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又称为
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
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
意识
民俗既是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
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
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而望
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
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
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
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
古代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民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
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
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
文化人类学、
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
亲缘关系,如
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
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
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
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
文化遗产学学科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
民族学、人类学
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
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
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发展现状
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
非物质文化保护
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
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
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我国所开发的
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
历史文化遗产、
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框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与
自觉性追求。
由于
总体战略的不够清晰、
产业布局的混乱、产业创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我国民俗
文化产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已遭遇瓶颈。
汉族风俗
汉族的
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的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汉族先民
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
夏小正》、《
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
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
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
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
经济稳定,
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
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
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
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
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
耍社火、
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汉族民间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地区吃“
元宵茶”,即在
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河南
洛阳、
灵宝一带吃
枣糕。
二月二:
俗称“
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
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
引龙、
熏虫、
挑菜、
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
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
屈原而来。主要有吃
粽子、
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
系索(用
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
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
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
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
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
布依族和
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
乞巧节,传说是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
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
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
月夕、秋节、
仲秋节、
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
拜月节、
女儿节或
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
吃月饼,原来还有“烧
斗香”、“走月亮”、“放
天灯”、“
树中秋”、“点塔灯”、“
舞火龙”、“
曳石”、“卖
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
重阳节:
取
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
老年节”。
世有重阳,乃因“九”在
易经中为
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亦称“
重九”。同理,“元九”之“九”亦取“阳”意,象征天乾。按照易经称谓,“一”为“初”,正月初九应是“初九”,为免理解之误,“一”取“元”意,乃成“元九”。
元九登高节是
四川地区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
十月一:
俗称“
鬼节”、“
寒衣节”,也是
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
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
亚岁”等。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
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
腊日或
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
这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成佛日,许多地方都
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
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
饮食文化,也有
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
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年糕制作
始于
隋唐时期,鼎盛于清代中期,是一种汉族
民间工艺与家具、建筑相结合的装饰形式,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是童鞋的一种,具有辟邪的作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是表演
马灯舞时演唱的一种特有的地方
民间舞蹈小调。此曲调节奏欢快,高亢明亮,极具动感和气势,广泛流传于宁波一带的城乡之间。
澥浦船鼓始于1810年,是由当地渔民与外地迁居此处的渔民合力创作而成,具有鲜明的
