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卿山,又称玛积雪山,藏语意为“祖父大玛神之山”。在青海省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省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东段中支。西北—东南走向。黄河绕流东南侧。长约200km,宽60km。海拔4000~5000m。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m,终年积雪,多冰川。富珍贵野生动物和矿藏。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北起于东经98°43′与长石头山分界处,东南止于东经101°51′。甘、青两省交界处,长350公里,宽约50~60公里。阿尼玛卿山为华力西期褶皱所成,经
喜马拉雅运动再抬升。山势最高部分位于玛沁县西部,北西-南东走向,称玛积雪山,有海拔超过5000米之高峰18座,发育现代冰川30条。最高峰藏名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
地质地貌
阿尼玛卿山在地质上属于晚古生代,受第三纪末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与青藏高原之隆起而形成。其岩石大多为二迭纪、三迭纪砂岩,夹有石灰纪地层与
花岗岩入体,故山势极为雄伟。
气候特点
这里属
大陆性气候,天气变化无常,有时一日数变,风雪冰雹交替降临。据实测,每年4月底以前为狂风大雪主宰,6月初以后至8月末以前,一则阴雨连绵,雪雹齐全,时而还伴有龙卷风,日降水量10毫米左右的情形往往持续20天以上。一年中最低气温为1月份,峰顶气温可达-50℃以下。而每年4月底至6月初和9月、10月两月,主峰最低气温为-30℃。全年以西北风和东北风最盛,西风也较多。2、3、4月风最大,又以3月为最。风速在17米/秒以上的大风常常连续15天以上。海拔4700米的地方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
水文特征
阿尼玛卿山区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大小冰川40余条,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冰川
融水分别汇入黄河支流切木曲等水系。
自然资源
阿尼玛卿山冰峰雄峙,地形复杂,资源丰富,气候多变,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显著。山体海拔3200~3600米处一般为
山地针叶林,3600~4000米处为亚高山灌丛草甸,40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盛产冬虫草、贝母、大黄、 黄芪、羌活等名贵药材。玛积雪山山麓海拔4600~4700米多沼泽化草甸,4800米以上为高山垫状植物。有白唇鹿、雪豹、雪鸡等珍贵动物。
名字意义
阿尼玛卿雪山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而且各种传说更给它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
“阿尼”藏语意为先祖老翁,并含有美丽心房、幸福或博大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当地藏族认为阿尼玛卿雪峰是“博卡瓦间贡”的二十一座神圣雪山中一座,是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中排行第四位的斯巴侨贝拉格,是主宰山河大地威力无比,神通广大的山神。
藏族对神深信不疑,阿尼玛卿峰有如此大的神威,自然成为朝拜之地,每逢藏历的“羊年”或者神门(尼果)、雪门,岗果隔开之年,朝拜的人们携带简单的行装、灶具和食物,绕山朝拜一周,尽了虔诚膜拜之心意,达到消除罪孽,灵魂升天的目的。绕山一周,徒步一般要花七八天时间,沿途条件很艰苦。
神山传说
阿尼玛卿是一座神山,是昆仑山系支脉,和西藏的
冈仁波齐、云南的
梅里雪山和
玉树的
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阿尼玛卿雪山的神灵转自阿尼玛卿大藏文书中意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阿尼”是安多藏语的译音,意为先祖老翁,也含有美丽、幸福或博大无畏等意;“玛卿”的意思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藏族人民称阿尼玛卿为“博卡瓦间贡”,即开天辟地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人民信仰的二十一座神雪山中,排行第四,被称为斯巴侨贝拉格,专掌安多地区的山河浮沉和沧桑之变,是藏族的救护者。传说阿尼玛卿山神是活山神
沃德的第四个儿子,沃德为了拯救藏区百姓,使他们解脱灾难,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派老四到安多消灭妖魔,降伏猛兽,惩办坏人,使百姓过上幸福祥和的日子,后来老四与其父沃德巩甲相会时,修建的九层白玉琼楼变成了阿尼玛卿山神。
