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主(越南语:Chúa Trịnh/主郑,1545年–1787年),有时也称作“
郑朝”,是越南
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
郑阮纷争期间的四个
政体的其中之一,由郑氏家族掌政,历十三代
领袖。郑氏家族因参与
后黎朝反莫的战事而有功于后黎朝,并拥有凌驾于后黎朝
皇帝的地位。
郑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领
郑检,自称是
后黎朝开国臣
郑可的后代。
莫登庸篡夺
后黎朝皇位之后,
阮淦于1532年拥立黎维宁为帝。
郑检被
阮淦当作心腹大将,并因参与
后黎朝反莫的战事而有功于后黎朝,成为重臣。
阮淦死后,
郑检驱逐了阮淦之子
阮潢,独揽朝政。
阮潢则退往南方,成为世袭的阮主。 随后郑氏家族世袭执掌
后黎朝朝政,在1592年夺取升龙、诛杀
莫英祖莫茂洽的战事之后,郑氏权力更加膨胀,并拥有凌驾于后黎朝
皇帝的地位。1677年,
郑柞攻灭
高平莫氏政权之后,创立了“入朝不拜、书奏不具名”之例,并于黎帝的御座左侧设立郑主的坐椅,
后黎朝皇帝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郑氏掌权之时,皇室称为“
朝廷”,郑主的
幕府称为“
府僚”。所有事务,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事务,皆由府僚管理。
后黎朝的朝廷仅仅具有虚名,没有任何实际权力。这与
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武人政权、日本历史上的
幕府很相似。许多郑主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废黜、拥立
皇帝,并且诛杀反对自己的
后黎朝宗室。
从1627年起,郑主与南方的阮主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这场战争最后以和解告终,1673年双方在
清朝的斡旋下达成协议,以(左氵右灵)江(今越南争江)为界。郑主据有江北领地,故在当时越南的正式文章中亦被称为“北河”(越南语:Bắc Hà/北河)、“河北国”或“北河国”;在口语上则被称为“塘外”(越南语:Đàng Ngoài/塘外)。而
中国人称之为“交趾国”,日本人称之为“东京国”。
1672年农历六月,当时身处升龙的
武公俊乘着
黎嘉宗与重臣
郑根一起南征阮主时,逃回宣光兴兵造反,攻掠附近州民,引起“一方为之骚动”。武公俊后来到中国云南投靠土官侬氏,自称“小交冈王”,与莫氏余党勾结,发起当地土著士兵于1685年 及1686年劫掠越北边境的宣兴一带,后黎朝派兵征讨,仍未能歼灭。最终,1689年农历六月,后黎朝将领向云南官员进行疏通后,云南总督清查开化、广南 、临安三地,将合共一百二十余人交给越方,武公俊被俘杀,其党羽亦解散。 至1699年,后黎朝成功平服了侵扰宣光、保乐地区的岑池鳯,当地的动乱才告一段落。
欧洲
葡萄牙、法国等国的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从
17世纪初开始约二百年间,到越南进行传教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人
亚历山大·罗德。传教士利用
罗马字制成越南国语字,加以使用,是为越南日后的重要书写系统。17世纪下半期,欧洲天主教徒在㕊宪(即兴安市)、
会安等地贸易和布道,但郑主、阮主均对布道活动加以抵制。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明清鼎革,大批中国移民涌入越南,郑主在其治下地区要求中国移民遵守越南法律及风俗习惯,不能随意改变居住地。
景兴三十二年(1771年),归仁西山邑发生
阮岳、
阮惠、
阮侣兄弟起事(史称
西山起义),打击阮氏政权。西山阮氏联合郑主,于景兴三十七年(1776年)攻破富春(即顺化),次年击杀阮氏太上王
阮福淳、新政王阮福旸,颠覆阮主政权,景兴三十九年(1778年)阮侣称帝,阮主势力剩下
阮福映继续抵抗。此时,北方郑主政权亦呈现衰象,“将惰卒骄”,阮惠乃北征郑氏,于1786年(黎景兴四十七年,西山泰德九年)击败郑军,郑主
郑楷自杀,升龙落入西山阮氏控制之下。
郑槰继位为末代郑主,但又与黎闵帝发生内讧,在位仅一年余便出逃,郑氏政权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