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橛山,位于中国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境内。主峰海拔595.1米,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是青岛西海岸第二高山和森林“绿核”,是胶河、白马河、风河的三河之源。
名称演变
铁橛山,本名
胶山,古胶州之镇山。《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齐乘》作铁橛山。主峰最高会仙峰海拔595.1米。山势矗兀,色黑如铁。
柜艾山,之名,可能与古柜城有关。柜城,西汉县治,属琅琊郡。《增修胶志》载:“柜城,在治东南四十五里,洋水之南。”即王台附近。《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柜城标注于此。
位置境域
铁橛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境中部
铁山街道和
六汪镇内。东北西南向。南北长14公里,宽7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
铁橛山支脉较多,西南与尹家大山、石楼山、藏马山连为一体,东南、东北与大珠山、小珠山相连。支脉蔓延铁山、宝山、胶河、六汪、市美、张家楼、塔山、寨里、海青、琅琊、藏南、泊里、理务关、大村、珠山等16处乡镇及诸城市。北部有支脉6条:起铁橛山经野潴岭、高城岘、吴家沟西至崔家庄;起高城岘西北经屯里,沿胶河至埠上兰;起高城岘东北至胡家村;起高城岘东南经大于家岭至背儿山、张仓;起高城岘经柳家屯,沿胶州界过庙王西经金草沟和小张八至福山;起高城岘北经肖家屯东北张八崖下,西接七宝山西之黄山。南部有支脉一条:起藏马山西于家官庄西岭经塔山、旺山折向西南经小场西岭至大岚。西部有支脉5条:起铁橛山、貌儿山经野潴岭、丰台顶至鲁山;起鲁山北至塔桥西岭;起曹家北岭北至芹口;起丰台顶经耿家沟至市美东岭;起鲁山西经诸城市望马墩南回旋至前台山、老桃山入前桃山,再过龙古山南接横山达天台山。再西行至范家山、庙子山、重罗山南抵花根山。东部也有支脉5条:起石楼东经纪家沟与大珠山北条相连;起石楼东经碾头北山南折横寨岭经前沟南山东至库山、黄道山、车轮山;起石楼东经庄家沟南至秋七元;起库山经夏河城东岭、季家岭西南过蒲湾南抵胡家山再东南达琅琊台;起横寨岭西经横河岭至岭西头。
主要山峰
铁橛山范围内,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头百余处,山体较为独立的有34座。
尹家大山,位于黄岛区六汪镇东部,系铁橛山支体。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499米,次峰葡萄顶海拔454米。产铁矿石。
石楼山,位于黄岛区六汪镇东南,为市美与张家楼乡界山之一。东北西南向。面积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70米。北有笔架山、百尺崖。《诸城县志》云:“三石□□,虽盛暑登之,风猎猎不可留,故名楼山也。”
藏马山,位于黄岛区大村镇驻地东北4公里处,东北接石楼山,西南接高顶子。主峰海拔395.2米。长约12公里,宽约3公里。山西侧多高峰,东侧稍缓。群峰之中,有低山似马、隐藏其中,故名藏马山。
高顶子,位于黄岛区大村镇与藏南乡交界处,北接藏马山,属铁橛山主体之最西南山体。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206.6米。
西福山,位于黄岛区宝山乡驻地西北8公里,北邻胶州市里岔乡。西北东南向。面积0.7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2.3米。山顶多孤石,击之有鼓声。其东为东福山,稍低。有薪炭林和果林,产柴胡、桔梗、防风、丹参等中药材。
