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镇原名孟店,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阳谷县治所由上巡镇(
张秋镇)迁于此地,遂更名阳谷,旧有土城,外环护城河,四门有桥梁相通,城周长4公里,后拓展为6公里,呈正方形。1469年(明成化五年),知县孟纯主持重修城池,墙高5丈,厚3丈,池深2丈,宽2丈,并于城上建门楼、角楼等。其后又迭经重修,清中期以后遂渐颓败。日伪统治时期,为固守计,又胁迫民工浚池修城,城墙高3丈余,上建门楼、角楼。1945年7月县城解放后铲平,建国后逐步辟为公路。
历史沿革
建制变动
公元596年(隋文帝开皇十六年),析东阿设置
阳谷县,“取东阿县界阳谷亭为名”《元和郡县图志卷十》
阳谷亭,即古阳谷亭,春秋时属齐国,故址在今平阴县南端,因在谷山(汉代称谷城山,今称黄山,在今平阴县东阿镇北)之阳而得名。汉属谷城县,北齐时随谷城县并入东阿,隋于东阿西部析置新县阳谷,取此为名。
北宋
景德三年(1006年),阳谷县治所始为避河患,迁于孟店,即今阳谷镇。
1912年,划四街为阳谷县城关区。
1921年,设城关镇,隶属于阳谷县第一区。
1958年4月,阳谷县撤区改乡,第一区成立城关乡、石门宋乡。
1961年,恢复阳谷县建制,改回阳谷县城关区,成立城关区政府,下辖6处
人民公社。
1971年3月,撤区并社,设城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2年5月,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
1984年6月,乡镇机构改革,城关镇改为阳谷镇。
2001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石门宋乡,将其建制并入城关镇,成立阳谷镇人民政府。
2004年,撤销阳谷镇,设立
侨润街道办事处、博济桥街道办事处、
狮子楼街道办事处。5月31日3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
县志大事记
明正德六年(1511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杨虎率领骑兵3000余人攻破县城,不久离去。
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攻破阳谷城,大掠而去。
清顺治四年(1647年),丁维岳率反清义军攻克阳谷城,斩县令李可爱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八月二十八日,白莲教清水派首领王伦在寿张发动反清起义,北上攻克阳谷。
咸丰四年二月二十七日(1854年3月25日) ,太平天国北伐援军攻克阳谷,斩知县文颖于城内东街,斩典史徐凤喈于狱门,县儒学教谕李文自缢于城殿。
1918年4月,阳谷镇人范耘经捐资万元,在城内考棚旧址创办私塾“崇实小学”;当年,华籍传道员王文博、张道德受基督教聊城区会堂派遣,到阳谷镇传教。
1934年8月,段延铭(现名
段缄三) 介绍阳谷乡师孟广生、李子厚、焦玉美等人入党,遂成立中共阳谷县城关支部,初属寿张八乡师支部,后归阳谷安乐镇中心支部。芦沟桥事变后,八乡师南下流亡,县城支部自行解体。
1940年7月, 县独立营营长李程九率12名战士夜袭阳谷西关伪军团部,俘伪军40多人。
1944年1月,阳谷县基干大队拔掉日军石门宋据点。
1945年7月下旬,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主力6000人,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了
阳谷战役。激战至26日,全歼伪治安军中校团长张玉环以下1500人,阳谷县全境解放。
1948年10月,因国民党军进犯鲁西南,湖西中学(边区二中)和边区七中在阳谷镇合并,称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今阳谷一中)。
1952年春,阳谷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在该镇建立,名宋长生合作社。
1956年,《农村工作通讯》第二期刊登了石门宋农业社《我们一个社要养猪两万头》 一文,同年11月9日,毛泽东对此文作了批示,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石门宋农业社发展养猪的经验。
1957年6月24日, 山东省就石门宋养猪问题发出指示,指出阳谷县石门宋养猪成绩很大,但也存在数量上盲目求高求大的问题。
1958年7月8日,山东省委书记
夏征农率检查团来阳谷检查工作。
1958年11月9日, 省委书记
谭启龙率团来阳谷检查工作,参观了石门宋养猪场并代表省委奖给阳谷县和石门宋公社锦旗一面。
1958年12月下旬,全国
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个人代表大会召开,石门宋人民公社副社长宋长生出席了会议。
1959年9月8日,宋长生赴京参加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91年1月, 山东中石化工集团公司前身阳谷化工厂开始建设,当年投产。“石威”“中石”牌农药销往全国,出口国外,年产值近亿元。
1992年7月3日,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
马仲才一行视察了阳谷镇等乡镇抗旱、抢种、保苗现场。
1998年7月21日, 阳谷镇赵庙村附近遭到龙卷风袭击,刮倒玉米1000公顷,树木1500株,是年12月,阳谷城区改造拉开帷幕。
1999年,阳谷县通过省级卫生城验收。
简介
阳谷镇位于阳谷县中部偏西, 总面积为735公顷。为阳谷县委、县政府驻地。北与大布乡交界,西与西湖乡接壤,南与高庙王乡、
寿张镇相邻,东与十五里园镇、阎楼镇相连。
