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墩黄府陵园(风水)地理位置:位于福建
莆田市荔城区龙桥街道北磨社区鸡峰山华严寺后殿东侧坐壬向丙兼
子午金凤煦卵穴林荫处。按
宋代正一品官衔钦赐祭葬于府城西北磨鸡峰南麓诗山华严寺东坐壬向丙兼子午金凤煦卵穴南宋皇帝赐御葬三祭坛。以
浙江绍兴卧龙山征寇剿倭功勋卓著,士民德之,为纪念
府公丰功伟绩遂改卧龙山为
府山,帝下诏特进
光禄大夫太师。及卒帝辍朝一日,赠太师,谥
清惠。妻塘南起居舍人陈士楚
侍讲(1108-1172)长女长沙县君、潭州郡君累封正一品
夫人陈广谊(1135-1226),钦赐庙号为金墩黄庙,诏恩从祀乡贤祠。黄府
陵园列为莆田市第五批
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位置
南宋钦赐祭葬金墩
黄府陵园位置:按宋代一品官衔钦赐祭葬于府城西北磨鸡峰山东南麓诗山即寺山华严寺东麓坐壬向丙兼子午金凤煦卵穴南宋皇帝赐御葬三祭坛。赠太师,谥清惠。妻塘南陈士楚侍讲女
沙县君、潭州郡君累封正一品夫人陈广谊(1135-1226),钦赐庙号为金墩黄庙,诏恩从祀乡贤祠。其年弟浙江永福人张渊秘书郎为铭其墓,表弟陈宓书丹,内仲弟陈敬诗人篆额“宋进士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谥清惠廉伯黄公暨配塘南陈侍讲女封一品夫人墓”。赞曰“清惠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金墩;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江夏金墩始祖荣禄大夫诰封太师
黄府陵墓在福建
莆田城西龙桥北磨寺山北岩东坐壬向丙兼子午,遗存文物:钦赐祭葬坊一座,黄府墓碑前文武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猴、石羊、石狗、石望柱各一对,御赐驮龟神道碑亭(载其生前事迹字碑)左右各一座,陵墓前香炉一鼎(文革遭毁)茔尚存。宋代陵园主人——江夏金墩黄氏始祖生平事迹:太师
黄府(1130—1210)字大方一字用藏。行火二十一,号东美。黄彻季子,宋隆兴元年(1163)癸未科登状元木待问榜进士。幼敏慧,长励志,天性纯孝,翕和昆弟,与长兄黄丰潭州知府、仲兄黄廓五经博士笃敬事其亲,山牌铺、白杜乡人敬之,配宋进士陈士楚长女长沙县君、潭州郡君累封正一品夫人陈广谊(1135-1226)。杜门嗜学,能慕父风,历签书平江军节度佥判,转从政郎,改知江南
扬州府江都县令,平海军(泉州)佥判、节度使、副都统,颇有惠政,廉介有声,尤以浙江绍兴卧龙山征寇剿倭功勋卓著,士民德之,为纪念府公丰功伟绩遂改卧龙山为府山,帝下诏特进荣禄大夫太师。秩满疏请终养,致仕归。及卒八十一岁,帝辍朝一日,赠太师,谥清惠。葬莆阳驿前街府西巷对境北磨乡鸡峰山东南麓华严寺北东侧(属福建
莆田龙桥社区诗
山自然村瑞龙殿后山)坐壬向丙兼子午金凤煦卵穴(永福人都统兼秘书郎张渊为铭其墓)。以子宋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贵累封翰林院学士、荣禄大夫、副都统,以军功特进荣禄大夫太师,赐庙号为金墩,赠太师,谥清惠。 金墩
黄府贤士涉台文物包括:清康熙台湾知府黄辰明(
莆田黄石金墩大保房)、清康熙巡台御史黄叔璥(黄石沙堤房)、清雍正台湾知府黄立本(晋江
潘湖湖口房)、清翰林黄彦鸿(福州候官金墩房)等四位名副其实的涉台人物。黄府陵列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府墓铭
宋故江都令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致仕赠太师谥清惠廉伯黄公墓志铭
宋赐进士秘书郎军都统 姻晚生张渊 撰文
宋赐进士编修礼部侍郎 眷内弟陈敬 书丹
宋赐进士翰林学士承旨眷期婿朱垫 篆盖