浙东汉族渔家民俗特色,极受人们喜爱。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殓”的仪式分为
小殓和
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还要油漆彩画。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
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
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
现代汉语里还有“
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
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
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
挽联、
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
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
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红楼梦》里写
宁国府死了
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
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
婚姻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
婚姻关系。
订(定)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
花轿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接财神
民间传说一
关于财神,汉族民间有诸多传说:
说法一:
宋朝
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
国姓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说法二:
峨眉山龙虎玄坛利市仙官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
终南山戴铁冠,一手执
钢鞭黑虎玄坛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
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
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
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意气.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
顾铁卿《
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
苏州人初五
迎财神 民间传说二
叫花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花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
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
财权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由来一
接财神民国姜子牙辅佐
周武王伐纣,他跑下
终南山管闲事,站在
商纣一边对抗
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 ,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尊神在生日是农历
七月店堂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由来二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风俗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
风俗画送财神跳财神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五路神含义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
五路神。所谓五路,指
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
顾禄《
清嘉录路头神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
中耳土神财神生日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
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各类财神的起源
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所祭祀的神明也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
范蠡,“武财神”关羽,“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准财神”
刘海蟾。这些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则是“正财神”赵公明。
1、赵公明——专司人间财富之神
世人奉祀的财神,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
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降瘟剪疟,保命
解灾。故人称“元帅之功莫大焉”。反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民间奉其为财神。旧时年画中,赵公明的形象多为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武财神。
民间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年间,
干宝《
搜神记》中,赵公明为专取人性命的冥神之一。东晋时期,陶弘景《
真诰》中记述,赵公明为致人疾病的
瘟神。隋唐时期,《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六月,有五力士在空中出现,分别身披青、红、白、黑、黄
五色袍,各手执一物:一人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执皮袋和剑、一人执锤、一人执扇、一人执火壶。
文帝问太史居仁:“他们是
何方神圣?主管哪些灾福?”张居仁奏曰:“他们乃五方力士,在天上作为
五鬼,在人间为五位瘟神: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主管世间
瘟疫。此乃天地
运行时所产生的疾病。”文帝问:“怎么才能制止而使世人免受瘟疫呢?”张居仁答曰:“瘟疫是上天降临的疾病,无法制止”。于是那年许多百姓死于瘟疫。是时,文帝下令立祠,于六月二十七日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
赵公明的瘟鬼性格到了《列仙全传》中就更为具体了,只是他又从五方瘟鬼之一变成了
八部鬼帅之一:元明时有八部鬼帅,各领鬼兵亿万数,周行于人间。刘元达领鬼兵施
杂病,张伯元领鬼行瘟疫,赵公明领鬼施人间以
痢疾,钟子季(钟士贵)施人间以疮肿,史文业行寒疾,范巨卿行酸瘠,姚公行五毒,李
公仲行狂魅赤眼,给人间降下许多灾祸疾病,夺走了万民性命,枉夭无数。
直到《
封神演义》问世,
赵公明才不再像昔日那样浑身充满邪气、鬼气和瘟气。
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
金册封神,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职责是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从此,赵公明开始掌管天下财富,做了财神爷。赵公明司财,能使人宜利和合,发家致富,这正符合世人求财的愿望,所以民间广泛敬祀赵公明,而他原来作为冥神、瘟神、鬼帅的面目被日渐淡忘了。民间所供财神赵公明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附之
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更加强了财源茂盛的效果。
范蠡也是一位文财神。他是春秋战国之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同时也是一位生财有道的
大商家。
范蠡,字少伯,
天资聪颖,少年时便有独虑之明。后被越王
勾践拜为士大夫。
越国兵败于
吴国,范蠡与越王一同去屈事吴王
夫差。回国后又辅佐越王富国强兵,终于打败了吴国。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于是,范蠡毅然向越王辞官隐退,带领家属随从,架扁舟,泛东海,来到齐国。
范蠡父子在齐国海边耕种土地,勤奋治产不久,就积累家产数十万金。齐人闻其贤,请为其相。范蠡叹息:“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它归还了相印,将钱财尽分给了朋友和乡邻,只带上最贵重的物品,暗自离开齐都,悄悄来到陶地。范蠡认为,陶地处天下之中,为交易的必通要道,由此可以致富,以为后半生的保证,自此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陶”,指陶地,或说隐语“逃”;“朱”,一说为富翁的象征,或说寓己曾做高官;“公”,一说是对尊长,平辈的敬称,或说寓己曾做为公爵)。范蠡父子靠种地、养牲畜,做生意又积累了数万家财,成为陶地的大富翁,后又两家分财于百姓,天下人都赞美陶朱公,拜其为财神。