阳谷镇为阳谷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阳谷县的大型企业多数居于辖区,商贸服务兴旺发达,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聊城、蒙馆等干线的交汇处和县内公路网的中心点。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客、货两站均居境内,南达港九、北通京津,去聊城市仅半小时即到。东临济南飞机场, 西离安阳火车站仅2小时路程。邮电通讯便利迅捷,城乡已普及国际直拨
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覆盖全镇。
自1998年以来,阳谷镇连续被评为聊城市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聊城市经济强镇、聊城市首批小康镇、聊城市第一个企业产值过亿元乡镇、聊城市文明单位、聊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聊城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聊城市妇女工作先进单位、聊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聊城市先进基层党委。
辖区人口
改制前,阳谷镇辖68个村(居)委,总人口6.37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4.42‰。全镇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等,人数为7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0.1%。
自然状况
该镇地处
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平均坡降为1/6000,海拔高度37.9~41.3米。 东西最大距离12.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4公里,总面积7354公顷, 其中耕地4104公顷。全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境内浅层淡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 开采条件较好。 主要河流有赵王河、北干渠、南干渠、聊阳沟、“三八红旗渠”,境内流长85公里,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该镇属暖温带
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有旱涝,冬季干冷少雨雪。年均降水量为594.3毫米, 蒸发量1960毫米。年平均气温13.3度,无霜期平均210天左右,霜冻期为155天左右。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米、大豆、谷子、地瓜、
绿豆、
高粱、花生、棉花、蔬菜等。全镇植被面积6251公顷,覆盖率85%。
经济状况
2000年全镇
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1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之比为:16∶26∶58。
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25万元,年末社会金融各项存款余额2.4亿元。
该镇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拥有机械、建材、纺织、包装、印刷、食品加工、电线电缆、针织、化工等十几个行业。
2000年底全镇共有民营企业196家,其中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500万元以上的8家,为聊城市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较大的企业有中石化工有限公司、景阳岗针织有限公司、鲁西复合肥有限公司、景阳岗彩钢构造有限公司。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1949年,
粮食作物亩产仅70公斤,棉花亩产9公斤。
50年代初,开始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引进推广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优良品种,施用化学肥料。
50年代中期,随着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和水利条件的改善,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
1956年,粮食作物亩产增至128公斤;棉花亩产12.5公斤。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开始了以“共产风”“浮夸风”“平调风”等“五风”为主要特点的“大跃进”运动,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1961年,农业生产跌入低谷,当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41公斤。
1969年开始兴建引黄、引河灌溉工程,取得较好效益。
1977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452.5公斤,棉花亩产31.5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镇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林、 牧、副、渔业同时得到发展。1990年,全镇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729公斤,棉花单产64公斤。
