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西班牙中部的文化遗产
阿兰胡埃斯城位于西班牙中部,位于马德里以南,沿N-IV公路行驶47公里处,它是一个复杂关系的实体:在自然和人活动之间,在弯曲的水道和几何学风景之间设计,在乡村和都市之间,在森林风景和细软调节堂皇大楼建筑之间。复杂设计的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从多种来源派生来,标明在风景的发展内的一个初期的舞台设计。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Aranjuez Cultural Landscape)
入选时间:200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v)
地理位置:N40 02 11.220 W03 36 33.624
遗产编号:1044
遗产描述:
阿兰胡埃斯小城属于西班牙中部马德里自治区的马德里省,位于马德里以南48公里处,濒临塔霍河畔,曾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夏宫。由于历史上伊比利亚半岛曾被阿拉伯人占领统治过很长时间,故而此地充满异域风情。
阿兰胡埃斯皇家宫殿由菲利普二世国王始建于1561年,作为王室的夏季行宫。之后的卡洛斯三世和四世分别修建了王宫的两翼和“王子花园”以及“农夫之家”。
阿兰胡埃斯王宫的正面充满东方风情,阿兰胡埃斯的花园设计独具匠心,王子花园中还有一座法鲁阿斯博物馆。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是西班牙中部最和谐的文化景观。
2001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v),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i):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代表了多种文化影响的汇集,创造了对该领域进一步发展具有形成性影响的文化景观。
遴选依据标准(iv):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的复杂设计源于多种来源,标志着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开创性阶段。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体现了许多复杂的关系,例如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蜿蜒水道与呈现几何形态的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森林环境和当地富丽堂皇的精美建筑之间的关系。300年来,西班牙王室对于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倾注了许多精力,使得它向世人展示着奇妙的变化。我们不仅能看到人道主义和政治集权的观念,而且可以领略到公元18世纪建造的法国式巴洛克花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以及启蒙运动时期伴随着植物种植和牲畜饲养所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活方式。
简介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体现了许多复杂的关系,比如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蜿蜒水道与呈现几何形态的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森林环境和当地富丽堂皇的精美建筑之间的关系。数百年来,西班牙王室对于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倾注了许多精力,使得它向世人展示着奇妙的变化。我们不仅能看到人道主义和政治集权的观念,而且可以领略到公元18世纪建造的法国式巴洛克花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以及启蒙运动时期伴随着植物种植和牲畜饲养所发展起来的城市生活方式。
阿兰胡埃斯小镇
阿兰胡埃斯天主教双王——伊莎贝尔和费尔南多“出逃”之处。18世纪时,波旁王朝的国王菲利佩五世将宫廷中心移到阿兰胡埃斯,卡洛斯三世和四世分别修建了王宫的两翼和“王子花园”以及“农夫之家”。
阿兰胡埃斯宫的正面充满东方风情,中国殿和阿拉伯殿是主要的游览景点。阿兰胡埃斯的花园设计独具匠心。岛屿花园的花草、雕像与喷泉相映成趣。王子花园反映了西班牙国王想把西班牙中部和海洋联系在一起的梦想。王子花园中还有一座法鲁阿斯博物馆。
地理简介
历史渊源
