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钧(1937年-2023年1月15日),男,江苏苏州人,1964年开始,研究汽车与地面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学。1986年后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4项资助。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本。
1983年回国后历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所所长、交通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东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邓学钧还承担了学术界和社会多项兼职,曾任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专家组成员、学报编委、
江苏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路桥、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江苏省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委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工程学部委员等。
1.刚性路面结构设计理论、方法与材料研究:提出了用非破损检测反演方法评定基础模量,以及基础模量的非线性特性和处理方法。在多板系统
有限元分析方面,提出了用压缩矩阵法和迭代法解决多板系统共同作用的分析计算难点。结合集装箱地坪设计提出了空心厚板结构及其计算分析方法。国内最先开展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3.车轮-地面结构
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1998年完成的研究成果将车辆机械振动和地面振动融合为一体,揭示了地面平整度、车辆特性及随机振动荷载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地面结构动力特性影响函数及位移场理论。研究成果已出版专著公开发表。
4.道路交通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984年提出了本科传统专业改造计划,经8年奋斗完成更新改造目标,努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1990年获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东大道路交通学科被列入省重点和211工程
重点建设项目。邓学钧本人已培养博士生39名,硕士生36名。
自1978年以来,邓学钧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0本。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部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其中博士生孙璐的学位论文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