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线篆为
小篆书体之一,由秦代《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方法与
玉篆的书写方法基本相同,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因此又称“
玉箸篆”。此篆书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后世称唐
李阳冰书《
谦卦碑》为铁线篆的代表作。
新莽时期,同律
度量衡的铭文,笔画纤细,盖即铁线篆之先河。迄今流传的有唐
李阳冰的《城隍庙碑》和《
谦卦碑》。
李氏攻
小篆,很有功力,曾自谓:“斯翁而后,直至小生。”《
城隍庙碑》全学
李斯,虽较细但很圆润。《谦卦碑》笔画纤细刚劲,风格独具,是典型的铁线篆。关于“铁线”的名称,有的说是取像于“
铁线草”,这种草叶柄细长且黑,有光泽,像铁制一般,故得是名。
铁线篆是小篆的一种。由秦代《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
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铁线篆和
玉箸篆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刚劲如铁,笔画都纤细如线,后者笔画均匀圆润,左右对称,犹如两根筷子,故名。书法上前者有李阳冰的《
城隍庙碑》,后者有
李斯的《泰山刻石》。篆刻配篆则反之,铁线篆以“
朱文(
阳文)”为主,两面下刀,玉箸篆以“
阴文”为主,略粗且略“迟涩”,冲刀为主,一气呵成。篆书是以时期风格划分,有大篆、
小篆之分,字体也是逐步形成风格的,没有具体谁首创之分。
铁线篆的体势是标准篆书的变体,
结字是篆书第一法,它以圆熟优美的
形体结构,施以毫厘不爽的线条,来成就铁线的定义。前朝人写铁线篆,极尽婉转流动之能事,降至近世,则参以方折劲峭的笔法,故能圆融与刚健相佐,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因而,它的书写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学习。
经典篆书与其他书体的书写方法不同,在落笔之前,要对全文
篆法有个安排,既要强调单字的结体到位,以至全篇的布局妥当,“精心”安排之外,不能忽略其书写过程中的意趣。前人有一种衬以
粉本的写法,绝不可取,这样会湮灭用笔的自然生动,因你的注意力要分散一部分给粉本,这就削弱了书写激情和随机应变的机会,因而显得刻板生硬,虽然结构准确,但少了书法所要求的真趣。
铁线篆书以
小篆为本,清人对篆法的使用比较严谨规范。随着创作的深入,后来者更参以许多其他方面的篆法,以补充小篆的局限,多有创见。汉许叔重有“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之论,是有其局限性的。愚以为,可以尝试着
打破陈规,用字技巧若穿凿合度,有道而裁成,也许会另出境界,何乐而不为。研究上要严谨,创作上要变通。故铁线篆书的创作不必拘泥小篆一端,略施以融通之理,可得新趣。
铁线篆线条虽然纤细,然既名之曰“铁线”,可见其对用笔的力度是有要求的,若力度不透纸背,怎能合乎刚劲如铁的要求?合理地使用
生宣,笔法和
墨法的变化才能显而易见,使墨能有机地融入纸中,线条益显凝练,
运笔的趣味性也就应运而生。若选
熟宣,墨是浮在纸面上的,线条也显得板滞无神,总有“做”的感觉,失去了笔情墨韵。
写铁线篆书的笔锋不宜太短,笔锋短了,含墨量也就少了,会增多蘸墨的次数,直接影响通篇的控制。在行笔上,要能清晰看出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同玉法),根据字的结构,线条要有微妙的粗细变化,才会流动而婉约,产生一定的
节奏感。笔宜用兼毫,固是锋挺而能杀纸,力透纸背。墨的使用则要适度,太稠则滞笔,致线条无生气,太稀则起笔易生墨结,在通篇线条的控制上,尤难停匀,用墨的最佳效果是能表现用笔的起、行、收。视觉上通篇线条粗细一致而不生意外,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书写(创作)一幅铁线篆书作品,对
心境状态的要求相对很高,它不同于其他书体的创作。例如,
行草书创作情绪外露,一蹴而就;隶书创作线条要在丰富多变的情况下统一;楷书创作中笔法既要协调,又要丰富激越,在通篇稳健的情况下产生肃穆的效果。铁线篆的线条变化较简单,要求视觉上粗细一致,(有微妙的粗细变化),这就给书写过程带来了相对大的阻力,甚至在书写进行时,没有了调整的余地,须全神贯注地使笔笔到位,字字精准,行行贯气,通体寓神,在这种近乎禅定的状态下,产生一种高度精确、雍容富丽的审美情趣。在如此背景之下就需要简淡平和、不激不励的心态,把创作激情委宛地融入这种平和之中,甚至不动生色。这种心态在创作前需要主动调整,关键是心情平稳的
持续性,在书写过程中,要主动快速“感受”书写的快感,“创作”的愉悦。如此才会避免斤斤计较于点画而导致无情,这种“随意”是在“理智”的控制下产生,使之达到肃穆、庄重、精美、活泼、古艳、隽秀的
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