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马八效古见赠》是唐代诗人
高适的诗作。此诗虽为咏竹,实则以竹比马八,同时寄托了自己有志不获骋的郁闷心情。
③时代:时世。当时的风气。此君:指竹。用拟人化的手法把竹子比作气质高雅的人。《世说新语·任诞篇》:“王子猷尝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⑤灵仙子:神仙。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此指善吹竹制笙箫的仙人。吹入云:形容吹奏竹制笙箫之音响遏行云,以此赞美竹的品格。《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为妻焉。日教弄玉作风鸣。居数年,吹似风声,风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风凰飞去。
此诗写作时间不详,从诗意来看,磊落不平之气十分鲜明;其《
宋中十首》之四咏梁苑有“君王不可见,修竹令人悲”之句,与此诗所咏之绿竹及情绪相似,则此诗应为年轻时客居宋中之作,在开元十年(722)至十五年(727)之间。此时诗人从长安失落而归,正有“贤者处蒿莱”之心境。
此诗虽为咏竹,实则以竹比马八,同时寄托了自己有志不获骋的郁闷心情。绿竹生于深山悬崖边上,徒自繁茂却无人欣赏。桃李媚俗而招人喜欢,绿竹有冰雪之操却与野草为伍,世俗风气如此,教人叹息而无奈。结尾二句希望仙人裁竹为箫,一吹之下响遏行云,一骋不屈之志,实则劝慰马八坚持理想,这也是高适坚持不懈、追求理想的心灵写照。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
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