府公卒,子安石往哭且待事,既卜葬,其孤安石泣请铭。张渊曰:江都公盛德至行,用不究其才,惟铭以示天下来世。公忠贞体国,诸君不择有德者命之,而徒委于不肖,恐无以传久远。安石曰:父平生所知莫如君。请铭于余,渊拜受命。宋赐进士编修礼部侍郎眷内弟陈敬书以行状来叙曰:“公讳府,字大方又字用藏号东美晚号廉伯行火二十一,卒赠太师谥清惠。彻公季子,以子翰林院馆阁校勘安石贵,累封翰林院学士诰授荣禄大夫太师。高祖宠公,宝文阁大理寺评事。曾祖宰相中庸谥文正,太常寺卿、侍中枢密副使,以曾孙黄府贵累赠太师。祖考偊公,侍御史,以孙黄府贵累赠太师。考式彻公,平江令,以长子黄丰潭州知府贵,累封荣禄大夫,复以季子黄府贵累封太师;叔父龙公,龙溪令。皆四代联登八进士,廉伯黄公累官至荣禄大夫副都统、以军功诰封光禄大夫太师。黄氏旧家江夏,晋永嘉五胡乱华入闽,而太师廉伯府君之黄,迁自光州固始,彦丰公避地福州乌石山黄巷。至唐兴,天下定,谥忠义岸公入莆阳黄巷。闽人族姓数百家,而聚族自林氏、欧阳氏、常氏于唐时,代有显名。皆以闽人氏其族。晚唐迄三年间,诸姓迭兴,往往谓光州固始人。光州之鄙远狭隘,非五公七姓三家六卿之所生聚,而闽之人乐道夫光州者,耻以夷裔类族也。维黄氏自晋南渡入闽,今候官黄巷故居处也。当盛唐时刺史守桂州浮海入闽,至肃宗时定居莆阳。后分三派,御史滔居郡之东,曰东黄,二校书璞、蟾,居郡之东北涵头黄巷。曰前后黄;璞从弟曹,为巩溪黄。至中庸公徙军城。府公知书,善教子,忠孝传家公尤力,余知公异日必贵,廉介有声,尚传于后,及公被命,与公所书无异。自军城徙黄石之金墩,遂为金墩人。公天性纯孝,翕和昆弟,与长兄黄丰潭州知府、仲兄黄廓五经博士、胞弟黄廙宋处士,笃事其亲,乡人敬之,杜门嗜学,能慕父风,由兴化县学,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登状元木待问榜进士,时塘南陈蓂长子起居舍人侍讲陈英仲讳士楚,以女妻公。公为与兄丰同年登第,初授长沙知县改知扬州府江都县令转从政郎、通直郎晋阶平海军节度判官,有惠政,士民德之。擢副都统、荣禄大夫、太师累封一品衔,公从官守义廉介有声,时誉廉伯。塘南陈侍讲献肃益知公:宋孝宗登遐,陈士楚詹事起居舍人侍讲权知贡举,授江都令出为节度使安抚平海,辞太夫人病,诰封荣禄大夫。孝宗曰:卿第往,朕当日使人赐问,不使为卿忧。乞修东南,以扼寇之咽喉;克平海,授副都统晋太师,以夺寇人肘腋。公议初盖如此,朝廷后遂取平海。乞以官换赐母宰相陈正献长姐正一品太夫人冠帔,诏从之。宋庆元乙卯仲秋,秩满以疏请乞终养而致仕焉,与胞兄廓,纯孝其亲,养志无违,竭力致敬,亲病衣不解带,药汤非亲尝弗进。与五经博士兄廓焚香祝天,愿以身代亲病,遂愈。后亲没,丧葬尽哀,谨遵古礼,邻里敬重之。女五:长适朱熹子兴化县训导学士朱垫,次适兵部侍郎陈谠公子进士秘书郎陈庶;三适太师郑侨子进士教授郑其卿;四适福清县蔚吴源子教授吴稔。五适漳州府教授李纶公子进士邵武军通判李宗起,府君娶黄石谷清里桂岭塘南陈蓂长子起居舍人侍讲陈士楚长女讳广谊封长沙郡君一品夫人。子一安石,宋光宗绍熙四年癸丑登状元陈亮榜进士朝请郎翰林院馆阁校勘、知制诰、通议大夫、
翰林院掌院学士;娶红泉书院工部侍郎艾轩光朝林公子进士南阳县尉林百嘉妹林氏安人。孙二:长曰近;次曰远,振振未艾。后世趾美其芳,传列各郡志。公幼敏慧、少苦学,终老未尝一日弃书,文秀屹然,似晴云新敛,华巅斯人也。笔札清劲,人藏去为珍玩。内孝友,外笃于风谊。兴乡学,修书院,崇教化。干事恩威并施,及当利害,秉义直前,无何顾惜。为节度使,持重不苟简。利器械,阅兵马,号令肃然,除寇惩匪,用兵如神。平居笑语谐谑,恤及闾间巷里,事无间外。在官引大体,其言如衡,平绳有度。惜善类,诚尤力。君子之域噫,俾贤士,聆风流,睹遗像,为之改容,累封荣禄大夫、太师。公生于宋建炎四年农历正月初四日子时,卒于宋嘉定三年八月十五日午时,享八十有一。上讣闻:帝辍朝一日,赠太师,谥清惠,赐祭三坛,外加两坛,命礼部遣官造坟安葬于莆城西北磨华严寺东坐壬向丙兼子午。为圹二:左若右已,正一品陈夫人讳广谊附焉。铭曰:昔在孝宗,读书亭上,金墩庙里,济济多士,长养成之。燕冀于天。奕奕黄公,其行孑安,有决如川,其立如山。乃任节度使,乃登将坛。文则美矣,其武桓桓,其去不迟,其逝超然。皆始皆终,孰如公完,奉公以铭,幽荣于后。
赞曰“清惠高风去千载,廉伯余香留
金墩;华严北岩甘绿野,龙桥寺山万沧浪;林涧月色诗千首,瑞龙棋声酒几觞;龙环秀亭青山碧,未为公憾为时饬”。黄府陵列为莆田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洋一春能几日,
龙山无雨亦多风。
浪涌海边东,甲筑堤遮浪。
风吹石顶西,头盖寺御风。
像赞碑志
附录一:宋进士江都令平海军节度使副都统太师
黄府像赞:公幼敏慧、嗜学杜门,卓然其容,端乎其质;彪外文章,令中敬亶;受人若虚,掎已以实;静常闻乎,雷霆动蚤;由于绳墨,是以顶鸟纱未,足以为荣;服文秀亦不为煜,赫时或闯趺从,而容兴淡然若秋水,半照芙蓉姿端祥,抑或倚墙而独立;屹然似晴云新敛,华颠之斯人也。位无愧于前朝大尹之官名,尚传于后世,君子之域噫。俾贤士聆风流,睹遗像蚤为之改容;矧子安石公孙近公远公趾美其芳,躅
安得不追慕千载如一日也。年弟教授晚生吴稔谨题。
附录二:年弟李宗起拜题其子宋进士翰林院馆阁校勘学士安石公像赞:“翩翩贵介,雅尚风流;文章风度,玉宇琼楼;
景星争观,馆职拔尤;其人已远,其音尚留”。
黄彦鸿所撰的《金墩黄氏祖祠建置碑志 》