“格萨尔王传”史诗称阿尼玛卿山神是“战神大王”,说他是史诗主人公格萨尔所在的神山。在搜集到的一个异文分部本《英雄诞生》中还说:格萨尔是阿尼玛卿山神与龙女果萨拉姆梦合而生。与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求其保佑,安多藏区百姓至今还对其虔心供奉,顶礼膜拜。在青海藏区,经常可以看到阿尼玛卿山神的画像,山神白盔、白甲、白袍,胯下白马,手执银枪,他武艺超群,降魔济贫,拥有无穷的智慧。阿尼玛卿峰有如此大的神威,自然成为朝拜之地。遇到灾难,他们总要呼唤阿尼玛卿,盼望法力无边的山神伸以援手。佳节时分,人们拿出柏香、炒面、
酥油,给山神煨桑敬礼。
每逢藏历的“羊年”或者神门(尼果)、雪门(岗果)隔开之年,朝拜的人们携带简单的行装、灶具和食物,顶风冒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绕山朝拜一周,才算尽了虔诚膜拜之心意,达到消除罪孽,灵魂升天的目的,绕山一周,徒步一般要花七八天时间,沿途条件很艰苦,没有顽强的体力和毅力是难以支持下来的。
主要景点
阿尼玛卿雪山又称玛积雪山,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境内,距自治州州府大武镇80公里,距西宁521公里。阿尼玛卿雪山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这里有成片成片的松、柏、桦、杉、黑刺等林木,林间栖息有白唇鹿、獐、雪豹、黄羊、岩羊、雪鸡等数十种
珍稀野生动物,盛产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等名贵药材。
阿尼玛卿雪山迷人的传说使它具有神圣、神秘、神奇的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座著名神山,被藏族人民奉为开天辟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河源国际猎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距县城40公里,是中国国家林业部于1996年批准的国际狩猎场。猎场面积37万公顷。有黑海乡、扎陵湖乡、黑河乡三个猎区,猎场四周高山环抱,宛若屏障,中部平坦开阔,境内湖泊星罗棋布,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沼泽草甸为主。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有藏野驴、藏原羚、岩羊、雪鸡等。可供狩猎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充足,是中国较为理想的狩猎场之一。
星宿海位于玛多县西北20公里,距西宁510公里。黄河进入星宿海盆地,河水漫流,在地势稍低处积水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海子和水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只有几平方米,他们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宛如天上的繁星降落到这里,故称星宿海,又如孔雀展屏,因此当地藏族把星宿海叫作“玛洋”,意思是“孔雀滩”。水泊、海子周围是如茵的草原,风光秀丽。
扎陵湖、鄂陵湖位于玛多县西北30公里,是黄河流域两个最大的淡水湖。黄河流经星宿海后,从扎陵湖西南隅流入,自东南隅流出,注入鄂陵湖,两个湖泊像是牵手并肩、亭亭玉立于黄河源头的姐妹,所以,人们称这两个湖为“黄河源头姊妹湖”。
扎陵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的长湖”,因其水色略呈乳白色而得名。鄂陵湖,藏语意为“青色的长湖”。两湖中间有多处鸟岛,栖息有天鹅、斑头雁、赤麻鸭、棕头鸥、褐背地鸭等多种鸟类,是小于青海湖鸟岛的又一个鸟的王国。两湖之间的措哇尕什则山,海拔4610米,山顶建有黄河源牛头铜碑一座,上有胡耀邦同志和十世班禅大师分别用汉、藏文题写的“黄河源头”四个大字,碑式别致。自山顶四望,群山环抱,扎陵湖、鄂陵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山下宽阔的草地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寺院,名措哇尕什则多卡寺。扎陵湖畔建有藏王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的行宫,更为此地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旅游景观。
年保玉则,又名果洛山,距县城40公里。相传为果洛藏族的发祥地,是藏族群众尊崇的一座神山。年保玉则由许多高耸险峻的山峰组成主峰海拔5369米。山东南侧分布有以松柏、冷杉为主的原始森林。峡谷莽林中常有雪豹、棕熊、猞猁等野兽出没。山脚广阔的草原上,有两个十分美丽的湖泊,南面的是“妖女湖”。西北面的叫“仙女湖”,面积10多平方公里,三面群山环抱。
仙女湖畔东南屹立着一块巨石,上面有一条深深的石痕直通湖内,传说是年保玉则山神的三女儿幻化成人,与果洛藏族祖先成婚的历史遗迹。年保玉则的天气变幻莫测,即使在盛夏,一天之内也会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白玉寺,位于白玉乡达日塘,始建于1857年,占地面积达千余亩,系四川省白玉县白玉寺的子寺,是青海、四川、甘肃三省边界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寺院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主要建筑有经堂7座,佛殿3座,灵塔3座,大型转经房8座及僧舍等,有僧众千余人。
