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克
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到1914年期间发行流通的货币单位
金马克是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在1873年到1914年期间发行流通的货币单位,以取代德意志帝国统一前各邦国自己发行的货币。
简介·背景
简介
自1876年1月1日起,金马克成为德意志帝国内的合法货币。德意志帝国发行金马克作为流通中的本位货币,加速了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
到了1914年,帝国的金马克发行的区域相当之广,最远涉及的是德属东非(德语:Deutsch-Ostafrika),在那里发行了面值是15卢比的金币,不过铸造相当简陋。1915年,最后的金马克金币-威廉二世身穿戎装的20马克金币在普鲁士发行,随着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就没有发行金币,直到1919年第二帝国灭亡。
发行背景
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工业化全面推进,逐步形成了共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统一的货币。但几百年来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造成货币体系的极度混乱,虽然经过19世纪的3个主要的货币协议规范(1837年的《慕尼黑货币协议》,1838年的《德累斯顿货币协议》,1857年《维也纳货币协议》)的规范,统一,实际情况却并不是非常乐观,在一些基层场面的交易和使用上,广大的德意志城镇,乡村,各种各样的货币,甚至古币,都还在流通使用。
1870年德国议会领袖,金融专家路德维希·班贝格议会提出的报告片段称:“(路德维希·班贝格在莱茵河畔一个小镇居民的口袋里收集到一下约合15834南德盾的货币,由以下构成)2塔勒银币,1皇冠塔勒银币,面值为2盾,1盾,1/2盾的银币,两个半荷兰银币,面值为1/3,1/6,1/12的塔勒的普鲁士帝国塔勒,面值分别为5,2,1法郎的银币,另有各种金币,譬如西班牙皮斯托尔金币,2个和1个面值的弗里德里希多普鲁士金币,半英镑金币,沙俄金币,金拿破仑,荷兰威廉金币,奥地利和温特贝格的杜卡特金币,面值为10塔勒的黑森金币,最后还有一枚丹麦金币。
如此混乱的货币,除了便宜了货币收藏者和货币兑换业者以外,对谁都没有好处,不但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们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忙于各种货币的兑换和计算。
使用历程
发行
1873年,代行中央银行职能的普鲁士银行(德语: Preußische Bank)正式发行金马克。采用金本位制(德语:Goldstandard)担保货币系统。手头有多少黄金储备,就只能印相应多少纸币,号称永不贬值
第一枚金马克硬币正面的肖像是德皇威廉一世,边缘有铭文:God With Us,(上帝与我们同在);在威廉一世皇帝的肖像上围绕这一排文字:Wilhelm Of German Emperors King .V. Prussia,(威廉是德意志的皇帝,普鲁士的国王),1871年大约仅生产了50万枚的20马克金币,从1872年起产量开始增加,达到了数百万枚,全部由柏林造币厂生产。
普鲁士成功发行金马克后,巴登公国、黑森公国、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还有符腾堡王国都开始仿效,不同之处:原来威廉一世皇帝的肖像全部换成了各国国王或者大公的肖像,铭文全部换位:xx国王或者大公,xx国王或者大公;例如,巴伐利亚的金马克上的就是这样写到:Ludwig II ,.V.Bayern(路德维希二世,巴伐利亚的国王);这样就是出于对普王(兼德皇)的尊敬,同时也符合“帝国货币法案”的规定。
在北德,完成货币转换是相对容易的,1塔勒等于3马克,只要按照普鲁士塔勒银币标准铸造的塔勒银币,一律相当于3马克1流通(直到1908年,帝国各邦发行3马克银币,对塔勒进行收回,塔勒才慢慢退出流通领域),大家只要把原来的辅币按塔勒比例换成新的芬尼辅币即可,两麦克劳堡公国,这次更简洁,直接发行了按新芬尼计值的邦国铜币。南德的情况如请所诉要复杂许多,1盾=1马克73又3/7芬尼,法定四舍五入为1盾折合1.71马克。
在1872年,南德的一些主要邦国,如巴伐利亚就投入了一些马克金币,但这些邦国的财政体系,银行体系还是建立在南德盾的基础上的,1875年1月巴登,黑森正式更换金马克,1875年7月,符腾贝格更换金马克,1876年1月巴伐利亚正式更换金马克,才正式宣告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货币改革完成。
德国的这次货币改革,彻底解决了德意志邦国的货币混乱状况。
废止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战争支出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纸币的发行不再受到黄金储备的担保,金马克纸币不断贬值。战争结束后,德国不得不进行金融改革,废止了金马克。一战战败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必须赔款。但赔偿的数额是天文数字的金马克金币(而不是纸马克),绝大多数的金马克金币都被送进战胜国的口袋,化作它国的金砖用于储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2 15:47
目录
概述
简介·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