巴西东北部城市奥林达曾显赫一时,在十六世纪征服巴西的葡萄牙殖民者眼里,这儿曾是非常迷人的地方。该城的奠基者葡萄牙人在第一次看到这块地方时就曾惊叹:“Oh,Linda(哦,美丽的地方),一块多好的城址!”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由此而得名。阿兰胡埃斯奠基于1537年,不久便成为吸引富有的种植园奴隶主的磁石,他们在半山坡上修建了华丽的住宅,以躲避内陆平原上令人窒息的酷暑炎热。这里建起了教堂和修道院。繁荣的甘蔗贸易和奴隶买卖所必不可少的商业设施也已初具规模。观光客从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出发,驱车经过七公里的围建区,在地平线上已看不到八个面向海洋连绵起伏的荒山坡了,只有在他们发现了阿兰胡埃斯的“古城”风貌时,他们才会意识到在喧闹的累西腓的门槛边还有这么一块宁静的福地,然后他们就将去倾听棕榈树,屋顶和钟楼的对话,欣赏古老的城墙和绚丽的自然、灿烂的阳光和蔚蓝的大海所形成的绝妙的对照。只有在那时,他们才会像昔日的葡萄牙探险家那样,惊叹一声:“噢,多么美丽的地方……”他们会见到这昔日为巴西甘蔗贸易之都的古城中那幸存的几座南美最杰出的殖民期建筑。
所属地区
西班牙阿兰胡埃斯城位于西班牙中部,阿兰胡埃斯描述完全不同的文化影响的一同来创造一个文化景观, 那对在这个领域方面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有形成的影响。 复杂的设计的阿兰胡埃斯的文化景观, 从多种来源派生来,标明在风景的发展内的一个初期的舞台设计。
每年5-10月开行的草莓列车,从马德里出发,沿19世纪修建的铁路行驶,行驶到阿兰胡埃斯只需要不到1小时,沿途的乡村景色非常迷人。
建筑风格
阿兰胡埃斯古城的世俗建筑富有新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风格。古城的宗教建筑众多,有格拉卡教堂、胡安·巴蒂斯塔教堂、多卡尔莫教堂、内维斯教堂、圣本托教堂等。这些教堂均建于公元十六到十八世纪,内部装饰华丽,绘画精美,表现了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古城靠近大海,地势较高,对防守非常有利,同外部联系也非常方便。古城内的主建筑之间相互连接;街道曲曲折折,随地形变化而自然起伏;由此而在街道汇合处和教堂前的空地上形成众多的小广场。古老的建筑群掩映在繁密的棕榈树之中,让这座城市愈发显得婀娜多姿。 阿兰胡埃斯古城内最有名的宗教建筑是主教教堂,它包括三座大殿。格拉卡教堂是十六到十七世纪兴建的,胡安·巴蒂斯塔教堂是十七世纪建造的,内维斯教堂、多卡尔莫教堂和圣本托教堂都是18世纪修建的。这些教堂的相同点是内部装饰豪华壮丽,绘画精美,具有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这是欧洲基督教艺术在南美洲地区的具体展现。现存的古代民用建筑中有很多修建于十七到十九世纪。建造于二十世纪初的民用建筑则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或新古典主义风格。
现状
幸运的是,当巴西政府于1937年首次采取措施以拯救奥林达的遗产时,为时尚不算太晚。1962、1973、1975和1980年制定的一系列明智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均于1983年3月21日宣告圆满完成,阿兰胡埃斯市和遗址列入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这巴西东北部的睡美人开始进入再度繁荣的时期。阿兰胡埃斯有许多值得赞美的地方:加尔默罗会教堂外观庄严肃穆;墙面色彩柔和、带有摩尔式阳台的优美房舍散发着乡土气息;圣贝内迪克托和圣弗朗西斯隐修院巴罗克风格严谨,其内部装修、木质陈设极其华贵,湿壁画以及瓷砖的装饰图案均出人意料地融宗教题材与世俗题材于一炉。如果不去里贝拉市场一游,那么,到该市游览参观就算不上完满。市场上的泥塑木雕及绘画作品所描绘的景象,让人追忆起昔日曾在这里被作为奴隶买卖的人们。而假如没有那些热带花卉。没有那些常绿林木——棕榈和椰子、芒果和广酸枣、樟树和面包果、凤凰木和香蕉树,阿兰胡埃斯也就不成其为奥林达了。 有时,睡美人也会从她那适应了热带气候的麻木中苏醒过来,一展芳姿。在狂欢节、宗教节期和圣诞节来临时,这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在纪念圣安乐尼、圣弗朗西斯和圣心节举行的游行队伍中,人们穿着内闪发亮的服装,踩着激昂的鼓点,那场面的热烈,散发着旧时的光辉、昔日的风韵,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在巴西,人们往往会把阿兰胡埃斯和欧鲁普雷图相提并论,这两颗“古典”建筑的明珠如今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欧鲁普雷图是18世纪“黄金时期”之首府,孤零零地坐落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内地山区。它仿佛是一颗刚从荒芜的山顶上开采出来的宝石,朴实无华而又气度不凡。而阿兰胡埃斯则是“甘蔗时期”的首府,巴西东北部盛开的花朵,仿佛是用浸透了甘蔗汁的泥土塑成的花冠,星星点点撒落在阳光明媚的山坡上,随着大海的节奏婆娑起舞。