金墩黄氏祖祠,先期浙江湖州教授学古讳胜公祭其事;明洪武戊寅年秋,广信知府翰林学士永公复修金墩庙,书院之金墩,坐小山之原。而朝九华山堂水与金墩庙相望,塑太师清惠
黄府神像,配古读书亭,鸠集倡建祠宇,以祀始祖宋隆兴进士、平海军节度使、荣禄大夫、副都统赠太师谥清惠
黄府公在天之灵。逢年正月初四日,金墩清江沙堤珠坑平海沙坂等族子姓诣祠,拜谒祖先敬致祭嗣,祠在
府城东南景德里黄石市兴美街水南像赞。岁时顶礼,越明迄清后圮,明嘉靖已丑裔孙刑部尚书光升公,增建读书亭与雪庵寺毗邻;万历甲午裔孙南京礼部尚书
凤翔公,重修金墩祖祠;明崇祯庚辰裔孙礼部尚书汝良公,以逢年正月初四日为忌辰,鸠集七房子姓金身董其事;役风雨罔或间,今者堂构聿新,致祭嗣合请杭州右卫军克谦公。后福州儒士震旦公,捐俸配享置祀田塑
长沙县君陈宜人神像于金墩祖祠。岁时顶礼,俾奉香火,并致族孙阳泰书,族长樾文,以供祀事。是祠也,吾清惠府公七房之鼻祖,福德隆矣!金墩其沮漆也!所以明参宪若顷公赎地,倡建大宗至出,太恭人之养赡供役。大清定鼎,国朝福州震旦公,捐赀助修南宫桂茂,自此门闾高且大,讫尊大人力也。厥后,兄庠士寅候公续葺。康熙庚戌坏于雨草,裔孙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左侍郎
潘湖叟锡衮公,集众捐俸修葺,栋梁藉以不堕。壬戌,浙江金墩钱塘武林里黄氏裔孙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雪台机公,慨然引为已任,鸠拓建祀田配享。乾隆壬戌,裔孙
漳州府教授世德,重修复拓祖祠旷地,增构金墩宫,以供祀事。壬午,祖祠落成告竣。是祠也,建以报先贤宗功祖德;而七房子孙,修之溯之水源本木以追远,合族者也。近远七房,枝繁叶茂长翠焉!以荫七房贤能接踵而起,世胄蜚声,实维英灵叠振,光家邦而耀闾里。溯吾府公,原系宗嫡,自鼎建祖祠,固守祖居三房裔孙,增扩聿新效力尤多,循墙伛倭糜是粥。第恐风雨剥蚀久,复漫漶爰志其概,俾后人谒祖之有所考,继之葺之新之,则先祖赠太师清惠
黄府公,千秋万载书香永存不退。时值民国庚申正月初四日卯时,太师清惠
黄府公八百华辰,面金墩七房人文景运于无穷,不亦伟哉!祠成请志于余,余复缀语于此,爰以为志,以垂后昆。
清赐进士翰林院编修章京金墩黄彦鸿谨识
宋进士副都统江夏金墩沙堤黄仪之女明代女诗人黄幼藻的《
题明妃出塞图》诗:“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黄元方的第十二世裔孙黄岸迁居莆田。据福建省的有关《黄氏族谱》载,黄岸一支的世系为:黄元方—黄仲—黄雍旧(黄仲有九子:黄雍旧、黄雍新、黄雍天、黄雍地、黄雍金、黄雍木、黄雍水、黄雍火、黄雍土)—黄如意(黄雍旧有四子:黄如章、黄如意、黄如诗、黄如文)—黄齐(黄如意有四子:黄西、黄齐、黄赋、黄辛)—黄贵林—黄瑞仪(黄贵林有四子:黄瑞仪、黄端仪、黄祥仪、黄礼仪)—黄若—黄滔之(黄若有六子:黄浮之、黄滔之、黄浪之、黄流之、黄渊之、黄源之)—黄芳(黄滔之有二子:黄芫、黄芳)——黄冲(黄芳有三子:黄冲、黄守恭、黄守美)—黄岸(黄冲有二子:黄岸、黄崖)。黄岸(674-756年),字宗极,号魁杰,唐圣历元年(698年)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定居莆田。黄岸为入莆田黄姓始祖。黄岸后至黄中庸的世系为:黄岸—黄谣(黄岸有二子:黄谣、黄典、黄乐)—黄华(黄谣有十子英、盖、华、革、莫、慕、著、范、莅、荐,黄华为第三子)—黄昌朝(黄华有二子:黄昌龄、黄昌朝)—黄献(黄昌朝有四子:黄峰、黄倜、黄峻、黄献)—黄曹—黄珍(黄曹有三子:黄俶、黄珍、黄佩)—黄祐(黄珍有二子:黄祐、黄裕)—黄达(黄祐有二子:黄达、黄逵)—黄宠(黄达有三子:黄安、黄定、黄宠)—黄中庸—黄偊(黄中庸有五子:黄偊、黄仲、黄修、黄佃、黄伸)—黄彻(黄偊有二子:黄彻、黄龙)—黄丰(黄彻有四子:黄丰、黄廓、
黄府、黄廙)—黄勋(黄丰有二子:黄焘、黄勋)—黄楫(勋有二子:黄楫、黄枵)—黄仪(楫有二子:黄仁、黄仪)—黄朝—黄荣—黄漳(黄荣有三子:黄浚、黄漳、黄清)—黄钦莨(黄漳有四子:钦著、钦莨、钦简、钦茂)—黄世俊(黄钦莨有三子:世俊、世杰、世儒)—黄金义(黄世俊有二子:金仁、金义)—黄敦基—黄沐宗(黄敦基有二子:沐祖、沐宗)—黄启袷—黄廷尧(黄启袷有四子:廷益、廷禹、廷尧、廷舜)—黄宗德(黄廷尧有三子:宗敏、宗哲、宗德)—黄思懋—黄嘉卿(黄思懋号肃毅,有三子:嘉卿、善卿、贵卿)—黄道周(黄嘉卿号青原,有二子:道琛、道周)—黄子中(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有四子:子中、子成、子和、子平)。从黄仪至黄道周的世系是从铜海深井的《黄氏族谱》整理的。《黄漳浦文集》中,黄道周有一篇《乞言自序状》“曾祖讳宗德,其先从莆阳徙居铜海矣,诸从兄弟皆繁富自豪,公独淡然缊袍不耻”,常谓诸昆曰:“吾遗安公子也,先人贻女以佚,独贻我以安,吾安能与若辈争裘马之路乎?”(黄道周《黄漳浦文集》)铜海,即漳浦铜山,现东山县。所以,黄道周为黄岸的第二十九世裔孙,兴化军城始祖北宋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副使黄中庸的第二十世裔孙,宋隆兴元年(1163年)特奏进士、潭州知府黄丰的第十八世裔孙。
