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吻
草药
钩吻,马钱科、钩吻属植物胡蔓藤,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中药。拉丁文名:Gelsemium elegans;别名:金钩吻、苦吻、毒极大茶叶、毒根、山砒霜、黄藤、猪人参、麻醉藤、火把草、水莽草、野葛、胡蔓藤、断肠草、烂肠草、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荷班药。
药用价值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归心、肺、大肠、小肠四经。
主治功效: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镇痛;镇静;抗炎;散瞳;抗肿瘤;毒性。主治疥癞,湿疹,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神经痛。
采制加工: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文献考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1.《吴普本草》:秦钩吻,生南越山或益州。叶如葛,赤茎,大如箭,方根黄色。或生会稽东冶。正月采。
2.《南方草木状》:冶葛,毒草也,蔓生,叶如罗勒,光而厚,一名胡蔓草。
3.《雷公炮炙论》:钩吻治恶毒疮效。其地精杀人。采得后捣绞自然汁入膏中用,勿误饵之。
4.《别录》: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高山谷及会稽东野。
5. 陶弘景:五符中亦云钩吻是野葛,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或言吻作挽字,牵挽人肠而绝之。核事而言,乃是两物。野葛是根,状如牡丹,所生处亦有毒,飞鸟不得集之,今人用合膏服之无嫌。钩吻别是一草,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故以为杀生之对也。
6.《唐本草》:野葛生桂州以南,村墟闾巷间皆有,彼人通名钩吻。亦渭苗名钩吻,根名野葛。蔓生,人或误食其叶者,皆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物有相伏如此,若巴豆,鼠食则肥也。陶云飞鸟不得集之,妄矣。其野葛以时新采者,皮白骨黄,宿根似地骨,嫩根如汉防己,皮节断者良,正与白花藤根相类,不深别者,颇亦惑之。其新取者折之无尘气,经年已后,则有尘气,根骨似枸杞,有细孔者,人折之,则尘气从孔中出,今折枸杞根亦然。《经》言折之青烟起者名固活,为良,此亦不达之言也。且黄精直生如龙胆、泽漆,两叶或四五叶相对。钧吻蔓生,叶如柿叶。
7.《本草纲目拾遗》:野葛,人食其叶,饮冷水即死,冷水发其毒也。南人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菸死,其相杀如此。
8.《岭表录异》:野葛,毒草也,俗呼为胡蔓草,误食之则用山羊血解之。
9.《梦溪笔谈》: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尖厚似柿叶,三叶为一枝,如绿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言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
10.《纲目》:钩吻,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者也。或作冶葛。王充《论衡》云,冶,地名也,在东南,其说甚通。广人谓之胡蔓草,亦曰断肠草。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则黑烂,又名烂肠草。滇人谓之火把花,因其花红,而性热如火也。岳州谓之黄藤。按《岭南卫生方》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时珍又访之南人云,钩吻即胡蔓草,今人谓之断肠草是也。蔓生叶圆而光。春夏嫩苗毒甚,秋冬枯老稍缓,五、六月开花似柳花、数十朵作穗。生岭南者花黄,生滇南者花红。
附方
①治疥癞:断肠草、白芷青黛五倍子枯矾、马前子、蛇退各二钱,梅片四分,松香雄黄各一钱五分。共为细末,以蜡油熔化和药膏贴之。《岭南草药志》
②治瘰疬:断肠草根,红老木薯,二味酌量。共捣烂,用酸醋煎一小时取起,候冷敷患处,连敷三天。 《岭南草药志》
③治痈疮肿毒:生断肠草四两,黄糖五钱。共捣敷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④治痈疽:断肠草晒干研末后,混合凡士林,制成软膏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⑤治远年臁疮:鲜大茶药一斤,煎水洗患处,日洗数次,洗后将药叶一张贴疮口。《岭南草药志》
⑥治瘭疽:大茶药叶、石灰。二味捣烂,贴患指第三节,有脓即溃,无脓即消。《岭南草药志》
⑦治风湿关节痛:干断肠草一两,防风二钱,独活一钱。共研粗末,用纸卷烧烟熏患处。《广西药植图志》
⑧治刀伤:断肠草捣烂,敷伤口。《岭南草药志》
参考资料
钩吻.中国医药网.
钩吻.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20:51
目录
概述
药用价值
文献考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