1990年以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镇农、林、牧、副、渔各业保持全面发展。
199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810万元,比1988年增长82.8%,粮食总产量达到977.2万公斤,比1988年增加了367.9万公斤,增长25%。花生、蔬菜等经济性作物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作物与
经济作物比例达到31∶1,复种指数达到了200%。全镇共发展和完善农林网2534.7公顷。大力发展畜牧生产,培植新增长点。全镇共建起千只标准肉鸡棚338座,5000只高标准肉鸡棚114座,批养肉鸡90.8万只,年出栏肉鸡4 54万只, 全镇人均增收150元;全镇还存栏蛋鸡100万只,年蛋产量达100万公斤;建有规模饲养场12处,全年出栏生猪5.3万头,家禽269万只。
2000年底, 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6亿元,其中种植业6293万元,畜牧业3065万元,其它26642万元。
第二产业
工业:抗战爆发前,仅有少数红炉、白铁、砖瓦窑、酒作坊、织布、染布等零星私营手工业。1937年沦陷后,各厂先后倒闭,城乡手工业生产趋于萧条。
1945年,县民主政府倡导支持城乡工匠发展手工业生产。
1953年后,手工业发展较快,1955年底,县城各类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增至18处。
1957年后,地方国营性质的小型工厂相继在县城建成投产,带动了该镇工业发展。先后建起了铁业社、木业社、服装社(厂)、鞋业社、砖瓦厂、面粉厂、发电厂等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后来多数升格为县集体企业。
1984年以后,镇村工业发展较快,但是由于体制、经营机制问题,发展速度不稳定,总量增长缓慢。
1990年以来,强化了对乡镇企业的领导和投入,阳谷镇企业有了质的飞跃。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7亿元,成为全聊城地区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乡镇。 到1994年底,全镇四级企业已达到1577处,其中镇办企业8处,村办企业28处,联办343处,私营企业8处,个体办1190处。全镇基本形成了机械制造、建筑建材、 造纸印刷、食品加工、电缆电线、针织羽绒等十大生产经营体系,200多种产品。 1994年全镇工业实现总产值2.4亿元。此后,由于政策、运营机制等原因,有些企业停产,有的转产。
1998年,全镇对企业实行了转制,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方法, 盘活资产,改革企业机制。到2000年,全镇民营企业共有196家,其中资产千万元以上的3家, 百万元以上的33家,个体工商户达4421家。其中,中石化工集团为市、县重点企业,景阳岗针织有限公司、鲁西复合肥有限公司、阳谷镇建筑公司、景阳岗肉羊开发公司、谷山建筑公司、阳谷钎具厂等企业在全县都小有名气。
200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8.1亿元, 实现工商税收1337万元,被聊城市命名为“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
建筑业:1949年前,泥瓦匠、木工等多散居民间,平时务农,春、秋季节组成泥水班,从事一般民房建筑。1950年,县城及附近泥瓦匠人率先组成市建筑工会,1953年发展为县建筑大队。1972年后,成立了公社建筑队,主要从事本范围内的学校、机关、公用房屋及民房建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村两级建筑队迅速扩大,到2000年底,全镇共有建筑公司(队)9个,职工1940人,其中具有技术员以上职称的315名。技术设备较好的有阳谷镇建筑公司, 为四级建筑企业,拥有大型设备5台;谷山建筑公司,为三级建筑企业,拥有大型建筑设备9台。
第三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入股办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56年,对私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其后由于政策的原因,商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日趋繁荣。90年代,
个体私营经济步入快车道,国营集体商业服务网点大多实行集体承包或私人承包。
而后镇委、镇政府抢抓机遇,用活政策,先后建起了北街农贸大市场、南街建筑建材市场、东街服装一条街、博济路餐饮冷食一条街、西街土杂品一条街、谷山北路畜牧用品一条街、北街小百货印刷制品批发一条街、五里庙和龙虎寨禽蛋批发市场和10个专业村5个工业园区。
至2000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4421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263人。 该镇名吃阳谷呱嗒,外酥里嫩,咸香可口,别有风味;刘家烧鸡,祖传手艺,以其色、味、形具佳而享誉鲁西。
社会进步
文化教育
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在阳谷城西南隅,始建阳谷学宫,为阳谷县学,历经明、清多次修缮和增修,使之趋于完善。至抗战前夕,仍具有一定规模。
清同治年间,阳谷人张某捐私宅一处,建“谷山书院”在阳谷镇,常年授课,全镇有私塾数处。