人口信息
(一)黄石镇
1、沙坂金墩街550人(沙坂前厝迁灵川镇青山村650人) 6、金山村656人 11、黄石沟边700。
2、登瀛村50人 7、清江村668人
3、水南上余50人 8、沙堤318人
4、和平村1020人 9、郑塘350人。
5、海滨村3200人 10、江东村500人。
(二)新度镇(四)白塘镇及市区金墩黄氏村庄
1、沟口村160人 1、洋尾村886人 8、东进村71人
2、洋埕村306人 2、后宫120人 9、园头村418人
3、横山后墩205人 3、铺尾640人 10、林桥村420人
(三)北高镇 4、霞徐746人 11、下磨村181人
1、北高村180人 5、下孝义120人 12、横沟后墩578人。
2、江边村800人 6、渭阳村571人 13、灵川东港500人。
3、汀峰村406人 7、西墩村2268人 14、田厝1000人。
(五)东庄镇(七)东埔镇
1、东庄村400人 1、山前村1000人
2、东沁村787人 2、沙塘边1200人
(六)笏石镇(八)东峤镇
1、珠坑村1437人 1、汀塘村100人 4、下西村100人
2、坝津村1526人 2、东峤村50人 5、欧厝25人
3、岭美村1677人 3、上塘村115人
(九)平海镇
1、平海村335人 4、山星村2800人
2、东美村70人 5、江堤村2075人
3、石井村2400人 6、溪边村1098人
(十)湄洲岛(十一)南日岛
1、汕尾村1772人 1、三墩村1000人
(十二)埭头镇(十三)仙游县
1、潘砣黄厝500人 1、钟山镇钟山村1212人
2、翁厝村2120人 2、象溪镇溪边村1022人
3、湖耽村2300人
莆田市金墩黄府后裔还有:莆田城中金桥巷、刘桥巷、乌石;北磨、寺山、保尾、鉴后;陡门头;顶墩村后墩、涵西商城后墩、张镇村后墩、梧塘后墩;下坂后墩、新度锦墩下墩、南埕下墩;南梧塘下墩;丽港巷下墩、霞墩下墩、东墩下墩;渠桥横山、广业后坑、黄石黄园、横塘;东源、定庄、龙塘;仙游芦溪;枫亭、度尾中岳。城关大度、城关衙后等。
1、唐黄典莆阳黄岸次子迁广东岗州
唐黄乐莆阳黄岸季子迁广东
2、唐黄峻莆阳黄岸五世孙迁永福埔头乡
3、黄唐黄(王叔)莆阳黄岸六世孙由巩溪迁居兴化县兹孝里大林后
4、宋黄禄佩子莆阳黄岸七世孙由巩溪迁居永福一都龙屿其裔科第甚多
5、宋黄裕珍次子莆阳黄岸七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莆田县东流乡后埔里
6、宋代黄连莆阳黄岸八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永福县樟城黄厝
7、宋代进士潮州知军黄詹由福建莆阳前黄迁广东潮阳古奉乡恩
8、宋代黄闻礼理学大儒黄钟子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何岩乡迁居莆田井滨乡黄宅
9、宋代黄希闵提刑国镇子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莆田府城坊巷其裔科第甚多
10、宋代黄良显长子兴化县巩溪迁居仙游玉田锦溪
11、宋代黄有显次子兴化县巩溪迁居德化承泽乡
12、宋代黄中庸莆阳岸十一世孙由巩溪迁居兴化军城西(莆田府西雷山巷110-111号)黄宅
13、宋代黄仲孙黄微子佛养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莆田府城西雷山巷守居漳郡西林城之漳溪
14、宋代黄修黄中庸孙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县巩溪迁居莆田何岩乡
15、宋代黄丰平江令彻长子黄中庸孙莆阳黄岸十三世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南寺乡
16、宋代孝子黄廊平江令彻次子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白杜乡
