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镜池
宁波境内景点
锦镜池是一口开挖于南宋时期的古池,位于浙江宁波奉化雪窦山雪窦寺前伏龙桥与关山桥间。池深8尺,南北长430尺,东西宽215尺。
景点简介
公元1184年(宋淳熙十一年)雪窦寺方丈足庵禅师(即僧鉴禅师)挖田凿池,次年告成。在西南面筑堤、置闸、造桥、建亭,使二涧之水汇流其中,宽纳而缓出。视水涨落启闭闸门,保持千丈飞瀑壮观。南宋诗人张良臣名之为“锦镜池”。清邬访《锦镜池》诗:“一镜平磨古寺前,石纹如锦水连天。笑他香寺裙衩女,也傍清流整翠钿。”后多次淤塞变田。清代之后,无闸无桥。20世纪50年代后,池成稻田。1986年,国家拨款重建,挖土三尺,锦镜池面积约200平方米,砌堪筑路300米,并修复了在其上端的关山桥,重建了桥上的青锁亭。
历史变迁
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甲子),有郡太守莫公前来雪窦山雪窦寺游览,他在气象万千的景象中突发妙意,并说服了寺僧们,把一片山田开凿为池,将这两条溪流汇纳于池中,然后让水再缓缓流出去。这便是锦镜池的雏形。
就在莫太守之后的四十余年间,雪窦寺曾十易主人,几度废兴。公元1184年(宋淳熙十一年),足庵鉴公(即僧鉴)禅师云游这里,他仔细地琢磨着莫公故事里的创意,决定举力继续修池。
足庵鉴公,即后来的曹洞宗十一世、雪窦寺方丈足庵禅师。
八月初三,禅师动员寺僧们拿起镐头筐罗,开始兴工浚池。他们大兴土木,在寺前与千丈岩之间启动了挖池工程,筑堤、置闸、造桥、建亭,到翌年十一月十九日池修成。当时的规模,“深一寻,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有人按今天的标准换算,其深约2.45米,面积约8700平方米。
新修浚的池水,涟漪拍堤,淳淡如拭,千岩倒影,空明相映,禽鱼下上,莫不喜形于色。禅师不仅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一鉴涵虚碧,万象悉其中。重绿浮轻绿,深红间浅红。”
池子是修成了,要取个好名字。僧鉴禅师向诗人张良臣请教。诗人说:“您没见到许多文士君子前来游览,池边水影里,留下了他们挥就的水墨山色吗?您没见到倒峰水波中,那许多江南窈窕淑女们正在梳妆打扮的靓影吗?这实在是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的一面锦镜啊!”于是,此池便以“锦镜池”名扬天下。
元初,著名思想家邓牧的游记《雪窦游志》也解释了池名的来历:“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浚,粲然疑乎镜,故名。”这与张良臣的意思是一样的。从元人吟咏锦镜池的大量诗词中,后人能了解到当时锦镜池的规模几近于南宋,依然是水汽雨意,氤氲迷离。公元1336年(元顺帝至元二年),以锦镜池风光为荣的一位雪窦寺住持,手执东楼藏书家楼钥遗作《雪窦寺锦镜记》,请吴兴赵雍为之挥毫作书。赵雍乃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次子,也以书画饮誉元代艺坛。主持将赵雍的艺文与墨宝勒石竖于池畔,使锦镜池大为增色。
锦镜池开凿三百年后,到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已湮为田。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奉化县令钱璠,看到胜景不再,十分惋惜,便下令修复。最初像承受莫太守的关注一样,使雪窦山上的这颗明珠,再度为官府所重视。然而这一回,锦镜池仅仅是灵光一闪,三四十年后再次湮灭。
此后,曾有一位雪窦山下的徐大启,专门写过《复锦镜池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久,锦镜池重获生机。
清代锦镜池的规模大不如从前,可遗韵尚存。从诗人们留下的寥寥诗行中,还依稀能够看到池畔修竹摇曳,古松吟风的水光山色。
清代之后,锦镜池已是无桥无闸,一任废弛,终落得池荒锦镜不崛的境况。直至1986年重修,不过重修后约200平方米的锦镜池面积,仅为初创时的四十三分之一。
最新修订时间:2020-11-26 11:05
目录
概述
景点简介
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