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玉嵌宝”首饰装饰方法在明代首饰制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制作出许多
佳作。考古发现出土了很多明代镶玉嵌宝的首饰。明代中后期,
苏州手工业空前发达,
雕刻、金银等工艺蓬勃发展,逐渐走向精细化,有“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的说法。苏州《木渎镇志》载:“
陆子刚,时称‘碾玉妙手’,其雕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镶玉嵌宝无不涉及,都有成就。”另有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紫禁城》载:“陆子冈,擅长圆雕、镂雕、阴雕、
嵌金银丝、
嵌宝石等工艺”。
镶玉嵌宝工艺盛行于明代。据《瀛涯胜览》载,
郑和船队几下西洋时,带回大量沿路购买的
宝石,为中国镶玉嵌宝首饰的盛行打下基础。到了苏州名匠陆子刚生活的嘉靖万历时期,有商人专门贩运西洋宝石在太仓一带上岸,成就了江南一带镶玉嵌宝首饰的振兴。但因镶玉嵌宝首饰原材料的特殊性,便于溶化后再次加工成更新颖的首饰或直接充当货币使用,所以少有传世,使得今人忽视了陆氏在镶玉嵌宝首饰上的贡献。
《太仓县志》载:“陆子刚所制之器不限于选材,其主要功力均放在‘巧作与镶嵌’上。”《中国古代手工艺术家志》载:“陆子刚雕造器物,与同时代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首先,技艺掌握全面而娴熟,如各种雕琢手法和镶嵌宝石等等,均能得心应手。”陆子刚不仅是一位玉雕大师,还是一位镶玉嵌宝的珠宝名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