黄山,位于黄岛区宝山乡驻东北4.7公里处,属七宝山支体。主峰海拔146米。东南有樊梨山,西有土山。长约1000米。山上遍布薪炭林及经济林,是宝山乡多种经营生产基地之一。产柴胡、桔梗、防风、远志等多种中药材。明代有道观一处。
七宝山,位于黄岛区宝山乡驻地东北5.5公里处,东北西南向。长6公里,宽约3.5公里。主峰海拔208米。南侧有平山,海拔176米。七宝山金属矿石丰富,有铜、铁、锡等矿,尤以石灰石储量为最。明代太监陈增曾开矿于此山。
香炉子石,位于黄岛区铁山乡驻地东北6.2公里处,主峰海拔141米。山顶有巨石5块,远望如香炉鼎立。民国间石体遭雷击而毁。
背儿山,位于黄岛区铁山乡中部,铁山水库东,东西向。面积0.5平方公里。海拔186.2米。又称百儿山,旧有老母庙,谬传祷之多子。《增修胶志》称为白猊山。相传仙人柏猊曾居此山。山上有松树,刺槐混交林,有野生柴胡、远志、桔梗、防风、茜草、茵陈等多种中药材。
月季山,位于黄岛区铁山乡西北部与六汪镇交界处。东北西南向。面积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93.6米。山中多生月季,故名。
睡牛山,位于黄岛区铁山乡西南部,铁橛山主峰东北4.5公里处。主峰海拔261.8米。南北向。面积8.75平方公里。山体如卧睡之牛,故名。产蚕茧、山楂、板栗。山北有泰(安)薛(家岛)公路经过。
峰台顶,位于黄岛区六汪镇与六汪镇交界处,南东北向。海拔177.7米。顶平阔,松槐郁闭成林。出砩石,有齐长城遗址。
高城岘,位于黄岛区六汪镇与宝山乡交界处,东北西南向。长2.8公里,宽0.6公里。主峰海拔207.1米。山势陡峭高耸,为六汪平原之制高点。山上松、槐成林。有电视差转台和测量标志。
老桃山,位于黄岛区大村镇与诸城市交界处,西北东南向。面积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77.4米。遍山野桃丛生,故名。又产石灰、木炭等。《诸城县志》作陶山。
龙古顶,位于黄岛区大村镇驻地西北3.2公里处,西北东南向。面积约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9.1米。山顶有洞,名石屋,面积7平方米,内有泉。山中多铁矿石,品位高而储量少。1959年曾建龙古铁矿于此。
唐家山,位于黄岛区大村镇西北部,西北东南向。面积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6米。
天台山,位于大村镇驻地西0.9公里处,山体呈圆锥形。主峰海拔124.6米。明洪武间,浙江天台山丁氏由海州迁此定居,名此山为天台山。山前有革命烈士陵园。
庙子山,位于黄岛区大村镇驻地西3.5公里处。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98.7米。产铁矿石。
重罗山,位于黄岛区大村镇与理务关乡交界处。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2米。南北向。有南北两峰,北圆南方,高广相俪。
范家山,位于黄岛区理务关乡驻地东北7.2公里,吉利河水库东侧。东南西北向。长约1公里,宽约0.7公里。主峰海拔161.4米。
子罗山,位于黄岛区理务关乡驻东北6.8公里,吉利河水库东侧。西北东南走向。长约2.5公里,宽约2公里。主峰海拔166米。
塔山,位于黄岛区塔山乡、泊里镇与藏南乡交界处。西南东北向。长约6公里,宽3公里。山有三峰,主峰海拔120.4米,状如塔,上有古银杏树1株,亭亭如盖。
子良山,位于黄岛区泊里镇驻地南5公里处。山体呈圆锥形。面积2平方公里。海拔69.2米,系泊里平原之制高点。山上遍植苹果树,有围山河。昔日遍山生长紫罗兰,《诸城县志》作紫罗山。
鱼骨庙山,位于黄岛区子良山南4.5公里处,南北向土岭。长1.8公里,宽0.6公里。海拔33.8米。清乾隆间,董家海口出巨鱼,长10丈,高3丈,后用鱼骨建庙于此山,1955年庙毁。有测量标志和了望所。
