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棘蛙(学名:Nanorana conaensis)是叉舌蛙科、倭蛙属的
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吻棱不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眼;瞳孔圆形;鼓膜隐蔽;犁骨齿2短行;舌大,后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球状;后肢粗壮,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长椭圆形,无外蹠突;无跗褶。皮肤较光滑。体背面有分散的小圆疣或长疣;无背侧褶;疣粒或肤棱之间以及头侧、四肢背面均散有痣粒;两眼后角之间有一横肤沟;颞褶明显。腹面皮肤光滑;跗、蹠部下后方散有小刺疣。生活时成蛙背面橄榄棕色、棕褐色或灰褐色;两眼间之横肤沟前缘有黑色横纹。腹面灰白色或乳白色,咽胸部及腹侧满布灰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后腹及股腹面基部的斑点稀少或无。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58毫米,雌蛙体长55毫米左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眼;鼻间距大于眼间距或上眼睑宽;瞳孔圆形;
鼓膜隐蔽;
犁骨齿2短行,由内鼻孔内侧斜向中线,后端相距较窄;舌大,后端缺刻深。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球状;指长顺序为3、4、1、2,第一、第二指几乎等长;指近端关节下瘤明显;掌突3个,内掌突大呈椭圆形,外掌突小而窄长。
后肢粗壮,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或鼻孔,左、右跟部略重叠;胫长大于体长之半;胫与足几乎等长;趾端球状;趾间全蹼;第一、第五趾游离侧缘膜明显,后者缘膜仅达趾基部,外侧蹠间蹼超过蹠长之半;关节下瘤明显;内蹠突长椭圆形,无外蹠突;无跗褶。
皮肤较光滑。体背面有分散的小圆疣或长疣,体后端的较为密集;无背侧褶,有的仅在前背两侧有断续排列成纵行的肤棱;疣粒或肤棱之间以及头侧、四肢背面均散有痣粒,疣粒或痣粒上有黑刺或浅色刺迹;两眼后角之间有一横肤沟;颞褶明显。雄蛙体后端肛部皮肤松驰,略成“八”形的囊状泡起,很明显;雌蛙的不及雄蛙的明显,幼蛙则无。腹面皮肤光滑;跗、蹠部下后方散有小刺疣。
生活时成蛙背面橄榄棕色、棕褐色或灰褐色;两眼间之横肤沟前缘有黑色横纹;背部有排列成3纵行的黑褐色大、小斑点,通常连缀成轮廓不清的3条纵带,从两眼后方沿体背中央及两侧直达体后端;沿吻棱通过眼至颞褶下缘有黑褐色纵纹;上、下唇缘有不规则的深色纹;体侧有灰褐色斑点;四肢深色横纹多不规则;股后多有碎斑,有的不甚清晰。腹面灰白色或乳白色,咽胸部及腹侧满布灰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后腹及股腹面基部的斑点稀少或无。幼蛙背面多为橄榄绿色,背面3条深色纵带清晰;四肢背面橄榄棕色或灰棕色,其上深色横纹明显;随着个体的增大,背面绿色成分逐渐减退至成蛙的颜色。
雄蛙前肢粗壮,臂内侧无黑刺;第一、第二指上有黑色锥状婚刺,少数个体第三指内侧亦有婚刺数枚;胸侧有两团黑色锥状刺疣,黑刺脱落者仅有两团浅色肉质疣突;有单咽下内
声囊,声囊孔裂隙状;背侧有粉红色雄性线。
卵粒直径3.0-3.5毫米,
动物极棕灰色,
植物极乳黄色;卵外有两层胶膜,外层厚而黏性强。卵单粒或数粒彼此相连成葡萄状。
生活时背面橄榄棕色或棕褐色,尾肌背面有3-5条深色横斑,
尾鳍上满布深褐色斑点;腹面色浅,可透视肠和肝。当后肢芽长3.4-7.0毫米(第35-37期)时,全长64毫米左右,头体长平均21.8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95.4%左右。吻圆,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在体左侧斜向后上方,无游离管;体侧后半部皮肤松弛,略成气囊状泡起;肛孔斜开于尾基部下右侧;尾肌发达,尾鳍较低,末端钝圆;口在吻腹面,宽5毫米左右,唇较宽,上唇中段无乳突,其两侧及下唇有两排乳突,间距较宽,外排乳突小而密,内排的大而疏,靠近唇齿;有的具3-5个副突;唇齿式多为Ⅱ∶3+3/1+1∶Ⅱ,个别Ⅱ∶4+4/1+1∶Ⅱ或Ⅱ∶3+3/Ⅲ。此外,全长平均23毫米(第26期左右)的小蝌蚪生活时背面棕灰色,腹面乳黄色,尾肌亦为乳黄色,尾鳍色浅布有灰色细麻点;口角处及下唇有两排乳突,间距较宽;唇齿式多为Ⅱ∶2+2/1+1∶Ⅱ,有的Ⅰ∶3+3/1+1∶Ⅱ或Ⅱ∶3+3/1+1∶Ⅱ。变态期蝌蚪尾长8-14毫米(第42期左右)时,头体长19-23.2毫米,已初具成蛙特征,背面的疣粒或肤棱显现,四肢上的横纹较成蛙规则而清晰。
近种区别
错那棘蛙与
棘臂蛙(Nanorana liebigii)相近,但个体较小,成蛙最大体长未超过70毫米,无背侧褶;肛部两侧皮肤略成“八”字形的囊状泡起,极为显著;雄蛙臂内侧无锥状黑刺。棘臂蛙个体大,成蛙最大体长超过100毫米;有背侧褶;肛部皮肤无囊状泡起;雄蛙臂内侧有锥状黑刺。
生活习性
错那棘蛙生活在海拔2850-3400米的小型流溪、泉水沟及其附近的小坑内,白天多隐伏在溪边大石块、倒木或沟边的树根下,偶尔蹲于岸边石块上或草丛中,受惊扰即迅速跳入水中潜逃,不易捕捉;夜间多伏于溪边石上,有的在附近的林间、草丛中活动,稍受惊扰即迅速跳入水中,隐于石块下或隐藏于倒木、枯枝落叶下。
蝌蚪生活在小山溪或泉水沟内,白天多隐伏在缓流水坑内的石缝间或碎石堆中,泉水沟边的树根或水中的枯枝落叶下,少数活动于水的中层或下层,受惊扰后即迅速游入隐蔽物下;夜间多数蝌蚪在水的下层活动,有的个体在水的中层或水边,受惊后缓慢游向深水处石下或落叶下。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西藏(错那麻麻)
繁殖方式
6月份曾获卵群和各期蝌蚪。卵产于缓流中的倒木或石块下;有的亦产于泉水沟边的石块下;卵单粒或彼此相连成葡萄状,黏附在倒木或石块底面。在小瀑布附近的水中,还见到刚孵出的蝌蚪,其口部下方口吸盘仍吸附在卵胶膜上。根据所见卵群、大小蝌蚪的发育时期以及剖视雌蛙腹内卵粒大小等情况分析,错那棘蛙的繁殖季节可能较长,蝌蚪至少需要越过1个冬季才能完成变态。
保护现状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两栖类)——易危(VU)。
错那棘蛙分布区狭窄,其种群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