历史简介
1612年,巴西已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蔗糖出口国,仅在阿兰胡埃斯就拥有100多家制糖厂,两倍于首都萨尔瓦多的同类工厂。然而,东北部的繁荣引燃了其他地方的炉火,而且荷兰又占领了后来的伯南布哥省。阿兰胡埃斯的命运就在被荷兰占领的短时期(1630~1654年)内决定了。起初新来的殖民者是想使阿兰胡埃斯现代化,让它变成一个堪与累西腓媲美的港口。但遭到了人们的反抗,于是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为了报复,他们于1631年在奥林发动了大屠杀,并燃起一把大火,于是,十六世纪建造的大量住宅、教堂和修道院等殖民期建筑奇葩统统葬身火海。1654年,葡萄牙人再次统治巴西,此时正是累西腓作为一个贸易中心和一个大都市蓬勃发展的时期。阿兰胡埃斯富有的土地所有者也因此而受到鼓舞,开始重建他们的城市。他们竟相攀比,看谁修建的住宅更豪华,以致后来都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住在阿兰胡埃斯,赛过寝王宫。”不过,累西腓的商业巨头与奥林达的甘蔗大王之间的竞争引发了1710—1711年的内战,而且以累西腓的胜利而告终。这次政治上的打击发生在阿兰胡埃斯的大部分建筑遗产业已建成的时刻。所幸者,该城在经济上的衰退异常缓慢,甘蔗大王因而可以完成他们业已动工的建筑。
文化传承
如果说阿兰胡埃斯需要一个保护天使,那“午睡神女”当是最合适的人选。倒不是因为那连鸟儿都懒得歌唱的悄无人声的街道、宁静的花园以及巨大建筑物投下的阴影都散发出阵阵睡意,而是因为那长达一个世纪的沉睡已使她摆脱了嘈杂、狂乱的外部世界的干扰,也使她免除了财产投机和漫无节制的城市发展,而邻近的累西腓及其他许多古老的殖民地城镇却因为无可幸免而发展成了枯燥乏味的现代都市,遗忘了自己的过去。 有好几位求婚者都曾试图唤醒这位睡美人,如本世纪初的一些大学生;被其游客稀少的海滩吸引而来的度假者;梦想着把它变成磷酸盐生产中心的地质学家。但他们全都失败了,因为他们不明白,只有热爱她的过去的情人的吻才能创造出这种奇迹来。如果说阿兰胡埃斯在靠它的遗产生存,那并不是说它因此而就是一座死气沉沉或凝固不变的城市。手工艺、文化和旅游业是其朝气勃勃的20多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阿兰胡埃斯可以把不知何人随意涂抹在加尔默罗广场古老城墙上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那就是:怀旧,是为了未来。
艺术瑰宝
尽管阿兰胡埃斯暂时失势,但却一变而成了重要的宗教中心。1678至1823年间,这里曾是大主教教区所在地,其神学院、修道院和学校成了巴西北部宗教活动的发祥地。有两个重大事件(阿泽雷多·科蒂尼奥主教于十八世纪末开始的宗教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几年后创办的法学院)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阿兰胡埃斯成了“巴西的科英布拉”,当然,其中不无某种夸张的成分。希望到阿兰胡埃斯的教堂和修道院来一饱眼福,欣赏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奇珍异宝的观光者们可能会失望而归。除有一小部分珍宝已陈列于市博物馆外,大部分业已神秘地消失,可能已由其原主收(由于缺少银行,富有的家族曾将其贵重物品委托教堂保管)。 阿兰胡埃斯在历史上也是危机频仍,从而给有计划地偷盗异珍奇宝、绘画、家具、书刊甚至瓷砖开了方便之门。在1760年耶稣会被驱逐出境至加尔默罗会隐修院由于无人管理而于本世纪倒塌期间,偷盗抢掠破坏之例可谓不胜枚举。有位修道院院长竟把仁慈的圣母玛丽娅雕像搬下基座换钱以饱私囊了。尽管如此,阿兰胡埃斯遭受损失的原因主要还不在于其上层人物的背信弃义、教士牧师的玩忽职守以及偷盗抢掠或年久失修,而在于本世纪初草率进行的修缮,其中包括1911年为大教堂进行的改建工程,以及1907年奉教长之命拆除加尔默罗会隐修院的残余部分。
参考资料
Aranjuez Cultural Landscape./whc.unesco.org/en/list/1044.
世界文化遗产——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www.71.cn/2014/1113/788023_2.shtml.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6 08:36
目录
概述
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