牛蹄山,位于黄岛区寨里乡驻地东南4公里处,南北向。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6.4米。山体状如牛蹄。车轮山位于寨里乡驻地东南5.5公里处。面积1平方公里。形似车轮。主峰海拔112.6米。
大缀骨山,位于黄岛区海青乡西部,是黄岛区与诸城市界山之一。西北东南向。面积7.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81.8米,山上有石笋,名缒鼓石,旧称缒鼓山。
前黄山,位于黄岛区海青乡北部与诸城市交界处,南北向。主峰海拔204.9米。山北部属诸城市,东有日诸公路。
跑马岭,位于黄岛区海青乡驻地西2公里处,南北向。长约4公里,宽约3公里。主峰海拔65.5米。表层多土,局部有花岗岩裸露。据传,元代百户狄稳住狄家河,此处为狄跑马处。
黄道山,位于黄岛区琅琊镇驻地东北2.7公里处。山体呈圆锥形,面积0.7平方公里。主峰127.6米。
胡家山,位于黄岛区琅琊镇南部沿海,系琅琊山支体。西南东北向。长约1.6公里,宽约0.8公里。山顶有三峰,主峰海拔83.4米。上有测量标志。
库山,位于黄岛区琅琊镇驻地北5公里处。主峰海拔159米。
土山,位于黄岛区张家楼乡驻地北4.2公里处,北界珠山街道。东北西南向。面积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1米。山体表层皆土,植被茂盛。
琅琊台,位于黄岛区西南26公里,琅琊镇境内,三面环海,海拔183.4米。其东南为斋堂岛,北为龙湾,西南为沐官岛,西北为琅琊城故址。
地质地貌
铁橛山地质构造属鲁东地质次一级构造单位——胶南隆起。早期太古代以褶皱为主。元古代以后以断裂为主,断裂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出露地表的岩石多为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及藏马山区,以岩浆岩为主,主要为侵入岩,地质年代为太古代、元古代和燕山晚期,岩体多侵入变质岩中,岩性多为花岗岩和闪长岩,面积407平方公里。
铁橛山属低山丘陵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与小珠山、铁橛山、大珠山、藏马山等一起,呈东北——西南向隆起,构成中部脊梁。地势西、北偏高,南、东临海处偏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入海。
主要地形有:裸岩地,分布在隐珠、大村、藏南、市美、铁山等乡镇,是内隆起地带的顶部,海拔223~724.9米,坡度15~30度。自然植被率小于60%,石隙间生有赤松和杂草。
岭地,主要分布在山脉裸岩地以下和丘陵上。海拔50~350米,坡度10~20度,自然植被率大于60%。岭地分为三部分:荒坡岭,面积372760亩,海拔55~350米,坡度20度,自然植被率大于60%,为黄岛区主要的薪炭林基地;坡岭梯田,面积1032426亩,坡度10~15度,分布于山的中上部和岭系上部,属中低产农田区;坡麓梯田,面积384940亩,海拔50~150米,坡度在10度以下,多分布在六汪、宝山、薛家庄、隐珠、泊里、琅琊、大场、小场等乡镇,属中产农田区。
水文特征
河流
铁橛山,作为青岛市的重要地理界限,是胶南地区重要的分水岭,山北为胶河、洋河流域,山南为风河、横河等胶南地区沿海河流流域的界线。而白马河则经山西侧流过,其左侧一些支流发源于铁橛山。
胶河,发源于黄岛区铁橛山北孙家沟,北流经胶州市西部,经过褚家王吴水库,流入
高密市境,又蜿蜒北流,在高密吕家南直村屈而东北流,于马家花园南注入南胶莱河。河长106公里,流域面积60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7/1000。
风河,又称王戈庄河。源流有三:出铁橛山之七宝山者为张仓东河;出铁山西北者为张仓西河;出陡阳山者为溧水河。张仓东、西河至张仓东南合流,至双凤山南与溧水河合流。流经宝山、铁山、珠山、隐珠4乡镇,于黄岛区东南大港口入海。全长31.8公里,汇水面积303平方公里。上游建铁山水库。