17、宋代江都令平海军佥判黄府彻季子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莆田黄石金墩
18、宋代黄冀彻四子黄中庸曾孙由兴化军城西雷山巷迁居黄石金墩雪庵
19、宋代黄冀子昭石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黄石之海滨
20、宋代黄应昙由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安溪桃舟高会山黄宅
21、明代黄献可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黄石东井黄宅
22、明代黄原仁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江东黄厝
23、明代黄约仲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城南镇前东洲乡
24、明代黄中泰黄廊裔孙由莆田白杜迁居莆田城乌石山县北淳风巷黄宅
25、宋代黄龙初名敌御讳特奏进士由游洋龙溪迁晋邑仁和
26、宋末校书郎黄远由金墩迁黄石市清江境下墩其子棣居地以下墩黄氏称,梧居地以后墩称。
27、宋代黄徼黄植由莆田城西雷山巷黄太常寺卿第徙永春十八都桃源里之漳溪
28、宋代黄九翁由永春桃源之漳溪徙永春之亭上
29、宋代黄名甫由永春十八都桃源里之漳溪迁居永春十一都始安里
30、明代黄进成由永春之亭上徙永春吾峰之梅林
31、元代黄松(千一公)府长子由莆田金墩迁居泉郡熙春铺仕曹巷孙元嗣元裕又迁晋江安平
32、元代黄元寿(千一公长子)从军云南由泉郡熙春铺仕曹巷黄宅迁腾冲卫总兵赐名森屏文莱国王
33、元代黄元修(千一公季子)由泉郡熙春铺仕曹巷黄宅迁居惠安奎峰潭边分上墩中墩下墩
34、元代处士黄权(千二公)府长子由黄石金墩迁居泉郡城南潘湖乡又分旧铺霞美金墩黄宅
35、元代教授黄凤少名洲字仕凤号潘山晚号十四致政千二公长子由潘湖迁居晋江廿四都仑山
36、元代黄仕虎字布谷号太新由晋江潘湖(金湖)徙本邑卖城域厝霞坞(下浯)黄宅
37、元代黄贾(千七公)守居莆田市黄石镇兴美街北路西侧金墩里(莆田高速公路站西侧)
38、元代黄昂(千九公)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市黄石镇沙堤黄厝
39、元代黄梨(千十三公)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兴泰里钟山之黄宅
40、明代黄佳黄霖季子(千七公派)元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上云乡
41、明代黄震(千七公派)贾公曾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洋城(阳城)陡门兜
42、明代黄寿(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黄石上余
43、明代进士黄卷(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湖北麻城卫所黄宅
44、明代黄文著(千七公派)贾公七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厝
45、明代黄材(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巷
46、明代黄大辂(千七公派)大渊子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仙游鲤城黄大夫第
47、明氏黄大侠(千七公派)大保弟由莆田黄石金墩经崇安迁居浙江钱塘官巷口积善坊巷
48、明代黄幼泳(千七公派)贾公十世孙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下关区金墩
49、明代黄幼淳黄文芳(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闽北浦城县黄厝
50、明代黄有贵(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南江陵黄厝
51、明代黄有诚(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横山乡
52、明代黄清(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刘桥巷
53、明代黄健(千七公派)贾公五世孙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府城中金桥巷黄宅
