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1613年-1657年),原名芝凤、芝彪,字曰渐,又字圣仪,号羽公。福建南安人,明平国公
郑芝龙弟,
郑成功的叔父。明朝官员。
弘光元年(1645年)郑鸿逵得知清军渡过
长江,退往福建,中途于杭州遇见唐王
朱聿键,一起回到福建。郑鸿逵打算以朱聿键继任南明皇帝,许多大臣认为应该先击败清军,再考虑即位之事;郑鸿逵表示如果不快点即位会有其他人先行称帝。朱聿键因此被拥立为皇帝(
隆武帝),郑鸿逵也因这项功劳,受封定虏侯,后来晋升定国公。不久,隆武帝命令郑鸿逵前往浙江进攻清军,郑鸿逵离开
仙霞关没多远,就以等待补给为理由,中止进军。
隆武二年(1646年),鲁王
朱以海被清军击败,郑鸿逵撤退,清军因此占领仙霞关。隆武帝得知消息,撤销郑鸿逵的爵位。十一月,
郑芝龙决定投靠清朝,准备前往福州和贝勒博洛见面,郑鸿逵劝说郑芝龙退往海上,郑芝龙不接受。郑鸿逵只好率军前往金门,同时避免
郑成功遭郑芝龙挟持,郑鸿逵暗中将他放走。
永历元年(1647年)和郑成功一起围攻泉州,但是清援军抵达,只得放弃围城,郑鸿逵返回白沙(在
安海镇)。明年,前往占领
揭阳。
永历五年(1651年)郑成功前往广州救援
永历帝,郑鸿逵返回
厦门防守,遭遇清提督
马得功攻陷厦门,郑鸿逵率军阻截马得功后路。马得功以郑鸿逵母亲的性命要胁,因此郑鸿逵放走马得功。郑成功得知消息,严厉责备他,郑鸿逵于是隐居在白沙。
永历八年(1654年)清朝决定和郑成功和谈,并策封郑鸿逵为奉化伯,郑芝龙希望他出面劝说郑成功,接受清朝开出的条件。郑鸿逵认为郑成功抗清意志坚决,不可能说服;自己有脚病,也无心做官,婉拒郑芝龙的请求。
郑鸿逵准备前往浙江进攻清军,
隆武帝举行祭典为他送行。典礼进行到授与钺给郑鸿逵时,突然刮起一阵风,将台上的匾额吹掉,钺柄因此被砸成两半,
朱元璋的神位也被吹倒;郑鸿逵骑马出发时,马居然跌倒。这些事都被当作是不祥的预兆——《南明野史·绍宗皇帝纪》。
郑鸿逵在
揭阳时,发现港口的水底发出光芒,派人潜水下去看,原来是一台大炮,上面刻有欧洲文字。这台大炮可以装重24斤的炮弹,射程可达4、5里,只要祈祷必定击中目标。郑鸿逵用这台大炮摧毁不少敌军的要塞,当时的人认为这台大炮是神物——《
从征实录》。
郑成功在南澳誓师之后,他的叔父郑鸿逵于四月间就率领了水军三千余人,“朦艟大小三百余只至潮阳港口,九军刘公显等引至揭阳……陈豹……等同来,以揭阳为巢,防卫森严”。六月,陈豹进攻潮阳直浦都转而入揭阳地美都。七月,又协同刘公显的九军驻扎黄岐山。八月末与清兵战于揭阳铺前,把一切围寨及绕城木栅尽毁。九月间九军在揭阳梅岗抗击府兵,郑鸿逵派出水军支援而获胜。这些郑家旧部的力量,加上与农民起义军的密切联盟,成为郑成功粤东抗清坚强的武装力量。
平定了潮汕“五虎”之后,1650年4月郑成功把主力移至揭阳,“林胜、杨勇、甘辉、史潮炯等共二十四镇至揭,每镇五百人”。在揭阳攻新圩寨。又令左先锋攻破灰寨,他的队伍壮大至万计。在扩大队伍的过程中,他既能智取各方兵力,又能收拾军心,守信于人。在收平达濠张礼之后,因张礼掠夺了郑鸿逵的参谋陈四明的家属,陈要杀张,郑成功不同意,郑鸿逵却把张礼沉水处死,然后告诉郑成功,说是张礼“酒醉没海”,郑成功说:“差矣,人必谓我假手,后将何以招亡纳叛而使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