横河,发源于张家楼乡西北铁橛山南麓,有二源流经张家楼、藏南、泊里、寨里4处乡镇,于泊里镇西小滩入黄家塘湾。全长23.97公里,汇水面积158.37平方公里。上游建陡崖子水库。
洋河,汉代称柜艾水,后又称洋水。是黄岛区与胶州市的界河。发源于宝山乡西南部的铁橛山之高城岘东麓,于王台镇五河头入海。全长45.9公里,境内段长5.35公里,界河段长3.66公里。流域面积254平方公里,其中境内56.84平方公里。上游胶州建山州水库,下游胶州建拦河闸引水工程。
甜水河,发源于海青乡后河西村北大缀骨山南麓,纵贯海青乡,于宋家岭村东南入海。全长20公里,汇水面积109.9平方公里。2.5公里以上的支流7条,总长46公里。
白马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和黄岛区铁橛山西北侧,流经市美、大村、大场、塔山、小场5处乡镇,于河崖村南与吉利河汇流,至马家疃村东入海。全长44.2公里,其中黄岛区境河段长24.39公里。汇水面积265.3平方公里,其中黄岛区境243.99平方公里。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1911.06立方米/秒。
铁山水库,位于铁山乡前石沟村后,风河北源张仓河上游。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1959年10月开工,次年10月停建。1966年10月恢复建设,1967年5月竣工。总投资254.4万元。设水库管理所、发电站各1处。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
降水
铁橛山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性强,地区差较明显。夏秋季大于冬春季;相对于胶南南部地区,铁橛山所在的六汪镇降水最小,为716.7毫米。连雨和连阴天气多发生在夏秋季。≥0.1毫米的连雨日,历年平均6.5天,最长12天。降水总量258.1毫米。≥5.0毫米的最长连雨日为5天,秋季连阴一般3~5年一遇。日降水量<0.1毫米的连旱日一年四季都出现,春季最严重。
铁橛山是青岛市地下水水质最优良的地区,分布在中低山及其周围丘陵地区的基岩裂隙水和河谷上游第四系孔隙水。
土壤植被
铁橛山地区,棕壤以山脉为轴心向四周延伸。海拔10米以上。总面积168151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7.37%。棕壤成土母岩多为酸性岩和部分基性岩,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和洪积冲积物。土壤粘粒较少,淋溶淀积十分明显。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颜色为棕色、褐棕色。表土质地粗松,通透性好,但耕层肥力低。随地势高低依次分布棕壤性土、典型棕壤和潮棕壤3个亚类。
棕壤性土,主要分布在荒坡岭和岭坡梯田上,面积598493亩,占可用面积的27.54%。母岩多为酸性花岗岩。海拔一般在60米以上,坡度大,地势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处于幼年发育阶段,土体厚15~30厘米,少量达到60厘米。表层砾石较多,质地粗松,通气性好,但结构不良,地下水极缺。荒坡岭上的土层小于20厘米,生长树木和杂草。岭坡梯田上土层较厚,为果树、地瓜和花生种植区。棕壤性土分为酸性岩类和基性岩类2个土属,分草皮土、青砂土、石碴土、掺面石土、浅灰壤土、灰壤土6个土种。
典型棕壤,发育在岭坡梯田和坡麓梯田上,分布于黄岛区丘陵的中下部及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和藏马山山麓。面积885747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0.75%。土层厚度大于100厘米,PH6.5~7.0,是地瓜、玉米、花生和小麦种植区。典型棕壤只有洪积冲积物1个土属,分死黄泥头、活黄泥头、浅黄土和黄沙土4个土种。
