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盾(1919年-1991年4月16日),原名郑能瑞。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屿头人。卓越的科学文艺理论家、文学艺术评论家和资深的教育出版家,曾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专委会主任委员、《学习》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代社长、《
红旗》杂志文艺组组长、
科普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研究员等职务。1991年4月16日,郑公盾在
北京逝世。
郑公盾,原名郑能瑞。福建省长乐市屿头人。民国8年(1919年)出生,民国25年(1936年),郑公盾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抗日救国会。民国27年(1938年),中学毕业后,大学先后就读于
厦门大学化学系、
广西大学政治系、协和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就读于
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
救亡日报》和《青年政治》副刊主编等。毕业后,在沙县洞天岩省福高(今福一中)任教时,团结进步学生,秘密宣传革命,民国30年(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大肆搜捕革命青年。郑公盾为躲避追捕,回福州协助闽中特派员
李铁工作。民国34年(1945年)初,应中共党员著名记者
羊枣之邀,赴
永安在羊枣主持的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工作。他曾与羊枣等将
毛泽东的《
论联合政府》、
朱德的《
论解放区战场》等中共“
七大”文件秘密分发给地下党员。同年,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羊枣事件”,郑公盾为营救羊枣做许多努力。后为免遭迫害,经
上海赴
浙江。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公盾在
杭州从事史学文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以课堂、报刊为阵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民国38年(1949年)5月,浙江解放,他参加浙江省军管会文教部工作。先后任文德女子中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省文教厅研究室主任。
1950年,郑公盾调到北京工作。先后任《学习》杂志社办公室主任、代社长、《红旗》杂志文艺组长等职务。在《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汇报》《
文艺报》,以及《学习》《红旗》《
新建设》《
哲学研究》《
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有关文史哲、政经、科技方面的文章。
“
文化大革命”期间,郑公盾受到残酷迫害,1967年被关入监狱,1975年5月才获释。1978年6月,郑公盾调到
中国科协,负责重建和恢复
科学普及出版社工作。1979年12月彻底
平反,恢复名誉、党籍,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总编辑。任职期间,组织创办《现代化》《
知识就是力量》《中国科协史料》《
科学大观园》等刊物。他还为科普出版社受过迫害的老干部平反归队做了不少工作,受到同志们的好评。
1983年7月,郑公盾任中国科普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被选为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和中国科技史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委员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担任过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科学家》杂志顾问、中国创造协会顾问,以及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学院、
四川大学、
江西大学、
山西大学、杭州师范、
福建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院校
兼职教授。1987年,
离职休养;1990年,在中国科普作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
科普作家。1991年4月16日,郑公盾在北京逝世。
著有《水浒传论文集》《鲁迅与自然科学论丛》《萤火集》《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科技史话》《缅怀集》《
简明中外医史手册》和《科普述林》等。在身患癌症期间,仍在编纂他的100多万字的《中国科学文艺史》。
由郑公盾的女儿郑维整理出版的郑公盾的遗作:2013年,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郑公盾文集《科艺史话》;2014年,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郑公盾的文艺理论巨著《
中国科学文艺史话》;2017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郑公盾文集《
科学·哲学·文学》;2019年,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郑公盾的《
一代宗师马君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