1913年,该镇建有小学3处。在校生不足150人。至抗战前,境内共设立各级小学26处,到1945年5月境内有抗日小学19处,至1948年境内共有完全小学4处,在校学生486人。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至1950年6月,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6%以上,1952年入学率达90%以上,到1965年,境内有小学58处,7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45人。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事业走向正常化发展轨道。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函授教育、特殊教育等普遍展开并迅速发展提高,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提高。
90年代,镇政府逐年加大投入,走多渠道投资办学校的路子,顺利通过了“普九”达标验收。镇办城镇中学为全县重点中学,教学、教育质量居全县前列,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属全县前列。
阳谷县第一中学、第三中学、
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阳谷镇技工学校、卫生学校、体校、聋哑学校均居城区。私立中学有实验中学、谷山中学、铁路中学、工会中学。镇政府每年财政投入教育事业近千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2000年,全镇共有小学31处,在校生14120人;中学2处,在校生70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标准。
科技发展
1982年,石门宋植物保护公司承担的植物保护承包试验获得省科委二等奖。原中石集团总经理周保东被评为省科技大王。 石门宋养殖基地经理王广凤被评为市科技大王。
1993年搞的土地总体规划获全国三等奖。
2000年, 全镇共有科技人员385人。自1983年以来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62项。
民俗文化
阳谷镇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诸如舞蹈、地方戏、曲艺、书法、绘画、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代代相继。1952年,聊城专署电影中队在该镇设立放映点;1973年建广播站;1975年建立文化站。前金海村曾因农民赛诗活动搞得突出受到山东省委表彰,作为省委宣传部联系点。60年代,机关学校建起图书室、阅览室;90年代,镇建档案室,各村相继建立图书阅览室、文化大院。全镇现建有各类文化活动场所108处,境内建有2处影剧院、文化广场一处,各类文化基础设施较为齐全。1997年,石门宋乡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诗歌艺术之乡”。
医疗发展
民国期间,城区建有二处私营西医院,一是雷锡瑞在西街办的救世医院;二是李文轩在东街办的新华医院,规模很小,设备简陋,一名医生应诊,其徒弟、子女当司药、 护理,仅能诊治一般的小病小伤。
1948年,阳谷县卫生院由阿城迁至阳谷县城南街, 当时有工作人员6人,1949年增至10人,设病床10张,后发展为阳谷县第一人民医院。
1949年3月,冀鲁豫第九专区政民医院抽调医疗人员,在龙虎寨村设立临时兵站医院。
1954年成立城关镇卫生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卫生室,配赤脚医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87年镇卫生院占地0.6公顷,建筑面积1102平方米,工作人员126人,专业技术人员121人, 有病床39张,大型设备6台,日平均门诊量达407人次。
县人民医院石门宋分院于1971年建院,到1987年,占地面积为1.14公顷,建筑面积1206平方米, 有职工36人,专业技术人员35人,病床20张,主要设备2台,日平均门诊量11人次。
1999年,阳谷镇卫生院投资180万元建门诊病房综合楼。1999年,石门宋分院迁址新建综合楼, 设立气管炎哮喘、
风湿性关节炎专科门诊,走专科办院路子。
2000年, 有镇卫生院2处,病床51张。且阳谷县第一人民医院、阳谷县中医院、阳谷县卫生防疫站、阳谷县妇幼保健站均建在阳谷镇。
体育发展
境内学校体育活动空前活跃,体育竞赛形成制度。境内有标准体育运动场4处,篮球场28处,灯光球场1处,排球厅、射击场各1处,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武术馆各1处,有健身房2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方兴未艾。太极拳、太极剑、健身舞、长跑等体育活动为群众普遍健身活动,每天清晨,仅城区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就达数千人。中、小学每年都举办春、秋两次运动会。
县体育场每年都承办数次拳击、散打、篮球赛等体育竞技项目。
文物古迹
境内文物古迹颇多,现存有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文庙、博济桥、吴铠墓、刘琰墓、会盟台、无影地、指挥洼等,现建有仿宋一条街。
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逐步提高。70年代,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吃粗、吃饱为主,玉米、地瓜为主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镇发展进入空前阶段,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以吃小麦细面为主,膳食结构逐步改善,由吃饱到吃细再到吃好。80年代末,农民基本达到了一日三餐两顿熟菜,三、六、九小改善,逢年过节大改善的生活水平。90年代,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吃的方面,主食比重降低、副食比重上升,鸡、鸭、鱼、肉、蛋已成为大众化食品。90年代后期,又向讲营养、讲合理、讲保健方向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逐渐走进农家,端上餐桌。穿着方面,由70年代的青、蓝、白单调颜色服装,逐渐开始向舒适、时兴和款式多样化的中高档服装发展。如今90%以上的农户建设了砖混结构的新居;30%的农户使用铝合金门窗等新型建材建房;70%的农户家居设计布局合理,分设厨房、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等。城区及周边几个居委,60%以上的户住上别墅楼。柴庄村户户建起了商业、住房一体化楼房。全镇人均住房面积42平方米。 电话装机1万余部,移动电话5000余部,