铁橛山地区,主要分布有林木植被和草场植被。
林木植被,分布于低山丘陵上部,土层较薄,多生长赤松和野生灌木等;中下部土层稍厚,主要分布黑松、刺槐和柞树等;山下土层较厚,是枰柳、柳树、刺槐、板栗、山楂较密集区。
草场植被,有野生杂草50余种。低山丘陵区主要有白羊草、结缕草、画眉草、黄背草、野古草、百里香、山蓼、狗尾草、黄花菜、青蒿、皂角、地榆、苦参、南牧蒿、萎菱菜、瓦松、石竹等分布;草原地区主要有芦苇、香蒲、黑三棱、水蓼、刚毛、荸荠、荻、类芦、水芹、鹿草、黄花蒿、牛鞭草、青茅、鹅冠草、三棱草、两栖蓼、灯心草、知心草、马唐、早熟禾、礼肠、碎米砂草、鸭趾草、中繁缕、荩草、千金子等分布。
气候特征
铁橛山地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2天,降水量794毫米。气候四季分明,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自然资源
矿藏
铁橛山地区,矿藏资源主要集中的七宝山一带。
七宝山铁矿,生于云母片岩中的角闪岩脉内。磁铁矿中铁品位15~25%,最高40%。地质储量为1万吨左右。
七宝山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横山糜棱岩带中。有两条矿脉出露于横山,总长125米,厚度平均60厘米,宽40—75厘米。系铅、锌、铜伴生的多金属矿。主要矿物为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针铁矿、斑铜矿、铜蓝矿。矿脉厚者以方铅矿为主,薄者以黄铜矿为主。矿体上部含铅锌较多,下部含黄铜较多。方铅品位最高达25.4%,黄铜品位为0.44%。
七宝山石墨矿,位于丛家屯、李家沟一带。矿石为石墨片岩,呈铅灰色和黑色,片状构造,夹于角闪岩中。地质储量189000吨。丛家屯石墨矿位于丛家屯与李家沟之间。主要矿带在800米狭长地带内断续出现,矿脉长达100~200米,厚0.5~2米。含炭量达6~15%。地质储量1956年普查核定为6363吨。
萤石矿,主要分布于七宝山一带。萤石矿脉充填在白云母钠长石片岩中,含萤石50~90%不等。
药材
铁橛山山区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向阳山坡,由于光照时间长,气候较干旱,一般多分布一些对水分要求不太严格的药材。有地榆、桔梗、丹参、米口袋、锦枣儿、芜花、酸枣、柴胡、远志、地椒、瞿麦、木防己、石竹、马尾莲、银柴胡、中华卷柏、防风等;背阴山坡,分布有草乌、紫草、藁本、天南星、全叶延胡索、竹节香附、半夏、玉竹、太子参、百合、紫参、羊乳、白前、藜芦等;林下及林缘,多产太子参、玉竹、苍术等;山沟溪边和湿草丛中,主要分布有枫杨、毛茛、水蓼、酸模叶蓼、鸭趾草、灯心草、香附、芦苇、泽兰、葎草、杠板归等;田边路旁,主要分布有紫花地丁、米口袋、茵陈、锦鸡儿、蛇含、蛇莓、车前等。
以上山区丘陵除分布大量的药用植物外,还有一些药用动物和矿物。药用动物有全蝎、蜈蚣、蛇、獾、刺猬等。药用矿物有滑石、阳起石、磁石、石英、云母石等。
生物资源
铁橛山山区动物类主要有:兽类:兔、獾、野狸、黄鼠狼、狼、狓、狐狸、刺猬、蝙蝠等。鸟类:山鸡、石鸡、水鸡、野鸡、海鸥、猫头鹰、啄木鸟、喜鹊、乌鸦、白头翁、画眉、黄鹂、鹁鸽、布谷、麻雀、鹰、鹞、雁、燕、鹌鹑等。蛇虫类:水蛇、蝮蛇、青草蛇、莽蛇、银环蛇、蜈蚣、蚕、蝴蝶、蜻蜓、螳螂、蟋蟀、蜘蛛、蜗牛、蚯蚓、青蛙、虾蟆、地鳖虫等。林木类:1982年调查,林木分50科,90属,134个树种。品种繁多,仅杨树就有300余个品种、品系。
旅游资源
樱桃峪,位于黄岛区区东10公里,张家楼镇北端藏马山与铁橛山交界处,长5公里,山沟因樱桃树、苹果树居多,故称樱桃峪。每年清明节前10天左右,樱桃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甚为壮观,吸引大批游人至临。花期持续一个半月。