54、明代黄络(千七公派)由莆田黄石金墩迁居莆田清浦乡黄厝
55、明代黄睿(千七公派)由福州莆田黄石金墩迁居于福州府闽县金桥巷分衍于山下黄厝
56、明代黄经官锦州巡检(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广东拱北黄厝
57、明代黄权(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江苏南京金陵黄宅分衍浙江上丰惠黄厝
58、明代黄震旦(千七公派)由福建莆田黄石金墩迁居福州榕城台江洋中金墩街
59、明代黄泗(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海口市黄厝
60、明代黄怡(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浙江温州平阳黄厝
61、明代黄聊(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南安水头吴内
62、明代黄复祖(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大田城郊黄厝
63、明代黄俨(千一公派)由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漳州长泰善化里赤岭社
64、明代黄永(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浙江瑞安黄厝
65、明代黄荐(千一公派)尾英曾孙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
66、明代黄应期(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惠来麻街黄宅
67、明代黄金鼎(千一公派)由福建晋江安平金墩迁居广东卖麻街黄宅
68、明代黄寿明代(千二公派)黄仕龙季子迁居晋江陈埭奄上分衍泉城东海石头街
69、明代黄香偕子黄显矮黄显奴(千二公派)黄仕龙四子由福建晋江潘湖徙南京金湖乡黄厝
70、明代翰林学士黄长治(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永春城西官田市儒林里
71、明代黄长生(千二公派)黄仕龙曾孙由晋江潘湖经城门浯埔迁居泉郡县后街黄宅
72、明代黄真宝(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迁居南安三都葵山董埔乡
73、明代黄真回(千二公派)黄仕龙元孙由晋江潘湖经洪濑黄厝徙居南安内洋乡
74、明代黄心宇(千二公派)黄仕龙七世孙由晋江潘湖徙居南安洪濑街黄厝
75、明代黄转阳(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经南安董埔徙居南安杏塘黄厝
76、明代黄日习(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徙南安白叶杏塘裔孙举人礼部主事黄朝荷
77、明代黄日休(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徙南安杏塘后移居加洋长子太仆寺卿黄襄
78、明代黄应选黄应眷(千二公派)黄仕龙八世孙由晋江潘湖迁居浙江青田县黄厝乡
79、明代黄滨泉(千二公派)黄仕龙九世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晋江永宁梅林黄厝
80、清代黄光渊黄光长(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艋岬潘湖渡头
81、清代黄高拱(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淡水艋岬子台隆黄政旺
82、清代黄光华黄光国(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中黄宅
83、清代黄近年黄锦年(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南黄宅
84、清代黄伯秤黄伯棚(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淡水黄宅
85、清代黄伯梳黄伯柳(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高雄黄宅
