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饭(family reunion dinner) 。中国的
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之一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
习俗文化
在
中国,人与人之间相互见面时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节气到了得“吃”,
端午节“吃”、中秋节“吃”、
重阳节“吃”、年年岁岁的
春节期间忙着“吃”,聚会“吃”、结婚“吃”、生日“吃”、孩子考取大学“吃”、找到好工作还是要“吃”……总之,遇到喜庆的事儿,大部分人所选择的庆祝方式保准就是“吃”。
春节的热闹味儿向来是饭店先“尝”的,一些饭店包房在节前半个月就已经预订满了,
年夜饭火爆的场面可想而知。
一年一度的“
团圆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
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历史发展
春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
元宵节为止。从南北朝到宋代,
长江流域年节有饮“
屠苏酒”“
柏叶酒”和“桃汤”的习俗。
饮屠苏酒据说可以避
瘟疫。
柏叶酒,由柏树叶浸于酒中制成,柏为常青之树,柏叶后凋而耐久,饮柏叶酒即取其寿命长久之意。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
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
除夕夜多包
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了
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加
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放糖的,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放花生(或称长生果)的,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硬币,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
金丝穿元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
元宵和
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
圆子”,
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
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
风俗
南方
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
年货,举凡鸡鸭鱼肉、
茶酒油酱、南北
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
竹箩中,上面放
红橘、
乌菱、
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
松柏枝,叫做“年饭”。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
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
豆芽菜,因
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
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
北方
民谣唱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
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
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
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吃食含义
更岁之交吃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步步高升吃年糕
年糕又称“
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据说,最早时年糕是为午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多用
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首推黏黍俗称
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很甜。其制作方法是,将
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
粉团上,用
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
糕点颇具中原特色。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
代表性的有北方的
白糕、塞北农家的
黄米糕、
江南水乡的
水磨年糕、
台湾的
红龟糕等。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
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法,味道甜咸皆有。
年年有鱼
喜庆吉祥年年有鱼
大年三十晚上吃顿团圆饭,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鱼“余”同音,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我国南北各地的鱼肴甚多,如
苏菜中的“荷包
鲫鱼”、
乌苏里的“油炸
鳇鱼块”、川菜中的“瓣鲫鱼”、粤菜中的“
香滑鲈鱼球”、湘菜中的“
祁阳笔鱼”、
京菜中的“
醋椒鱼”、
津菜中的“
高丽银鱼”、
东北菜中的“白松大马哈鱼”等等,都是名响一地的鱼肴。
总结
世上人人要吃饭,吃饭规矩各自不同。在中国最大、最长的“吃喝季节”——春节临时,饮食构成了节日里一幅红火的景观,嚼嚼温情满溢的团圆饭之所以是幸福的事情,关键在于那一份真实的情感,而并不在于“吃”的形式,老话有云:“过犹不及”。在这样一个举国欢庆、阖家团聚的时候,我们不妨同时以反思中国的食文化为结尾,冀望大家能过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春节。
其他信息
文化与经济
历史学家和
