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解决第一推动问题的是霍金提出的
无边界条件的量子宇宙论。在他的理论中,宇宙的诞生是从一个
欧氏空间向洛氏时空的
量子转变,这就实现了宇宙的无中生有的思想。这个欧氏空间是一个
四维球。在四维球转变成洛氏时空的最初阶段,时空是可由
德西特度规来近似描述的暴涨阶段。然后膨胀减缓,再接着由
大爆炸模型来描写。这个
宇宙模型中空间是有限的,但没有边界,被称作封闭的宇宙模型。
背景
20世纪的天文
观测表明,宇宙正处于膨胀的演化过程中。在时间上往过去反推,人们估计在100多亿年前宇宙是处于极其紧致极其炽热的所谓大爆炸奇性的状态。宇宙的
演化必须服从
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宇宙最开始,没有物质只有能量,大爆炸后物质由
能量转换而来(
质能转换E=mc2),当代
粒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在足够高的温度下(称为“阈温”),物质粒子可以由
光子的碰撞产生出来。下面是宇宙物质进化的详细过程:
宇宙诞生第1/10000秒(
时标),温度达几十万亿开,大于强子和
轻子的阈温,光子碰撞产生正反强子和正反轻子,同时其中也有湮灭成光子。在达到
平衡状态时,粒子总数大致于光子总数相等,未经湮灭的强子破碎为“夸克”,此时夸克处于没有任何相护作用的“
渐进自由状态”。宇宙中的
粒子品种有:正反夸克,正反电子,正反
中微子。最后,有十亿分之一的正粒子存留下来
时标0.01秒温度1000亿开,小于
强子阈温大于轻子阈温。
光子产生强子的反应已经停止,强子不再破碎为
夸克,
质子中子各占一半,但由于正反质子正反中子不断湮灭,强子数量减少。中子与质子不断相互转化,到1.09秒时,温度100亿开,质子:中子=76:24
时标13.82秒,温度小于30亿开,物质被创造的任务完成。中子衰变现象出现,衰变成质子加电子加
反中微子。这时质子:中子=83:17
时标3分46秒,温度9亿开,
反粒子全部湮灭,光子:物质粒子=10亿:1,中子不在衰变,
质子:中子=87:13;这时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化: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生成1个氦
原子核,中子因受
核力约束而保存下来。宇宙进入
核合成时代。(如果没有氦核产生,中子将全部衰变,也没有以后其它的原子核)
时标30万—70万年,温度4000—3000开,能量和物质处于
热平衡状态。开始出现稳定的氢氦原子核,宇宙进入复合时代。在后期宇宙逐步转变为以物质为主的时代。(光子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可以自由穿行,即3
开宇宙背景辐射)
时标4亿—5亿年,温度100开。物质
粒子开始凝聚,引力逐渐增大,度过“黑暗时代”后,第一批恒星星系形成。
随着第一批恒星的形成,原子在恒星的内部发生了
核聚变反应,进而出现了氦,碳、氧、镁,铁等元素
原子核。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
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
核反应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质量的恒星能引发的核
聚变程度不同,太阳主要为氢—
氦聚变,重一点的会引发碳—氧—镁聚变,再重的会引发下一轮聚变。总的顺序简略依次为:氢—氦—碳—氧—镁—硅—铁。但无论恒星多重,最终的聚变结果只能是铁,恒星内部不能产生比铁更重的原子核)
凡是
元素周期表上有的(除
人造元素外),都是在恒星大炼炉里形成的,铁以后的
原子核,只能在超爆中产生。
基本假设
大爆炸理论的建立基于了两个基本假设:
物理定律的普适性和
宇宙学原理。宇宙学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匀且
各向同性的。
这些观点起初是作为先验的公理被引入的,但现今已有相关研究工作试图对它们进行验证。例如对第一个假设而言,已有实验证实在宇宙诞生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内,
精细结构常数的
相对误差值不会超过10^-5。此外,通过对太阳系和双星系统的观测,
广义相对论已经得到了非常精确的实验验证;而在更广阔的宇宙学尺度上,
大爆炸理论在多个方面经验性取得的成功也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支持。
假设从地球上看大尺度宇宙是各向同性的,
宇宙学原理可以从一个更简单的
哥白尼原理中导出。哥白尼原理是指不存在一个受偏好的(或者说特别的)
观测者或观测位置。根据对
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宇宙学原理已经被证实在10^-5的量级上成立,而宇宙在大尺度上观测到的均匀性则在10%的量级。
暴涨宇宙模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们提出了所谓的暴涨
宇宙模型。在大统一破缺之后,宇宙有一个以指数形式膨胀的阶段。由于这种暴涨,相当任意选取的
初始条件都会导致和2010年观察到的宇宙大致相等的结果:宇宙是非常平坦的,均匀的,
各向同性的,以及宇宙中物质分布的模式,如
星系团、星系、
恒星和
生命形成等等。
但人们必须为
暴涨理论本身选取一些合适的参数。这样宇宙初始条件的选取被转变为这些参数。人们仍然没有解决第一推动的问题,只不过减弱了这个问题的尖锐性而已。
理论发展
从
霍金1982年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几乎所有的
量子宇宙学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模型展开。这是因为它的理论框架只对
封闭宇宙有效。
如果人们不特意对空间引入人为的
拓扑结构,则
宇宙空间究竟是有限无界的封闭型,还是无限无界的开放型,取决于当今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产生的引力是否足以使宇宙的现有膨胀减缓,以至于使宇宙停止膨胀,最后再收缩回去。这是关系到宇宙是否会重新
坍缩或者无限膨胀下去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可惜迄今的天文观测,包括可见的物质以及由
星系动力学推断的
不可见物质,其密度总和仍然不及使宇宙停止膨胀的1/10。不管将来进一步的努力是否能观测到更多的物质,无限膨胀下去的
开放宇宙的可能性仍然呈现到人们面前。
可以想象,许多人曾尝试将霍金的
封闭宇宙的量子论推广到开放的情形,但始终未能成功。2010年2月5日,霍金及图鲁克在他们的新论文“没有
假真空的开放暴涨”中才部分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仍然利用四维球的欧氏空间,由于四维球具有最高的
对称性,在进行
解析开拓时,也可以得到以开放的三维双曲面为空间截面的宇宙。这个三维双曲面空间遵循
爱因斯坦方程继续演化下去,宇宙就不会重新收缩,这样的演化是一种有始无终的过程。
霍金发表了这论文之后立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反响。
封闭宇宙的重新
坍缩会把世上的一切再次带回到极高温的
大挤压状态。而
开放宇宙的无限膨胀的前景也不甚美妙,宇宙将无限冷却下去。尽我所知,迄今没有人设想过如何避免这两种世界末日的来临,因为它将发生于极其遥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