄辅丞立之旗杆石夹;三为清嘉庆(公元1796 ~ 1820年)、咸丰(公元1851 ~ 1862年)、道光(公元1821 ~ 1850年)、光绪(公元1871 ~ 1908年)时所立的文魁、武魁等牌匾,以示家族的荣耀。1997年7月,被列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时降及今,义序黄氏依然俊才迭现,在近、现代所涌现出的将军、博士,以及县、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高级职称之专家、教授,共一百零三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三十三世黄鸣球(1864 ~ 1916年),字天铿,曾任海军中将,肇和舰舰长;黄鸣岐,海军军官少监,长江红十字会会长,曾获大总统一等勋章、文虎勋章等殊荣;三十四世黄依娇,系女外交家,曾任玻利维亚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为发展中玻友谊,促进中玻建交,作出了卓越贡献。她爱祖国,爱家乡,热心公益,事迹突出,感人肺腑,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厦门电视台曾据此拍成电视剧《传奇夫人》,蜚声寰宇,世人皆称其为华侨楷模,女中豪杰。其它还有三十五世黄朝平,1902年曾赴法勤工俭学,系造纸、制糖专家,曾任福建省轻工业厅总工程师;三十五世黄玉立,三十七世黄俊霖、黄耀梅(女)皆曾任福州市副市长。三十九世黄海在世界青年技巧比赛中获六面金牌,为国争得了荣誉。
闽侯刘氏宗祠
松柏塱原是一个穷乡僻壤,在数十年前,满地都种了松树及柏树,而“塱”字下面加一个“土”字,正是指这个地方有很多肥沃的泥土,可种植树木及开发田地,因之而名松柏塱。当代的松柏塱,还剩下十馀株松树。最早迁进来居住的人,为松柏塱兴建了数座祠堂,每逢新年都贴上对联。黄氏宗祠:玉堂富贵,金屋荣华。简氏宗祠:敦诗说礼,厚德深仁。邝氏宗祠:宣维海雪,城溯庐江。以上的祠堂,是由现居民的祖先们共同建造的。用的材料,是最简陋的砖瓦,并涂上漆油。直至今日,横列筑成的数座祠堂,已具体证明居民们,对于先人们精神,存在着一种崇敬的心。
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罏峰刘氏宗祠。罏峰刘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屿镇罏峰南麓刘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砖混合结构,总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祠堂前广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广场上竖立长约10米的附斗旗杆一对(已毁)。正厅前上横柱,悬挂“万代如见”四字金匾;正中龛殿,摆放列祖列宗神位;龛前供桌,宽大气派。祠堂第二院落中间为过道,两旁建有屋房,供休息、议事之用。第三院落,要登上十几层石阶梯,石阶顶砌一面横墙,横墙中开一月型门,月型门上端写有“七业俱兴”四字。进入月型门,内建有一大厅堂,左堂正门上额悬“藜光书室”四字金匾,旧时是供族内子弟读书的私塾。整个祠堂,气势恢宏,肃穆庄严。祠堂历经近四百年的沧海桑田,进行了多次修建。20世纪60、70年代,被改作队(村)办企业的生产场所,损坏严重。1994年,由旅居台湾的三十三世孙刘绍英,出次人民币40万元,进行全面整修。
漳浦刘氏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霞美镇刘坂村刘氏宗祠(思敬堂),座北向南,三进两庑两厢二天井,二三进各大楹三开间,一进开左右耳门,三仙双坡悬山屋顶,为土木抬梁结构,祠宽11.66米,深75米。思敬堂,始建於明代,历朝有修葺。大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修,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再修。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刘坂村族长,聘请台湾嘉义人黄柄施为堪舆师,实地堪察,对思敬堂分金坐向、宽深高低、出水穿坪等工程,写出旗课(祠堂改建意见书)。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鸠工动土。刘坂村开基祖刘金山,生於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金山之祖刘韶,居莆田涵江,其十三世祖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朝进士,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任泉州别驾。刘韶第九世孙刘大槐,迁居漳州漳浦县。刘金山原居同安县嘉禾里留坂,为了创业,他从银同到金浦,先居旧镇洪埭,旋觉地不足以聚族,遂登棠山,见层峰挺秀,长坂沃衍,前临鳌江,后障天马,山峦叠嶂,遂弃洪埭而居甘棠(刘坂总地名)。如今刘坂刘姓聚居村庄有刘坂、庙边、围内、人家、东平、陂下、过田、陈苍、大厝、土楼、竹林、岭下、山前、后山、户头、下楼等大小十六村,总人口一万余人。
