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
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释义
度量衡(dù liàng héng ),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
度——计量长短用的器具称为度,
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详解
“度”详解
“度”是
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
基本单位。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
相传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
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到了宋代,把秒改为丝。清末时把长度小单位定到毫位为止。
“量”详解
量器是
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在《
左传》、《
周礼》、《
仪礼》、《
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
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至于《
说苑·辨物》云“十龠为一合”,说法有所不同,可资参考。附带提一下石,石本来是
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
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关于容量的小单位,《
孙子算经》卷上说:“六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这样,六粟为一圭(一说,十粟为一圭),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
“衡”详解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例如《
孙子算经》
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
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说文·金部》:“锱,六铢也。”《淮南子·铨言》
高诱注:“六两曰锱。”《玉篇·金部》;“镒,二十两。”《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
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
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
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 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唐
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如前所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换算关系
市制单位
1里 = 15引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分= 10厘
1厘 = 10毫
1毫 = 10丝
1丝 = 10忽
1忽 = 10微
1微 = 10纤
面积单位
1平方里 = 225平方引
1平方尺 = 100平方寸 = 平方米
1平方寸 = 100平方分
1平方分 = 100平方厘
1平方厘 = 100平方毫
1平方毫 = 100平方丝
地积单位
(关内及东北制)
1顷 = 100亩
1公顷=15亩
1亩 = 10分
1分 = 10厘
1厘 = 10毫
1毫 = 10丝
东北1亩 = 90
平方丈 = 10
公亩 = 关内1.5亩
体积单位
1立方里 = 3375立方引
1立方引 = 1000立方丈
1立方丈 = 1000立方尺
1立方尺 = 1000立方寸 = 立方米
1立方寸 = 1000立方分
1立方分 = 1000立方厘
1立方厘 = 1000立方毫
容量单位
1石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 1升(公制)
1合 = 10勺
1勺 = 10撮
质量单位
1担 = 100斤
1斤 = 10两(旧制16两,1两=0.0625斤)= 0.5公斤
1两 = 10钱
1钱 = 10分
1分 = 10厘
1厘 = 10毫
1毫 = 10丝
1丝 = 10忽
1忽 = 10微
古代质量单位
1小引(明制) = 200斤
1钧 = 30斤
1石 = 4钧 = 120斤
英制长度单位
1英寸 (inch)=2.54厘米 (
centimetre)(
准确值)
1英尺 (
foot)=12英寸 =0.3048 米(
metre)
1
英里 (mile)=1760码 =1.6093千米(
kilometre)
英制面积单位
1
平方英寸 (sq in)=6.4516
平方厘米(cm2)(准确值)
1
平方英尺 (sq ft)=0.0929平方米(m2)
1
平方码 (sq ya)=9
平方英尺 (sq ft) =0.8361 平方米(m2)
1英亩 (acre)=4840
平方码 (sq ya)=4046.86 平方米(m2)
英制重量单位
1盎司(oz)=28.350克
1盎司(oz)=16打兰(dram)
英制体积单位
1
立方英寸 (cu in)=16.387
立方厘米(cm3)
1立方码 (cu ya)=27
立方英尺 (cu ft)=0.7646立方米 (m3)
其它相关
渊源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
原始社会末期。传说
黄帝“设五量”,“
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史记·五帝本纪》:“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
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
五器,卒乃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距今5000年前的
大地湾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一组陶质量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量器。大地湾这套陶质古量器,出土于房F901的主室中(前堂);主要有泥质槽状条形盘、夹细砂长柄
麻花耳铲形抄、泥质单
环耳箕形抄、泥质带盖四把
深腹罐等。其中条形盘的容积约为264.3立方厘米;铲形抄的自然盛
谷物分配制度、度量衡史以及十进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
实物资料。商代遗址出土有
骨尺、
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
中等身材的人
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
指端距离相当。尺上的分寸刻划采用十进位,它和青铜器一样,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技术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
书同文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
行同伦、一法度。),颁发
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
管理制度,
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
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相关故事
●商代牙尺
汉代政治经济皆如秦制,度量衡也沿用秦制。西汉末
刘歆将
秦汉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化,条理化,后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最早的度量衡专著。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
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商鞅为统一
秦国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标准量器铜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用度量审其容。方升
遗存至今。战国时期的一件标准量器
栗氏量包括升、豆、鬴三个容量单位。《
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作这件量器时冶炼青铜和铸造的
技术条件及所包括的各个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长度单位的规定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
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
张衡浑天仪。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
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
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
一行测量
子午线,宋代
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
郭守敬造
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
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 1300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
天文测量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重量单位的规定 春秋中晚期,
楚国制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 。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分别为一铢、二铢、
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一铢重0.69克,一两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约500克,为楚制二斤。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铜衡杆,正中有
拱肩提纽和穿线孔,一面显出贯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线,全长为战国的一尺。形式既不同于天
平衡杆,也不同于
秤杆。可能是介于天平和
杆秤之间的衡器。战国不仅广泛使用衡器,对
杠杆原理也有透彻的认识。《墨经·经下》即有精辟论述。秦汉以后杆秤流行。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的内在联系 中国很早就以长度作为
基本量,由它推导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确定一个恒定不变的长度单位,成为历代探讨和争论的课题。《汉书·律历志》: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
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即以固定音高的黄钟
律管的长度为9寸,选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横排90 粒为黄钟律管之长,100粒恰合一尺。律管容积为容量单位一龠,10龠为合,10合为升,一龠之黍重12铢,24铢为两,使度量衡三者建立在
物理量的
自然基准之上。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汉书·食货志》记有“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后汉书·礼仪志》中有:“水一升,冬重十三两。”清
康熙年间规定以金、银等金属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后发现金属纯度不高影响标准精度而改用一升纯水为重量标准。这种利用重量确定度量衡单位的方法在世界度量衡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国际
公制在中国的推行 明清两代采用营造、库平度量衡制。清乾隆帝接受西方科学技术,在钦定《
数理精蕴》中对度量衡详加考订,并用万国权度原器与
营造尺、
库平两进行校验。营造尺相当于
米制32厘米,库平两约合37.3克。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拟订划一度量衡制和推行章程。商请国际权度局制造
铂铱合金原器和
镍钢合金副原器,次年制成运回中国。1928年,
中华民国政府公布
度量衡法,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并暂设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公斤为2市斤。改革后的市制适应民众习惯,又与公制换算简便,逐渐为民众接受,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
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自1991年1月1日起,法定单位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
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