陶朱公的经营智慧历来为民间所敬仰,于是有许多经营致富术托与陶朱公名下。如《经商十八忌》:生意要勤快,切忌懒惰;价格要订明,切忌含糊;用度要节俭,切忌奢华;赊账要认人,切忌滥出;货物要面验,切忌滥入;出入要谨慎,切忌潦草;用人要方正,切忌歪邪;优劣要细分,切忌混淆;货物要修整,切忌散漫;期限要约定,切忌马虎;买卖要适时,切忌拖误;钱财要明慎,切忌糊涂;临事要尽责,切忌妄托;账目要稽查,切忌懒怠;接纳要谦和,切忌暴躁;立心要安静,切忌粗糙;说话要规矩,切忌浮躁……十八忌多是为商家经验之谈,托名陶朱公,由此可见,他作为财神在民间商人心目中的智慧形象。范蠡一生艰苦创业,积金数万;善于经营,善于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故称其为文财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3、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
行业神和财神,《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的作者说:“关公被人视为武神、财神及保护商贾之神。人遇有争执时,求彼之明见决断。旱时人们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药方,被人视为驱逐恶鬼凶神之最有力者”。
据徐道《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的一种传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
汉桓帝时,
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怜众心切,是夜遂兴云雾,汲黄河水施降。玉帝见老龙有违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
解县僧普静,在溪边发现龙首,即提到庐中置合缸内,为诵经咒九日,闻缸中有声,启视空无一物,而
溪东解
梁平村宝池里
关毅家已有婴儿落地,乳名寿,幼从师学,取名长生,后自名羽,字云长。据《
三国演义》载,关羽因原籍恶豪倚势凌人,遂杀恶豪后奔走江湖。东汉末年,与
刘备、
张飞“
桃园结义”,誓共生死,同起义兵,争雄天下。建安五年,
曹操出兵大败刘备。刘备投靠
袁绍。曹操擒住了关羽,看中关羽为人忠义,拜为
偏将军。后曹操察觉关羽心神无久留之意,便用大量
金银珠宝、高官、美女来收买,但关羽丝毫不为钱财名利所动。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立即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去寻刘备。刘备自立为
汉中王,封关羽为五虎大将之首将。曹操得知大怒,与
司马懿设计,联合
孙权共取荆州。刘备拜关羽为“
前将军”,都督荆襄郡事,令取樊城。关羽分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不幸中
吕蒙计,痛失荆州,夜走麦城,兵败被擒,不屈而亡。《三国演义》后又记载:关羽遇难后,阴魂不散,荡荡悠悠,直到荆州
当阳县
玉泉山上空大呼:“还我头来!”山上老僧普
静闻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梁、
文丑(皆被关羽所杀)等众人之头,又向谁索?”关羽恍然大悟,遂
皈依佛门。
关羽一生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为佛、道、儒三门崇信。明清时代,关羽极显,有“武王”、“武圣人”之尊,由此关羽被世人附会成具有司命禄,估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全能”法力,民间各行各业对“万能之神”关帝顶礼膜拜。人们之所以奉关公为财神,是大概是因为关羽不为金银财宝所动,与一些世间贪利妄义之徒
形成鲜明的对比。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另外,人们希望商贾坚守诚信进行交易,把关公奉为公正人,来维护传统的道德秩序。
4、五路神及利市仙官——招财进宝的偏财神
文武财神是民间所谓的正财神,在正财神之外,还有偏财神,这是就财神所在的神像位置而言的。民间的偏财神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中,
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
萧升、纳珍天尊
曹宝、招财使者
陈九公和
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
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
请财神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
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挂起财神
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
到了初五凌晨,人们抢先打开大门,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聚在一起吃路头酒,直吃到天亮开门营业,据说可保一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清代蔡云《吴觎》中有生动描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所谓“抢路头”即抢接五路财神,人们个个争早放头通鞭炮,以此祈盼发家致富。
在民间所供财神中,不管是赵公元帅,还是赐福天官,身边总要配以利市仙官(五路神之一),因此,利市仙官可说是地地道道的偏财神。有关利市仙官的来历,在《
封神演义》中有记载:利市仙官本名姚少司,是大财神赵公明的徒弟,后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之神。所谓“利市”包含三重含义:一是指做买卖时得到的利润;二是指吉利和运气;三是指喜庆或节日的喜钱如压岁钱等。人们信奉他,是希望得利市财神保佑生活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到了近代,一到新年,有的人特别是商人,还把利市仙官图贴到门上,并配以招财童子,对联写道:“招财童子至”与“利市仙官来”,隐喻
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5、刘海蟾——撒钱济贫的准财神
在
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
刘海蟾,原名刘海,五代时人,籍燕山(今北京),曾为
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
刘宗光。此人素习“
黄老之学”。
《历代神仙通鉴》中有云:一日,有自称正阳子(
吕洞宾)的道士来见,
刘海以礼相待,道士为其演习“清净无为之示,
金液还丹之要”!索鸡蛋十枚,金钱十枚,以一钱间隔一蛋,高高叠起成塔状。刘海惊道:“太险!”道士答道:“居荣禄,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顿悟。后解去相印,改名刘玄英,道号“
海蟾子”,拜吕洞宾为师,得到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
华山之间。
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
武宗皇帝加封“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
以此看来,刘海是个悟后弃富的道士,本与财神无缘,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
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因此物相貌丑陋,分泌物有剧毒,对人体有害,被列为五毒(蝎、蛇、
蜈蚣、
壁虎、
蟾蜍)之一。又因蟾蜍的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又受人们所崇拜。《
太平御览》引《
玄中记》云:“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又能食山精。”当时人们把蟾蜍当成了避
五病、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物,是有灵气的神物。刘海是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
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
刘海戏
金蟾出现在大量的
民间年画和剪纸中,历代画家也有不少这一题材的佳作传世。在这些作品中,刘海皆是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的顽童形象,其头发蓬松,额前垂发,手舞钱串,一只
三足大金蟾叼着钱串的另一端,作跳跃状,充满了喜庆、吉祥的
财气。刘海所戏金蟾并非一般蟾蜍,而是三足大金蟾,举世罕见。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这是刘海被塑造成财神的主要根据。据说,刘海用计收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为此,还修建了
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戏剧,到处吟唱。
彩灯文化
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霄而孕萌的元霄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灯会和灯节既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贡灯会以元宵节灯会最为著名,场面宏大,灯彩丰富异常。若按类型分,自贡元宵灯彩主要包括工艺灯、座灯、组灯等几种。其中以组灯最具特色,它多表现优秀民间传统、古典名著、神话故事等题材内容,具有大型、群体、联动的特点,这也让自贡灯会成为中华民族彩灯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已经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
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
出入平安”等的
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乡村、
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