民俗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过大年”的习俗,保守的说法至今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除夕之夜守岁吃“团圆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圆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厚重的
文化积淀与广大华夏子孙后代的
受众群体。如此一个富有
民族文化魅力的主题餐饮项目,在进入近代的
商业运作以来,其影响力远远不如泊来的“
圣诞大餐”红火,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的大城市。原因何在?应当引起业界人士的重视与思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不在家里过年,属于较早走出家庭到酒店、餐馆“过年”的一分子。然而,在酒店、餐馆过除夕夜的感觉实事求是地说,已经没有了在家里过年的那份感觉与
年味了。除夕夜之所以想到酒店、餐馆进餐,说白了不过是为了省去除夕夜自己在家里的忙碌与麻烦,而是躲到酒店、餐馆吃顿“饭”而已。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到酒店、餐馆过年仅仅是为了去吃上一顿美味佳肴,而没有了“年趣”,那还有什么过年的意义呢。那么,中国人过年在追求什么样的“意思”呢?其实,就是追求传统的过年的趣味,就是民俗学者们所说的“年味”或“年趣”。那么,什么是“年味”和“年趣”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凝聚在过年活动中的以洋溢着融融亲情的团聚为中心所形成的
丰富多彩的
民俗文化蕴含与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
吃团圆饭,是举国上下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最为热闹欢快的时刻。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美食摆了满满的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人们共吃“团圆饭”,此时此刻,无论是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欢笑,心头的慰藉与充实感已经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在享受着满桌的佳肴盛馔,更是在享受着那份欢乐与喜庆的气氛。桌上的大菜、
冷菜、热炒、点心,抑或是各种各样的吃食,都各具美好的寓意。在我国的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象征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
吉庆有余”,也喻示“
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
菜头,祝愿有个
好彩头;更有
龙虾、
鲍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以及各具特色的甜食和美酒。除夕夜,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多少喝一点。
在
山东各地,除夕夜的团圆饭更是热闹非凡,各种美馔佳肴的美好寓意可谓丰富多彩。年糕、饺子、
团圆饼、鸡、鱼、
合菜、南瓜、
芋头、
炒花生、
隔年菜之类,可谓应有尽有,每一种食品都有一个美好的寓意,或祝福阖家团圆,或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希冀,或象征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或祝愿家人身体健康、
诸事如意等等,家家户户都借助“团圆饭”中的种种食品来表达人们对家运兴旺和美满生活的祈望,表征了健康向上的
人生观。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团圆饭”是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天伦之乐把尊老爱幼的
传统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文化载体
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
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
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
华夏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的酒店、餐馆仅仅靠几样美味佳肴,或者说是靠一定的烹饪技术就可以展示“团圆饭”的无限魅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人们在酒店、餐馆里吃“团圆饭”,并不是一直等到除旧迎新的那一刻的原因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到酒店、餐馆吃“团圆饭”不会待的时间很久,甚至一般在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看电视里的春节
联欢晚会,一边再忙活着包饺子(也有人买酒店里现成的饺子带回家),等到子夜时分,随着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下饺子,放鞭炮,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大体说来,
胶东地区民间一桌传统的“团圆饭”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不过是一些在平常日子里不能常吃的食物,如年糕、饺子、团圆饼、鸡、鱼、合菜、南瓜、
芋头、炒花生、隔年菜之类。关键问题就在于,除夕夜的“团圆饭”,所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有一定的美好寓意或
象征意义。年糕必须是用粘性小黄米加工而成的,象征美好生活“一年
更比一年好”以及“步步高升”之意;饺子自不必说,但除夕夜的饺子里要包上各种各样的吉祥物,如硬币、大
枣、栗子、花生、糖块之类,而每一种物品都有一个美好的、足以鼓舞人们乐观向上的象征意义;鸡与“吉”谐音,象征吉祥如意;用鱼做成的菜肴是不可少的,这也是人人皆知的,有“年年有余财”的美好期冀。更有许多家庭把长长的带鱼,不施刀工一圈圈把它圈摆在碗里蒸熟,谓之“圈福”;南瓜,胶东民间誉为“
金瓜”,主妇们在切南瓜的时候,嘴里还要念念有词,不过是一些祈望来年发财之类的吉祥民谣,其寓意不言自明;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团圆饼”,这“团圆饼”是用一般的