闭路电视普及率80%以上。80年代普及自行车,90年代摩托车、机动三轮、各种汽车已逐步成为代步工具。由于机械化、电器化的实现,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剩余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1989年,镇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敬老院,原省委书记梁步庭亲笔题写了“文明敬老院”碑铭, 70多位无儿无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46 0万元。
镇村建设
1949年前,阳谷城内空旷,公、私建筑多集中在城中心及东、西、南、北四街、四关。一般临街建铺面,后为居室,城内多“丁字街”。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多次对城区建设进行局部规划。1982年,县基本建设委员会首次编制了《阳谷县城镇总体规划》。1985年,经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实施。县政府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 (包括河流、池塘、地基、空闲地等) ,均由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统一规划管理。县城规划范围以书院街与谷山中路交叉处为中心, 北至谷庄、后吕村,南至布庄,东至司营村东,西至韩庄,约1000公顷。 城区设主干道3条、干道6条、次干道12条,城区建设顺旧城向东发展,向南延伸。 整个规划为新旧区结合结构。 旧区建设以狮子楼为中心,结合“水浒传”“金瓶梅”旅游线,建成具有宋代特色的城区。谷山中路以东,发展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新型生活居住区。功能分布基本保持现状格局,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在县城西部。商业中心沿谷山路建设,行政机关相对集中在育才路西段。园林建设重点安排在县城南部及西南部。进入90年代以来县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四外环路全部建成标准较高的沥青路,城内主要街道如谷山路、博济路、南环路、北环路、西环路、景阳路、火车站路建设成为混凝土基路面。仿宋一条街基本建成。而且建成了育英广场、西街花园、中心广场、紫荆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1998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阳谷城旧城区风格古朴;新城区街路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布置整洁,环境优雅。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
1934年8月,段延铭(现名段缄三) 介绍阳谷孟广生、李子厚、焦玉美等人入党,遂成立中共阳谷县城关支部,初属寿张八乡师支部,后归安乐镇中心支部,为当时全县六个支部之一。
1938年秋,中共城关区委员会成立,驻县城附近农村。至1945年县城解放时,已发展基层党支部数个。
1950年全县区划调整,设中共阳谷县城关镇委员会,属九区委领导。
1958年4月改阳谷镇为城关乡,成立中共城关乡委会;同年8月撤乡建社, 成立中共石门宋公社委员会。
1961年恢复阳谷县建制,成立中共阳谷县城关区委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区委会及其党支部一度停止活动。
1968年9月以后,区革委会设立党的核心领导小组。
1971年,恢复中共城关公社委员会。
1982年改为中共城关镇委员会。
1984年改为中共阳谷镇委员会。
2000年底,阳谷镇共有中共党员1446人, 党支部59个。
2001年3月,原石门宋乡行政区划并入阳谷镇,设立新的中共阳谷镇委员会,共有支部92个,党员2341人。
群众组织
1940年先后成立的抗日人民社会团体有工人
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改称为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贫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贫协撤销;
1981年成立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而后又成立了阳谷镇计划生育协会。
人物相关
吴铠(?~?) 字文济,阳谷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初官行人,升南京道监察御史,因遇变未就,改任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有清正之誉。终官至陕西宁夏都御史。阳谷尊为乡贤。吴铠爱文喜诗,清康熙十二年编《阳谷县志》,收录他的《盟台遗响》、《阿井胶泉》、《谷山春晓》、《七级古渡》等咏阳谷名胜古迹诗多首。其墓在阳谷西关。
