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试验是鉴别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syndrome,
SSS)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法操作简便,安全,临床仍在广泛使用。首先描计
心电图作为对照,然后静注阿托品1.5-2mg,注射后即刻1、2、3、5、10、15、20min分别描计一次Ⅱ导联心电图。
用于
窦房结功能测定:如
窦性心律不能增快到90次/分和(或)出现窦房阻滞、交界区性
心律、
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阳性;如窦性心律大于90次/分为阴性,多为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
不同剂量的阿托品对心脏的影响不同。小剂量阿托品可兴奋迷走神经,减慢
窦性心率,
P波减低,出现交界性逸搏或交界性逸搏心律,T波增高。大剂量阿托品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
抑制作用,使窦性频率加快,P波增高,T波降低等心电图改变。
1、阿托品0.02mg-0.04mg/kg,一般取0.03mg/kg,临床应用中一般不超过2毫克,溶于
生理盐水2-5ml中,
静脉注射,1min内注射完毕,记录5min内最快窦性心率。
2、记录1、2、3、4、5、10、15和20min II导联体表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ph,
ECG)、观察窦性心率变化情况。
1、辅助诊断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窦缓患者,如怀疑病窦,用药如窦性心律未增至90次/分,提示本病。
2、判断P-R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P-R间期延长,可能是由于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也可能是
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前者注射阿托品后,P-R间期明显缩短,后者则
无变化。
3、鉴别
窦性心动过缓与2:1窦房阻滞。注射阿托品后,窦缓心率仅为加速,而2:1窦房阻滞的心率成倍增加。
6、
预激综合症合并
心肌梗塞或束支传导阻滞时,后两种情况可以被掩盖,注射阿托品后能够显示心肌梗塞或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用量超过5mg时,即产生中毒,但死亡者不多,因
中毒量(5~10mg)与
致死量(80~130mg)相距甚远。急救口服阿托品中毒者可洗胃、导泻,以清除未吸收的阿托品。兴奋过于强烈时可用短效
巴比妥类或
水合氯醛。
呼吸抑制时用
尼可刹米。另外可
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g,每15分钟1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缓解为止。
阿托品中毒可选用新斯的明或
毛果芸香碱作为对抗剂。新斯的明具有拟
胆碱作用,可使心率减慢,腺体分泌增加,用量为0.02mg/(kg·次),15~20min用药1次直至口干消失为止。毛果芸香碱是节后
拟胆碱药,可使腺体分泌增加,对严重阿托品中毒用5~10mg/次,15~30min用药1次,直至口腔潮湿为止。在应用上述两药时,切勿过量,对老年人及心功不全者尤其应谨慎,以防
心律失常。青光眼
忌用。在抢救阿托品中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斯的明和毛果芸香碱进入
血脑屏障的作用不理想,应特别注意
中枢神经兴奋症状,及时给予镇静。同时也要注意新斯的明用量过大而出现药物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是先兴奋后麻痹,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毛果芸香碱用量过大,出现
烟碱样作用及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可有
头痛、
眩晕、神经错乱等,应与阿托品中毒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