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泉人体
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
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
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
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
八会穴之筋会。
历代针灸医家将之列为要穴,亦与其主治有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
胆病者,善
太息,
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三
陷下者炙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此是治疗胆腑病症。阳陵泉又治筋病,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阳陵泉主之。”《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阳陵泉又治疗足
少阳经体表循行通络上的病变。
本穴取法,历代文献其说不一。《灵枢·本输篇》:“伸而得之。”是让患者将下肢伸直,然后取穴;《
针灸大成》:“蹲而取之。”是嘱病人取下蹲姿势再定穴;《
中国针灸学》:“坐,屈膝重足……取之。”本人从多年临床实践观察体会,以上方法对于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均不适宜。基原因
是易发生晕针及
弯针。我则采用
仰卧位或
侧卧位取穴,仰卧时对下肢微屈,在
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取之。这种方法取穴病人感到舒适耐久,不易发生晕针、弯针,并容易引起
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皮肤、
皮下组织、小腿
深筋膜、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皮肤由
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
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
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合(指
五输穴之
合穴)治内腑”,《灵枢·四时气篇》:“邪在腑 ,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清汁,肝与胆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因
湿热蕴结,入侵肝胆,
胆汁外溢;或
脾阳不运,湿热内阻,胆汁外溢;以及
肝郁气滞、
肝胆湿热、肝胆
实火等所引起的病证,都属本穴的治疗范围。
阳陵泉是筋之
会穴,为筋气
聚会之外。《
难经·四十五难》云:“
筋会阳陵泉”。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具有舒筋和壮筋的作用。
依其足少阳经的循行、
针感的走向和穴位的所在,循经取穴,本穴治疗本经经脉循行通络上的下肢、
髀枢、胁肋、颈项病,以及肝胆火旺,循经上扰的眼、耳、
头部病变。
《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
胁痛不能转侧,……”。肝与胆相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过季胁,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故循经取穴,取泻本穴治疗
气滞、
血瘀以及肝胆疾患引起的胁肋痛效果均佳。《杂病穴法歌》载有:”胁痛只须阳陵泉“。我在临床上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在下列三型的胁肋痛中主要运用阳陵泉穴治疗,尚可辅用其它腧穴。
湿热胁痛者多与今之胆囊炎有关。阳陵泉、
支沟泻之能和解少阳而
清热化湿。期门、日月是肝胆之气募集之处,泻之能疏利肝胆的气血。诸穴相任共达清热化湿、
疏肝利胆之效。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
深刺可达3.5-4.5寸,透阴陵泉(注意从胫骨后方刺,避免
骨折),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
针灸大成》:主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
肩关节周围炎 有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