86、清代黄福生黄泉生(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基隆黄宅
87、清代黄钟清黄钟源(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中沥黄宅
88、清代黄联登(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偕子朝窍朝雪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漉港黄宅子和泰黄烈火黄玉火
季子黄朝成民国初徙随养父黄进钟徙大马哥打淡坂
89、清代黄鸿恩(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台北万华龙山寺黄宅
90、清代黄光景(千二公派)黄仕龙裔孙由泉城南潘湖迁居台湾彰化花坛金湖黄宅
91、明代黄乐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三十一都霞坞(下浯)迁居莆田南日岛山中
92、明代黄甫亮(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广东承德黄厝
93、明代黄太明(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磁灶街黄宅
94、明代黄金定(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晋江三十都陈埭高坑
95、明代黄金范(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厦门金霞黄宅
96、明代道士黄永震(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东岳口九十九间
97、明代黄元达(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永春水口乡湖坂
98、明代黄维元黄孙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浙江温州下浯
99、明代黄尔珍(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长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广东潮州彭江钟会
100、明代黄尔瑞(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广东揭阳金霞乡
101、明代黄尔瓒(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黄景贵次子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鼎尾清军驿牛尖山
102、明代黄尔纯(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兴化县玉田村
103、明代黄岳(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晋江一都碧湖黄宅
104、明代黄荣贵(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福建晋江下浯迁居清源朋山岭后许塘
105、明代黄明祥(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漳州岳口埔黄霞
106、明代黄子国黄子昆兄弟(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下浯迁居同安铺前街灌口李林社黄志信
107、清代黄惠英(千二公派)黄仕虎裔孙由晋江霞坞(下浯)迁居台湾漉港后仑妈祖宫黄宅
108、明代黄对榕(千十公派)棣裔孙由福建莆田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玉塘乡
109、明代黄锦(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黄石清江下墩迁居莆田城南井亭街黄宅
110、明代黄铉(千十二公派)梧裔孙由福建莆田后墩迁居涵江铺尾黄宅
111、民国初黄进铎偕子黄渭源(千二公派)由闽晋江潘湖经印尼南望拉森徙古突士金湖进鼙居梭罗独奏孙黄自达国务部长
注:清康熙间黄龙标即黄景星明进士参政玄孙迁湖北黄梅县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