赣州刘家祠堂
二水环流,三山秀峙,堂哉皇哉,动人瞻视,人杰地灵,以续以似。这是坐落在江西省赣州市(虔城)章贡区藕塘里刘家祠堂的祠赞。古老的建筑物,被赣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刘家祠堂实际上,是赣邑刘氏总祠。从祠的构思和格式来看,是属于祠庙合一、堂馆并存的古代建筑风格。它的规模之大、取材之精、工艺之美,在当时的虔州城为数不多。从发掘出的祠铭中,有一段记载:“章贡精华、崆峒清淑、寐庙巍峨、楼台高矗”。这座名祠,从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着手策划,经十年的筹躇,尤以举人刘安倬趁赴京会试大考的机会,收集各地建筑资料,特别是京城祠庙的建筑式样,并与在京的虔人官员才子商讨,为建祠绘制蓝图。在虔城以刘安倬、刘拱辰为首,组织43人的建筑班子,发动城乡内外捐资银元壹万零陆佰伍拾捌元,于城西购买错杂民居50余亩。从光绪五年(公元1875年)四月动工,至光绪六年(公元1876年)十月竣工,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祠记称:天下事,有志竞成耳。这座古建筑,背北面南,其原貌是三进大厅,戏台建在大门之内。大厅两侧,有治事厅、祭器库,两廊为钟鼓楼。祠堂有肖墙、庭院、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仪门、耳房等。右边和后院有水塘、花园、亭、台、楼、阁。现存的大门,是斗拱式的飞檐建筑,这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祠堂大门写着一副对联。戏台面对大厅、可容千人观戏,台柱有诗:妆成离合悲欢以无为有,演出伦常纲纪作古证今。房子采用百年杉木为柱,梁柱雕花彩绘、檐瓦釉花,屋顶净瓶石狮、宝鼎装饰堂皇。屋顶宝石,红光尚见。当时近祠的萍沼荷池、菱塘柳柏,掩映如画,雉堞回抱,诗曰:一带林塘堪供诗料,四时花鸟足助天机。
广州刘氏家庙
广州的刘氏家庙,作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以此激励后人,进行革命历史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建成于1900年,坐北向南。分前后两进,左中右三路,砖木结构,用长条花岗石为墙基,高出地面约1米,后再砌青砖墙,硬山顶。庙的中路,前后间之间,有天井,两旁有廊。前座为头门,基本保存完好,但两侧石砌的包台,已改建成房间。面阔3间15米、进深3间9.27米。门顶有一石额,上书四个楷书大字——刘氏家庙,无落款。后座面阔3间15米、进深3间13.75米。前后金柱,保存有两副对联,保存完好。其一、为大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顺德县书画家苏若湖撰。另一联为清末民初名将刘永福(公元1837 ~ 1917年)所撰,款署:庚子孟秋,永福谨志。庙左右两路,均阔8.5米,进深与中路同。右路原有一忠义祠,奉祠黑旗军在抗法战争中阵亡将士之灵位,该祠已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刘氏家庙,是刘永福驻军广州沙河时居住的寓所。沙河至今还有以刘永福命名的永福路、永福村。除刘氏家庙外,刘永福在广州还留下了不少有意义的遗迹。比如,白云山能仁寺前的山石上,还刻有他率部上山游闲时写下的造型奇特的虎字石刻;华南理工大学西北角、耸立着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刘义亭等。
林氏英田宗祠
创建于元代(公元1271 ~ 1368年)的金紫(源自北宋金紫光禄大夫林悦)林氏英田宗祠,坐落在福建省莆田秀屿区埭头镇英田村,建筑物为楹桷斗拱,悉元明原构,在沿海地区存世仅见文物。
据族谱记载,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公元1265 ~ 1307年)元贞(公元1295 ~ 1297年)、大德年间(公元1297 ~ 1307年),由林旻13世孙若龙公创建,以纪念1世祖唐建宁节度推官旻公(即林旻)、2世祖唐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德孙公等,及宋代裔孙中的18 位进士,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寻访江丙坤祖籍地平和大溪镇.福州新闻网 .2006-05-30
潮汕祠堂文化的历史渊源.南昌县融媒体中心.2021-12-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21:15
目录
概述
历史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