白玉寺每年举行佛事活动8次,其规模与场面,以藏历3月1日至3月10日的“白玉十日”为最,有晒大佛、跳欠、演藏戏等活动,届时有青海、川西、甘南藏区群众及游客聚集,场面宏大,庄严、隆重而热烈。
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因保护区内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头而得名。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区域包括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区的全境,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的泽库和河南两县及海西州格尔木市所属的唐古拉山乡。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境内,东昆仑山系及其支脉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和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在这些高大山脉的雪线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发育有规模较大的现代冰川,众多的积雪、冰川融化形成的涓涓细流,汇集成了哺育中华民族、孕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在辽阔的自然保护区内,除上述的名山大川外,高山草甸,广袤的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泊,茂密的森林,复杂独特的地貌,使高原特有的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初步统计有高等植物近千种,其中乔灌木80余种,优良牧草70余种,兽类76种,鸟类147种,两栖爬行动物及鱼类48种,昆虫和菌类近万种,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及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保护区原始粗犷、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是中国已知最大的集环保、科研和旅游为一体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是东西方文化融汇的地方,著名的唐蕃古道为三江源文化增添了异彩。唐蕃古道旅游线上的黄河第一桥、星宿海、巴颜喀拉山口、通天河、三江源纪念碑、
唐僧晒经台、新寨嘛呢石堆、结古寺、文成公主庙、勒巴沟石刻(隆宝滩保护区)、天葬台、玉树藏族风情、阿尼玛卿雪山,呈现给游客青海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攀登历史
1949年另一美国人测量玛卿海拔高度,为6282米,是世界最高峰。这期间还有一些勘查队来此,然而都无功而返。
1960年6月,北京地质学院登山队11人沿东北坡首次登上阿尼玛卿2峰。玛卿才逐渐被人认知。
1981年5月,日本新泻上越登山队8人沿东南山脊登上主峰——玛卿岗日。
1994年7月-8月,
北京青年登山队攀登
阿尼玛卿峰,因天气原因,在登顶后下撤中,队长汪晓征不幸遇难。
1996年7月-8月,
清华大学山野协会4人成功登顶。
1996年8月1日,北京大学登山队5人登上阿尼玛卿峰。
2004年7月,
青海省登山协会带台湾队攀登阿尼玛卿峰未成功。
2005年10月,青海省登山协会带深圳登山队攀登未成功。
2015年8月,北京大学山鹰社骆驼登山队14名在校生全员登顶主峰玛卿岗日,终结了这座山峰近20年无人登顶的记录。
201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自游人协会登山队16人成功登顶主峰玛卿岗日。
2016年7月28日,北京工业大学峻野登山协会11名队员2016年首次登顶神山阿尼玛卿主峰——玛卿岗日。
2016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登山队19人登顶主峰玛卿岗日,创登顶人数之最。
2017年8月,成都岩羊户外俱乐部首次从南坡转南山脊路线登顶主峰玛卿岗日。
科学研究
2022年9月17日,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空气象探测大型无人机从红原机场腾空而起,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阿尼玛卿雪山7500米高空成功下投12枚探空仪,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气微波综合廓线仪一起,实现对青藏高原大气垂直和下垫面“扫描”。中国高空大型无人机高原气象观测试验首飞作业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