笪一顺(?~?) 江西德兴县人,万历年间任阳谷县县丞,清廉恭谨,上任时唯一牝牛驾车而来。在任期间,牝牛生一犊,离任时坚留阳谷。后人感其事,刻“石牛拉石车”浮雕于城东博济桥上,以志永久纪念之情。
刘琰(?~?) 字公琬,号介庵,阳谷镇刘庄村人。自幼嗜读,家贫,常晚间借火照读,或映月而诵。康熙三十年(1691年)赴会试,举进士,由庶吉士转翰林检讨,纂修三朝国史,主持礼部考试,力持公道。十月召试,进《万寿无疆赋》受赏赐。后出知宁府,屏绝陈规陋习,上赐冠袍,命督江西学政,严禁请托、剔除宿弊,有“铁面冰心” 之称, 时有“江石六君子”,刘琰为其一。差满归里,囊箧空空,自述所藏“唯一怀明月、两袖清风而已”。遗有《柳园即事》、《抱病卧檐下》等诗数百首,近人为集付印。其墓在阳谷镇刘庄村前。
熊纪明(?~1947) 阳谷镇南街人。出生在一个较富裕的家庭,自幼读书,后到国民党某军事学校学习,并参加中国国民党。嗣后,曾任国民党军某师师长。1945年夏初,被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委任为山东省第四区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1947年秋,熊在高唐、禹城边界地区与解放军作战中被打死。
熊梦宾(1886~1953) 字观民,阳谷镇南街人。清朝末科秀才,早年参加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为山东早期革命党人之一。辛亥革命后,曾与其他同盟会员在济欢迎孙中山北上。民国初年,先后担任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胶澳督办公署秘书长、京汉铁路局局长等职。其后应冯玉祥邀请,出任国民党西北军秘书长。1949年底,熊观民应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邀请,赴北京参加民革中央第一次会议,并被选为民革中央委员。1950年春回山东工作,任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兼文史馆馆长,并受民革中央委派为山东省民革负责人。1953年冬逝世于济南,葬于金牛山干部公墓。
赵凤升(1897~1960) 原名赵腾云。阳谷镇国庙村人。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阳谷、寿张一带开展组织宣传工作。“七七”事变后,与其他同志一起成立了阳谷县抗日后援委员会, 积极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4月任阳谷县委副书记。1940年春末夏初任运东地委民运部副部长、运东地区各界抗日救国会主任,同时兼任运东地区农民救国会会长。1940年曾代表运东地区赴临沂参加
中共山东分局召开的会议,在这次会上被选为山东解放区抗日救国会农救会委员。1944年任阳谷抗日民主政府工商科科长。1947年秋在阳谷县东北部、东阿县西南部地区组建徐翼县(1949年8月撤销) ,成立民主政府,被任为县长。1948年秋,调任冀鲁豫九区(濮范) 专署税务局长。194 9年8月冀鲁豫区建制撤销,任平原省聊城专署粮库主任。1951年1月任聊城专署监察处处长等职。1960年病逝。
刘福江(1906~1967) 阳谷镇王楼村人,中共党员。1953年白手起家办起阳谷县城关镇供销合作社刘灿明店,后任经理,寒暑不避,风雨无阻,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群众送货上门,被群众称为“勤务员”。执行政策认真,原则性强,被群众誉为“刘青天”。先后59次荣获全国、省、地、县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两次出席全国群英大会,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黑劳模”,含冤而死。
岳舜卿(1905~1977) 原名岳崇予,阳谷镇岳海村人。“七七”事变前任阳谷县简易师范庶务主任。 1938年6月在乡发动民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曾任阳谷县抗日总队总队副、 谷山游击队长。1939年9月谷山游击队编入阳谷县抗日大队,任副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以阳谷县抗日武装组建鲁西四分区独立营,任营长。 1941年初,任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县抗日大队队长。1945年7月调任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六团团长。后任中共聊城地委委员、常委,聊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55年5月后,任济宁军分区司令员,济南军区文化干部学校校长等职。
宋长生(1921~1986) 阳谷镇西宋村人。194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带头成立全县第一个临时互助组。1950年被平原省评为省劳动模范。1952年组织成立全县第一个初级社,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1953年号召社员多养猪,大造土杂肥,使全社养猪达两万多头。毛泽东对其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们一个社要养猪两万头》一文作了亲笔批示,将其经验介绍到全国各地。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以后曾3次进京出席全国劳模会议。 1959年后任石门宋公社副社长、山东省贫协委员、聊城地革委常委、阳谷县革委副主任等职。
李旭东(1912~1991) 原名李朝立,曾用名李皓。阳谷县枣科李村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曾任中共城关区委书记、区长。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教育领导工作。1979年离休。
