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
评论家、美学家
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通过
移步换景的方法,形象地描写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写了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
吴功正(1943~)笔名吴文、埝任等。1943年10月出生,
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作家,文艺
评论家。1967年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年9月至1967年7月在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67年7月至1968年8月,因“
文化大革命”在校教书;1968年8月至1970年8月在乡下劳动,跟
贫下中农“三同”;1970年8月至1976年12月在
如皋师范学校教书;1976年12月至1982年12月在
南通师院中文系教书;1982年12月调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任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师,南通师专中文系教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主编,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当代文艺评论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
国务院颁发的
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主要研究
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断代美学史。主要作品有《
小说美学》《明清短篇小说概论》《
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古文鉴赏集成》《
六朝园林》《六朝文学》《六朝美学史》《
唐代美学史》《古今名作鉴赏集粹》《中国文学美史》《山水诗注析》等。
原文
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
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把它作为合唱的歌曲。”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
高山青》。”这首歌在大陆曾风靡一时,至今仍在传唱。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荡起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未必是说看那“美如水”的“
阿里山姑娘”。从
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
嘉义,然后改乘
森林小火车进山。小火车车头和车厢均着红色,在葱郁如染的乱山丛中显得分外醒目。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见到。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还
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这条铁道和
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登山铁道,
秘鲁安第斯山铁道,并称世界三大登山铁道。阿里山海拔2 274米。这条登山铁道全长近72公里,途中有49个隧道,80座桥梁,堪称“云端铁道”。穿过莽莽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那也是一个
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间有一种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不到
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我自小练过脚板,如今抬腿一二十里也是寻常事。但是,陪同的台湾学者却不能都这样。加之一般车辆不让进山,这时便有人上来揽生意了。他们是山区的森林救护队,职责是救护在野林子里迷失的游客,现在却
私下里搞“创收”。为避开进山的门卫检查,救护队让我们徒步穿过进口处,他们把车子停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然后,把我们送到深山更深处。
峰回路转,
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叫
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殉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偶有
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
青苔染绿,茸茸的、
毛毛的、濛濛的。这是
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它的树龄大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就在我抵台的前几周,一声
焦雷,从神木贯顶而下,一劈为三,中间
全成枯焦。两段横卧地上,一段还站着。即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钢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神木依然
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山中人少树多,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选入
《阿里山纪行》被选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 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 学习游记采用
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
阿里山的风光。
3. 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4. 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引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体会课文的移步换景和融情于景手法。
课前学习:
自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阿里山。
第一块:
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学生交流、思考与运用。
2、播放歌曲《高山青》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发言。
3、组织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一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学生朗读、感受。
第二块:
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线路,说说课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法)。学生圈画、思考并发言。
2、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结合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一”。学生思考、发言。
第三块:
语文活动(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合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对本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几条建议。学生讨论、交流。
第四块:
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完成《阿里山纪行》的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2、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
课前学习:选择阅读一些写景的文章。
课堂学习
第一块:
品位语言(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结合“探究·练习二”)
1、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学生圈画、思交流。
2、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学生朗读、交流。
第二块:
比较阅读(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四单元《天池》、《镜泊湖》,与课文比较在写山中水潭时有什么异同? 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并交流。
2、作者在游览时的心情有何异同,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第三块:
评价质疑
第四块:
布置作业
请你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有关阿里山的资料,选择一个或几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游美丽的阿里山。
教学设想
本文作者吴功正是当代作家、文艺
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些台湾学者之邀,赴台讲学,期间,他游览了著名的阿里山,并为之陶醉,回大陆后写下此文。文章文质兼美,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移步换景”的写法,故在教学中作简单处理,把主要精力放在品评、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上,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认识祖国的壮美山河,品味作者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按游踪顺序,移步换景的写法;
2、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高山青》,营造学习氛围。
导入
品评《高山青》的意境,引出“阿里山”,导入本课。
第一板块 听读课文 发现思路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阿里山的美景。多媒体播放歌曲《高山青》
教师故意读错“桧”字。(如此美文,本不该读错,但为了引起同学注意字词,忍痛为之,且选择了文末的学生易读错且又便于发现错误的词。)
学习词语。
(多媒体展示) 应注意的词语
一泓 静谧 红桧 风靡一时
溢出 孕生 山岚 幢顶
理清思路。
教师提示方法:从文题看是“纪行”, 可以找出作者的“行踪”。
作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步步把读者带进迷人的阿里山,带到阿里山的灵魂——神木。
学生跳读全文,找作者“行踪”,然后回答。
第二板块 赏读美文 发现妙处
学生讨论、交流
找出文中描写阿里山景色的段落,分别朗读。
板书
深山水潭 清澈
原始林区 宁静
木桧林海 神奇
反复诵读、想像、品味美文、美景。
1、一同学读文章,同桌闭目想像阿里山美景;
2、欣赏阿里山风光图片,回味文中描写的阿里山美景,品味作者用词及语言美。
通过以上诵读、品味,学生摘抄优美语句
体会语言特色并用固定格式说明原因。这里准备一些例句,用以启发学生并提供比较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深化认识。
这一句用 (的方法)描写(展示、突出、表现等)了……
有节奏感
引用、化用——古典气息
第二板块 赏读美文
发现妙处
多媒体配乐
第三板块 仿写练习 总结升华
用自己摘抄的句子的形式与方法仿写。
用自己摘抄的句子的形式与方法仿写,然后交流、诵读。
总结(在乐曲《高山青》中进行)
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具体体现在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和音节美等四个方面,同时作者托物抒情、融情于景,又充分展示了情韵美。我们读这篇文章,会感到其声音和婉宽舒、柔美,从中可以体会作者的欢乐、爱慕之情。
作业
课外搜集阿里山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深山水潭 清澈
原始林区 宁静
木桧林海 神奇
阿里山纪行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会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