铁橛山北巅有滴水崖,山壁悬空如盖,水从石罅中落半腰,滴淅成泉,故名滴水崖。《胶州志》誉为“铁橛悬泉”,列为胶州八景之一。崖顶方广10余亩,昔有秋海棠丛生,崖下有滴水庵。
琅琊台,自然风光秀丽,古台观日、海市蜃楼为琅琊台胜景,唐开元进士熊曜、清诸城文人李澄中分别在其《登琅琊台观日赋》、《艮斋笔记》中有记载,当地人亦有此说。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将琅琊台景区纳入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范畴,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旅游区。是年前后,当地政府投巨资修建和修复了徐福殿、云梯、御路、琅琊刻石、始皇群雕、望越楼、琅琊石亭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观。
经济社会
农业
铁橛山区,多丘陵低山,间有台地和河谷小平原。土壤质地粗,保肥保水能力差,是黄岛区原胶南的花生商品生产基地。以小麦、地瓜、玉米为主。
矿业
石灰生产,集中于王台、薛家庄和宝山等乡镇。其中七宝山一带最多。明代,胶南县内石灰生产已颇具规模。石灰窑等村明初即以烧石灰立村。1920年代前,多为借山坡挖洞筑窑,以柴草烧制,每窑约三五百公斤。1930年代,引入煤炭烧窑,产量增大,较大窑户年产3000余吨。农闲季节农民也多事烧窑。七宝山一带群窑密布,“敦信堂”、“承德堂”等6处堂号均在胶县、诸城、王台等地设栈销售。1954年,建立七宝山石灰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国营石灰厂,建漏窑、洞窑13座,年产石灰12000余吨。1960年代石灰生产进入低谷,社办企业仅有二三处,村办小窑也比较少。1971年后,宝山、王台、薛家庄、六汪等乡镇办起6处石灰厂。1985年后,村办、农民合伙办小窑厂发展迅速。1987年全县有石灰厂108处,年产石灰18万吨。
金属矿开采,明万历年间所开矿坑,均为金属矿。1930年代,日本人曾在七宝山下白家屯开采过镍矿石,又在塔山河、逯家庄开采过铅矿石。1958年,胶南县建起金属矿19处,县营金属矿有七宝山铁矿、龙古铁矿。公社办金属矿16处。1959年3月,青岛第五钢铁厂迁至大村,建立青岛大村铁矿。内设三个矿区,职工3000余人,投产初期日产富铁矿最高达3000吨。因矿石储量较少,到1959年8月便停产。部分人员调入王台砩石矿和其他矿。1959年,还在宝山建立一处铜矿,不久也停产。到1961年,金属矿多数停产撤销。1971年一1974年间,宝山、大村两公社开采部分铁矿石供应砖瓦厂炼铁车间,年产900余吨。
建置
铁橛山属胶南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部落定居,历史悠久。然而建置兴废无常,或分而他属,或合而自立,几经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齐邑、越都之置;秦代设琅琊郡、县之治;汉承秦制,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晋省琅琊,境域分属今诸城、胶州旧置;隋复置琅琊县;唐再裁之,境地仍归胶州、诸城。废置千余年。1943年,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诸胶边办事处,次年析置藏马、诸胶边两县,属滨海行署;1946年改建胶南县,属滨北专区;1956年裁藏马县入胶南,隶属昌潍专区;1958年胶南县划入青岛市;1961年复归昌潍专区;1979年再度划入青岛市。1990年12月撤县设市。2012年12月,撤销黄岛区、县级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