魏蓬林 1901年生,阳谷镇魏海村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加入国民党,在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党军中任职多年,累官至第三军少将军长。1949年去台湾。
段缄三 1915年生,原名延铭,曾用名萧鸣。阳谷镇西街人。193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被中共党组织派往国民革命军五十九军一○八师做策反工作,任该师政训处政训员。 1939年1月返回阳谷县,历任中共阳谷县某区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1940年4月调任中共鲁西四地委宣传部编审科长,同年10月任中共阿东工 (县)委书记。1943年2月平阴、阿东合并后,任中共平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4年6月入中共平原分局党校学习。1945年10月结业后,任中共宁阳县委书记、中共冀鲁豫六区(运东)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2月南下江西,任中共余江县委书记。1954年6月调四川工作, 历任重庆四五一厂、成都七八四厂、成都七一五厂党委书记。19 78年10月调任中共四川省第四机械工业局党组书记兼局长。 1983年4月任中共四川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刘景禹1918年生, 曾用名刘志舜。阳谷镇石海村人。阳谷县第一高小毕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1月在山东省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支部参加革命工作, 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教导队指导员,冀鲁豫抗大分校陆军中学指导员。1944年调鲁西银行、冀南银行印刷所工作,历任指导员、监委。1948年调冀南总行工作。天津解放后,任天津银行干部科、训练科长。1950年后,任天津行政干部学校一部主任,天津市中级党校办公室主任。 1960年任天津文化局副局长。“文革”期间,曾任天津某农场场长、书记。1973年夏复任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
胥子英 1920年生,原名胥清智,阳谷镇华佗庙村人。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
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华北财政经济学校一分校、八路军陶山支队武装工作团、阳谷县抗联、冀鲁豫边区抗联学习、工作。1943年以后,任冀鲁豫十八专署财政科科员,定陶县人民政府财政科科长、县
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47年10月参加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召开的冶陶土地会议,组织领导了定陶县政府整党,受到县委表扬,立一等功。1949年2月任二野五兵团南下支队经委主任。1956年5月后,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组织指导处处长、组织处处长,中共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委员会副书记,中共贵州省铜仁地委组织部部长、 铜仁地革委政治部负责人、党的核心小组成员。197 2年4月后任贵州省机械工业局、 厅政治部主任、副局长、副厅长,党的核心小组、党组成员,中共贵州省纪委检查委员会特约检查员、贵州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
苑仲林 1925年生,阳谷镇南街人。早年参加国民党军队,并加入国民党,长期在国民党空军担任领导职务,少将军衔,曾任淡江大学总教官。已退休,现住台湾。
刘福海 1926年生,阳谷镇东八里营村人。早年参加国民党,任职于济南。1948年济南解放后去台湾。曾任台湾国民党军某部少将师长、台湾当局“国防部”办公室主任。
魏水林1930年生, 阳谷镇魏海村人。1947年2月参加冀鲁豫二专署财政干部训练班学习, 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2月随军南下,9月进入贵州省,先后任安顺专署粮食局会计、股长。1951年任专署机关党总支书记、地专机关党委副书记。1953年8月任安顺团地委书记。 1956年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副处长、处长。1978年5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83年5月任贵州省人防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王震 1933年生,原名金山,号辉峰,曾用名王珍,笔名有景阳岗等,斋名愚趣斋。阳谷镇刘海村人,中共党员。1960年春进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现
上海辞书出版社)做资料工作,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新闻史、出版史、民国人物、中国藏书史及中国地方志目录等学科和门类有较深的研究。发表杂文、知识小品、文史掌故二百余篇,人物传记、图书馆学等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编著有《中国十大出版家》《徐悲鸿》《艺术大师徐悲鸿》《徐悲鸿研究》《徐悲鸿在南洋》(合著)《徐悲鸿年谱》《徐悲鸿评集》《徐悲鸿的艺术世界》《
徐悲鸿艺术文集》《
