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是豆科链荚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链荚豆茎平卧或上部直立,无毛;单小叶,干膜质,具条纹,无毛;叶柄无毛;茎上部小叶通常为卵状长圆形,下部小叶为心形,近圆形或卵形;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蓝色,倒卵形;荚果扁圆柱形,有不明显皱纹。花期为9月,果期为9-11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簇生或基部多分枝;茎平卧或上部直立,高30-90厘米,无毛或稍被短柔毛。叶仅有单小叶;托叶线状披针形,干膜质,具条纹,无毛,与
叶柄等距或稍长;叶柄长5-14毫米,无毛;小叶形状及大小变化很大,茎上部小叶通常为卵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1-2厘米,下部小叶为心形、近圆形或卵形,长1-3厘米,宽约1厘米,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短柔毛,全缘,侧脉4-5条(-9条),稍清晰。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1.5-7厘米,有花6-12朵,成对排列于节上,节间长2-5毫米;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5-6毫米;
花梗5长3-4毫米;花萼膜质,比第一个荚节稍长,长5-6毫米,5裂,裂片较萼筒长;
花冠紫蓝色,略伸出于萼外,旗瓣宽,倒卵形;子房被短柔毛,有胚珠4-7。
荚果扁圆柱形,长1.5-2.5厘米,宽2-2.5毫米,被短柔毛,有不明显皱纹,荚节4-7,荚节间不收缩,但分界处有略隆起线环。花期9月,果期9-11月。
产地生境
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中国分布
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生长在海拔100-700米的空旷草坡、早田边、路旁或海边沙地。链荚豆喜暖热气候,耐寒性差,耐旱性差,不耐涝,适于多种土壤类型。
繁殖方法
链荚豆一般为播种繁殖。
扦插
繁殖材料: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嫩枝及
匍匐茎,嫩枝选用顶端部位3-4厘米,匍匐茎选用3-4厘米成熟茎。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材料采集,切口保持一致,保留叶片。材料采集后在栽培基质中各扦插。材料扦插后及时浇透水1次,防止材料萎蔫。
匍匐茎撒植:匍匐茎选用长度为3-4厘米含两节的匍匐茎,将截取的匍匐茎即时均匀撒植于基质上,避免茎枝搭接重叠,然后覆盖1.8厘米厚的基质。撒植后及时浇透水1次,防止材料萎蔫。
育苗盘育苗:采用规格为42厘米×42厘米×5厘米的育苗盘育苗,将基质分别盛装在育苗盘中,一般嫩枝扦插的成活率通常大于匍匐茎撒植。
播种
大田作为饲料时的繁殖方法:链荚豆银种子细小,苗床整地需精细。雨季来临钱播种,种子硬实率高,播种期应磨破种皮或机械去壳。播种量11-16千克/公顷,播种深度不易超过1厘米,
条播或散播,博后用滚筒进行镇压。每公顷可施钙镁磷300-450千克作基肥。在
斯里兰卡链荚豆与俯仰臂形草混播。在
氮肥、磷肥充足时,甘草产量可达12.5吨/公顷。
栽培技术
日常管理:在遮光率70%的遮荫棚下进行,日常水分管理采用微喷灌的浇水方式进行。
主要价值
药用
链荚豆全草:甘、苦,平。活血通络,清热化湿,驳骨消肿。 用于跌打损伤,半身不遂,股骨酸痛,肝炎;蛇咬伤,骨折,外伤出血,疮疡溃烂久不收口。
饲用
链荚豆营养成分丰富、消化率高。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可作为优良牧草加以开发利用。链荚豆不仅是优良的绿肥植物,亦可作饲料。广泛栽培种植用作放牧,晒制干草或青贮饲料,也可用作改良土壤植物。被引入南美洲和美国栽培,随后引入台湾作为牧草作物。马来西亚在橡胶林下利用其覆盖作物,干草用作饲料。印度大面积的种植利用鲜草和干草作为家畜饲用植物,在菲律宾是很好的豆科植物。
生态
链荚豆作为草坪草使用,依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免施或少施化肥,从而可节省一定的草坪养护费用。
观赏
显示链荚豆叶形小巧,色泽清新淡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加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