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其权
四川省重庆市人
钟其权,四川省重庆市人。1933年生于工人家庭。1952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1954年毕业。
人物履历
当年分配到石油工业部西安地质调查处,在陕甘宁盆地从事石油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先后任实习员、技术员、地质队副队长等职。在西北高原上,历经3年多时间,进行野外地质普查,在艰苦环境中受到锻炼,积累较丰富的经验和资料。
1958年4月,钟其权被调到松辽石油勘探局,任基准井综合研究队队长。当时国家急需石油,为了尽快提出打开松辽盆地油区的突破性井位,在时间紧迫、资料较少的困难情况下,和几名技术人员先后到高台子地区,明水物探大队地震队进行松基3井井位的初步踏勘,大同镇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搜集。经过反复研究,综合分析,提出和落实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的井位,亲手打下井位木桩。1959年4月开始钻井,9月喷出油流。这口井成为松辽盆地的第一口喷油井,成为发现大庆油田的标志。
1959年,在全国反右倾运动中,钟其权被当作走“白专”道路的知识分子,下放到钻井队当工人。直到松基3井喷油后才结束钻工生活,回到油田地质研究的岗位上。先后任研究组组长,地层对比队队长,1962年被提升为油田地质研究室副主任。他积极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专心致力于油田地质研究工作。主持确定了油田地层、油层层序,提出一套以砂岩组为基础,三级控制的小层对比方法,和以油砂体为基础的油层综合评价研究法,突破过去分大段笼统认识油层的旧规,为研究和认识油层分布规律创出一条新路,也为油田开采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直到现在,这套研究方法,仍然是油层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奖。当时他年仅26岁。
1964年钟其权任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油田地质研究室副主任,不久,又被当作走“白专道路”的典型,白天挨批判写检查,晚上依然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这期间,还深入到远离研究所几十公里外的杏树岗油田调查研究,进行油层对比,摸清了油层情况,解决了许多关系到油井稳产的地下问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钟其权再次遭迫害,受批判。1968年10月,被隔离审查。当他从“牛棚”出来时,一张“牛棚”里构思的贯穿大庆长垣南北的油藏大剖面图设计出来了。
1974年以来,钟其权着重从事大庆油田外围石油地质规划的研究,并立足松辽盆地,开展我国东部各盆地的发育历史、构造、沉积点研究工作,提出松辽盆地的含油气特点及勘探前景。
1976年,钟其权被调到大庆石油管理局地质处任副主任、地质师。他重新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对松辽盆地的石油地质规律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深层地质的研究方法,提出一整套沉积构造格局的新认识。
1977年,钟其权晋升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在他主持地质勘探工作期间,发现并探明三肇地区的宋芳屯、模范屯油田,对发展大庆做出了贡献。1978年,他的大庆油田油砂体及注水效果研究,获得当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的艰苦工作,积劳成疾,重病缠身,但他不顾个人生死,依然忘我地工作。
1979年11月,钟其权被调往南海石油会战指挥部工作。行前,结肠堵塞,连半碗泡饭也咽不下,可他还是抓紧时间修改同志们写的工作报告,有时直至深夜。妻子多次焦虑地催促他去医院看病,他总说没关系。在去南海的欢送会上,他豪情满怀,即兴赋诗一首:“记忆出关时,迤逦正当年。暴雨松江水,飞雪大兴安。倏然二十载,余年复向南。行行去去间,草木惊泪弹。更敬一杯酒,高歌贺来年。”在去南海途中心脏病发作,紧急送进北京医院抢救,治疗后心脏病暂时稳定,不久病情又恶化。在生命垂危之时,他仍焦急地盼望早日赴南海找油。
1982年12月6日,心肌梗塞突发,经抢救无效去世。终年49岁。
参考资料
钟其权.黑龙江信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3 11:0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