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瑞英,女,汉族,1932年5月出生,江苏常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陆瑞英,1932年农历五月初九出生于白茆乡塘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那年,日本侵略军到白茆扫荡,将她家的房屋烧光。不久,父母离异,孤苦伶仃的陆瑞英由祖母顾妙和照看。8岁时曾短暂上过半年私塾,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纺纱放羊,贴补家用。在枯燥单调的纺纱过程中,陆瑞英随祖母学会了很多
山歌,听到了很多民间
故事。13岁时,就跟随同村的伯伯叔叔们到外村打短工下田干活,又在更粗犷的风气下领受了喊
山歌等多样民间艺术。她天性聪颖,
山歌、
故事一学就会,而且她又真心喜爱这些东西,时时留心请教学习,加上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使她年纪轻轻就脱颖而出,多次作为本乡歌手代表在对歌活动中大显身手,赢得了“金嗓子”的美誉。
江南解放后,陆瑞英通过上
民校、
夜校和工农速成中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她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做保健员。村里、乡里的唱
山歌活动,她是领头人,常常被派到水利工地或突击生产劳动的地方去唱山歌、鼓干劲。有一次,外地两位歌手慕名前来对歌,陆瑞英和万祖祥(人称“小生
喉咙”,时任乡长)搭档出场。对了半天,来客肚里的
山歌似将告罄,陆瑞英、万祖祥轻松自在,好像才唱开头。休息时,来客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个人肚里有多少
山歌,谁也说不清;他们又会立地编山歌,见啥唱啥,是唱不完的。两位客人当即告辞。
“大跃进”民歌运动时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门组织了一个团队对白茆乡的
山歌进行调研,在当时出版的《白茆公社新民歌调查》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陆瑞英编创的《练泾塘》等新歌,和当时流行的一些豪言壮语新民歌很不一样。
1959年9月,白茆乡再次举行大规模的对歌活动,来自
北京、
上海、
南京、
苏州、常熟等地的民间文艺家、音乐家、
诗人都参与观摩。万祖祥、陆瑞英等在河中心“指挥船”上用
山歌开场,并用山歌指挥调度。对歌活动非常热烈,直到夜深,指挥船上扩音喇叭响起送客的
山歌,听众才依依散去。陆瑞英为操办
山歌会,一连忙碌了几天。对歌会上,既参与指挥,又抽身参加对歌。第二天,陆瑞英早晨起来,突然发觉
喉咙发不出声音了,经过治疗,慢慢可以讲话了,但声音低哑,再也不能放开喉咙唱
山歌了。
陆瑞英虽然失去了歌喉,但丢不下
山歌,自己不能高唱了,就组织别人唱,教别人唱。但在“文革”时期,她因此被强加了唱
黄色歌谣、讲黄色
故事的罪名,连团支部书记职务也被撤销了。但她仍然在荒郊野地里向热爱
山歌的青年们传授技艺,她的徒弟孙妙林等,现在都是白茆山歌活动中的骨干。
陆瑞英无法歌唱了,却讲起了
故事,时常讲给小伙伴、大伙伴们听,慢慢地,她讲故事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如今,她更是自觉地把讲
故事当作一种乐趣和事业了,经常“以故事引故事”、“以故事换故事”;而且她还有创编故事的特殊本领,尤其擅长搜集身边真实事例,创编成家庭伦理教育故事。
1986年8月,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在
苏州市联合召开了“陆瑞英民间
故事学术讨论会”,会后,《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季刊》和《苏州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等,先后采用了会上印出的多篇故事。陆瑞英还应邀参加白茆镇和常熟、
北京等地的研讨、评奖等活动,她讲的《住陆搭》、《刘猛将》等
故事先后获奖。常熟市广播电台选了100多个
故事录音,从2002年3月到2003年3月,一年内每周定时播出。白茆镇中小学、离退休老年活动中心搞活动,都请她去讲
故事。
1993年,常熟人民广播电台开设《陆瑞英讲
故事》专栏,历时1年,共讲故事100篇。
1994年,陆瑞英为
波司登集团公司讲
故事1个月共60多篇。并有《住哪里》、《刘猛将》参加全国
故事赛获奖。
2005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把陆瑞英288篇
故事和歌谣500多首作了整理归纳,准备于2006年正式出版包括论文达40万字的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
几十年来,陆瑞英为抢救和保护当地
民间文化遗产尽心尽力,为丰富我国
民间文化宝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民间文艺家中的杰出代表。
人物成就
陆瑞英擅长风俗山歌、生活山歌、劳动山歌、四句头山歌等,掌握着数以千计、原汁原味的传统山歌和民间故事。其嗓音清脆甜美,曲调细腻委婉。1958年,江苏省文化厅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家到白茆收集整理白茆山歌,她积极配合,发起新民歌运动,并组织山歌队把山歌唱到了田间,融入了生产。代表作品有:对唱《啥个圆圆在中天》、独唱《唱一声山歌稻发棵》《看嫁妆》等。
2022年5月,在2021年度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评估活动中,以82.33专家评分获合格等级,并予以公示(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