徐悲鸿书信集》《汪亚尘艺术文集》《党政干部科技必读》(合著)《陆费逵年谱长编》等16个集子。系上海辞书学会会员、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会员、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理事兼理论研究部主任等。
魏学兴1933年11月生,阳谷镇鲁坊村人,中共党员,在长期从事通信卫星系统科研、生产开发过程中,取得丰硕丰果。其承担的科研项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多次被评为部、司、局先进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系
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
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董玉臣1935年2月生,阳谷镇东国村人。1951年7月参加
中国人民解放军,遂入华北军区第三十一步校学习。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初毕业留校,历任训练部射击教研室助教, 教员,主任教员。其间,荣立三等功2次,并出席学习文化积代会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1969年后,曾任某部营教导员,警备区教导队副队长,团参谋长等职。1974年后,任济南军区军政干校教研室副主任,学员大队大队长、军区体工队队长、步兵某师参谋长、军区军医学校副校长。由于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军区学习雷锋先进工作者, 并出席了军区表彰大会。1984年1月调任济南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1984年8月任参谋长。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系山东省第五届人代会代表。
刘均孔1935年7月生, 阳谷镇石海村人。1953年,由阳谷安乐镇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军。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公安总队文化教员、团政治处文化教员、 宣传干事、二十六军政治部、济南军区政治部新闻干事。1970年10月任解放军报社编辑,1988年任主任编辑,1993年任高级编辑。编著有《党员手册》《党支部书记六会》《党委建设探要》《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徐洪刚》《大潮竞风流》等。其中两次获全国优秀著作一等奖,徐洪刚事迹通讯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先后立三等功6次, 受奖励十多次。1961年授予中尉军衔。1988年授予大校军衔。1994年获
政府特殊津贴。
杨万峰1935年7月生,阳谷镇北关村人。自幼读书,1961年于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任教师。1987年起兼任校长钱伟长的办学参谋。依次晋升为电子科学副教授、教授。在电子、
电子计算机、仪表、自动化、高教研究、企业管理类全国性杂志和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专著有《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使用手册》《近代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分析》《彩色计算机应用》《钱伟长的高等教育思想》 5本书,约160万字。曾荣获国家部级一等奖1项,上海市市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省、市级二、三等奖4项,校级奖2项。系
上海市电子学会、仪表学会、计算机学会、高教学会会员。
乔振霞 1955年7月生, 女,阳谷镇北街人。自幼读书。在山东省艺术学院国画系读书时,曾受教于希宁、王企华、段谷凤等人。1979年毕业后,分配到阳谷县文化馆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阳谷县文化馆业务馆长、副研究员。致力于绘画艺术,尤对牡丹绘画有专门研究,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多次参加省内外展出,多次获奖。其《牡丹》在全国“芦葫杯”书画展中,获二等奖;《紫藤》入选《中国美术家书法家作品大汇》,并获铜奖。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阳谷县美术家协会主席、齐鲁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共聊城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张福存 1939年12月生, 阳谷镇东关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78年5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1年5月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国务院嘉奖, 李鹏总理亲自为其签发证书、 证章;由其编制、研发的自动化检索语言--《汉语主题词表》和国家“八五”期间城市地质灾害防御等科技攻关项目,均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从1986年始任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阳谷新闻网-中共阳谷县委宣传部主办.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