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浴
清代官员
郝浴(1623年-1683年),字冰涤,又字雪海,号复阳。直隶定州(今河北定州市)人。中国清初大臣。
人物生平
郝浴(1623-1683), 字雪海,又字冰涤,号复阳。清直隶定州唐城(今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唐城村进士,授刑部主事。因其非凡的才干和胆略,顺治八年,升任湖广道御史,并委以钦差大臣重任巡按四川。
此间郝浴体察民情,为民请命,直言敢谏,以实施其“澄清斯世”“解救苍生”的志愿。此时,吴三桂永历小朝廷作战、保卫宁城收复四川的战斗中,郝浴再次得罪了吴三桂。
顺治九年郝浴在巡按四川时,奉命在保宁城监临乡试,时逢张献忠部下刘文秀吴三桂
顺治十一年六月郝浴与怀有身孕的妻子王夫人辞别亲人,走上流放之路。从此,郝浴流寓于沈阳、铁岭,渡过了漫长的22年流人生活。
顺治十四年四月,置奉天府于盛京函可等人于顺治十五年,投奔其好友左懋泰移居铁岭。当时铁岭城内遍是瓦砾,蒿草丛生,除管理流人的官兵之外,尚无居民,其好友左懋泰等居于城外龙首山
康熙十六年(1677),郝浴曾奉命以湖广道御史巡视两淮盐政。《清史稿》本传云:“十六年,命巡视两淮盐政,严剔宿蠹,增课六十余万。淮、扬大饥,发仓米赈救,全活甚众。”对郝浴巡视两淮盐政的情况,以两句话概括,未免失之简略。
当时“两淮旱魅连年,运河莫杭一苇……飞蝗蔽日、饥寒错壤”,是一片破败景象。其时又值朝廷平叛三藩之际,各省用兵以及筹饷甚为急切。郝浴正是在这种危局下,以湖广道御史巡视两淮盐政的。
下车伊始,郝浴即上疏表示“甘贫厉行三十余年,誓不做半截清官”!条陈盐政陋规,修盐政五疏,私贩摒绝,陋规尽革,增课六十余万。旧例,巡盐御史一年一更差。康熙十七年(1678),差竣,因郝浴官声清廉,政绩卓著,奉特旨再留任一年,并加太仆寺少卿。时淮扬一带发生蝗旱灾害,百姓大饥,郝浴设粥厂,发仓米赈救,全活百万余人。郝浴还亲到各处随地设闸,引江海潮水,以灌河渠,通盐艘。自此两淮盐政百废俱兴,军需转饷大有起色。正是由于郝浴的大力经营,才有了不久以后两淮盐业的辉煌。
康熙十八年(1679),郝浴擢左佥都御史,未逾月,再迁左副都御史。离开扬州之时,“商民送者万人”。当时徙居仪征的上元(今江苏南京)书法家、诗人纪映钟应盐商王国宝、陶天相之请,以亲历、亲闻,写下《中山郝中丞两淮德政纪功碑》碑文(原碑已毁,碑文手卷现存河北石家庄市博物馆),文笔流畅,翔实可靠,全面记载了郝浴巡视两淮盐政的情况,可补《清史稿》记载之不足。
郝浴巡视两淮盐政期间,还在仪征新建了都察院盐署。他在衙署种植松、竹、棕、桐、丹桂、玉兰等植物,“复筑地数亩为台,遍插梅萼用比素心。爱其台如磬形,因以磬阶命之”。梅花尤多,一时间梅花香色满园。他写有《磬阶梅花》二首,其中一首写道:“绛雪齐肩海色分,磬阶新萼总连云。清时岂是徒方烈,香带甘和四海闻。”
可惜,都察院盐署,连同磬阶梅花早已无迹可寻了。
后世纪念
郝浴的父亲郝大舫得知儿子获赦在铁岭银冈书院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远远望去,瓦青色的围墙上空,苍翠摇曳的枝叶之间隐现着古建筑的屋脊,古朴幽静之中蕴藏一丝神秘。
家族关系
儿子:郝林,字中美。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授中书科中书,历吏部郎中,亦以廉正称。累迁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致仕,卒。
参考资料
郝浴.中国大百科全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8:1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