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
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
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
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就是
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
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
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市”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市”的欢笑声。“利市”就是红包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
粤语团年饭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
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
桃花,
水仙、盆竹、盆桔,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鲜花
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大年初二发菜、
生菜、
鲤春节习俗中,直至
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台湾春节
春节,是
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
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
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
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
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
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
腊月二十三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
海鲜,以及
甜瓜、
糖果、香茶等
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
灶神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
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
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
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
香烛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
鱼丸、
肉丸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
油炸食品、汤圆、
年糕乌龟豆沙紫菜好彩头台湾地区称萝卜为
菜头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
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从
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元宵节舞狮子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
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农历24日是老百姓
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
送灶神圆仔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
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
龟甲民俗学
文化介绍
民俗学是专门研究
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包含历史
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三个大的学科分支。其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
民俗事象,进行调查、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
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
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
社会生活的
人文科学。
民俗学(Folklore)是一门针对信仰、风俗、
口传文学、
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尽管人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对整个社会具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日常交流中所展现的一切,对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了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有关
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
民俗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且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学术定义
关于学术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120多年的历史。关于“民俗”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还在争论不休,我们遵存哪一种?
概念界定是必要的,但研究不能单纯从概念出发,要
从实际出发。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说到底,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
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日常生活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宗教及巫术
婚丧嫁娶
学术争鸣
有人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比“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内容要丰富,要宽泛。我认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
民间文化”的研究对象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广。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民俗学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包括了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
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这样的看法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总会上通过的《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所指的是“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在《人类口头及
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中采用了“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这一表述方式,和“民间创作”、“传统的民间文化”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可以说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这样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的“民俗”概念是完全可以互相置换的。如果我们再来看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更能说明这一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提及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认同感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
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很明显这一定义包含了民间传承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一切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不同的是这种文化的创造者,也就是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创作主体上,比我们以往所说的“民”(主要指农民、市民)要广泛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