发酵面团加工而成的,饼中间的夹层里放上大枣、红糖之类,饼的上面按家里人的属相做成鸡、狗、龙、虎等的形象,年前蒸熟,于除夕夜食用,每人把属于自己属相部分的饼吃掉,以示阖家团圆,象征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美美满满。这里所列举的不过是除夕“团圆饭”的部分食品,已经使人兴奋不已了。其实,何止是“团圆饭”中的各种食品各具美好的寓意,就连煮饭炒菜的用具、盛具、燃料都是有一定讲究的,绝不可以随便乱来。奇妙的是,在如此众多的有讲究的食品、用品的限制中,人们所感觉到的“年趣”却是轻松愉快和随心所欲的,没有一丁点的束缚感。这个问题,笔者直到成年后,才逐渐明白了个中的道理。因为传统的年节虽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和礼节,但那些规矩和礼节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因而很容易在人们的心中得到共鸣和认同,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约束和不便的感觉。而今,到酒店、餐馆里吃“团圆饭”,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这样的感觉的,这也难怪人们为什么在如此美好的除夕之夜吃“团圆饭”,却并不愿意在那里待上一个晚上的原因所在。因为,在酒店、餐馆中过年,除了丰盛的美馔佳肴之外,缺少的正是真正的“年味”与“年趣”,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说缺少了那份本该属于“过年”的民俗
文化底蕴。
“团圆饭”是否是山珍海味并不重要,是否具有高超的烹饪技术也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团圆饭”是否承载了更多的“年趣”。当然,这并不是说烹饪技术在“团圆饭”的饮食活动中显得无足轻重,而事实恰恰相反。优良的烹饪技艺正是用来展示年节饮食文化的有效表现手段,如果没有烹饪技艺的
艺术表现力,“团圆饭”的种种食品也就失去了优美的形态与诱人的口味,从而也就失去了年节食品的审美情趣。过去仅仅在农村广为流行,而今已在各大城市中
大兴其道,成为过年的抢手货。原因何在,它的美味可口与日常的
馒头比较其实并无大别,而吸引人的地方笔者认为恰恰就是它那优美、吉祥的造型与透过烹饪技艺所展示出来的审美情趣。 过年食品优美、吉祥造型的本身就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文化信息与文化娱乐元素,因而能够成为年节最为抢眼的风景之一,这是靠着有效的烹饪技艺表现出来的。
文化品牌
既然“团圆饭”是一个文化载体,烹饪技艺是展示年节饮食文化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的酒店、餐馆把“团圆饭”仅仅当作一种应时的宴席来设计,只注重其菜肴的档次、菜品的种类、价格的定位与餐厅的服务,而恰恰把“团圆饭”的核心内容,即民俗文化品位所忽略,笔者认为这就是舍本逐末。所以,现今人们虽然大多都愿意到酒店、餐馆过年吃“团圆饭”,并不是真正想到酒店、餐馆里去寻找那份应有的“年趣”,而仅仅是在人们的
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为了免除在家里劳作的麻烦而已。
因此,我们认为,“团圆饭”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充满了无限魅力的文化品牌,是一个颇具
市场潜力的文化卖点。如果能够经过餐饮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从年节民俗文化的层面来打造、设计“团圆饭”,从品牌运作的市场高度来经营“团圆饭”,那将可以把它做的无限大,并最终成为富有
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圣诞大餐”,是非常有可能的。 之所以说应当把“团圆饭”当作一个
文化品牌来运作,是因为我们的“过年”不仅仅只有一个“除夕夜”,她是一个完整时段的节庆活动。好多酒店、餐馆,只以除夕夜的“团圆饭”为主,没有把她从
品牌架构、成系列宴饮活动来进行策划和设计。
除夕夜的“团圆饭”仅仅是传统“过年”饮食活动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在中国城镇,春节的时限以现有国家的
法定假日一周计算,其饮食的消费空间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因而,“团圆饭”的设计应该成系列、有规模,以春节丰富多彩的年文化底蕴为基础,创造出五彩缤纷的“团圆饭”
系列产品。除了除夕夜的“
年夜饭”之外,还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过年宴席。
食品组合
传统团圆饭
无庸置疑,“团圆饭”仅有文化内容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团圆饭”中的各种食品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而物质层面的载体是“团圆饭”的基础所在。所以,一桌“团圆饭”食品菜肴的设计与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是不可过于随意的。“团圆饭”各种食品的运用,除了食品本身的美好寓意之外,也需要考虑食品的种类、菜肴的质量、档次、名贵程度、烹饪技艺、造型效果、色彩审美等,在追求
饮食健康的今天,营养的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团圆饭”可以忽略营养组合,也可以不管科学搭配,满桌的食品皆以约定俗成的吉庆食品为主要组合,如前面所述的南方“团圆饭”必有火锅、鱼、汤圆、
萝卜等食品。而在中国的北方,“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如年糕、饺子、
团圆饼、鸡、鱼、南瓜菜、隔年菜之类。由此来看,传统的“团圆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食品的运用考虑的主要是它们的美好寓意,而酒店、餐馆进行各种“团圆饭”的设计时,除了要照顾到一些有象征吉庆意义食品的合理运用外,还应结合最新的饮食
科学成果和科技元素。
时代气息
在数千年来所形成的“团圆饭”中融进浓郁的时代气息,如有的酒店甚至推出了中西风格相融合的“港式年夜饭”“圣诞大餐年夜饭”等,不已而足,属于不错的创意。
当然,在以“团圆饭”为
主题设计系列年宴的时候,除了充分运用各种方式的吉祥食品的同时,还应充分地与现代各色宴席相结合,设计出如突出原料特色的主题宴席、突出不同地方风味特色的主题宴席、突出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宴席,以及适应不同家庭单位(如三人之家、多人之家)的主题宴席等。甚至包括在吉祥食品的运用与设计上也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可以把传统的自制“团圆饼”用
奶油蛋糕代替,用奶油在上面雕塑出
十二生肖的形象,也是饶有风趣的,等等。
外国华人
外国华人吃团圆饭
团圆饭外包更轻松
城市人生活紧张,连一年一次的团圆饭也成了令人伤脑筋的事。这几年来本地兴起外包团圆饭的趋势。许多原本在除夕休业的伙食
承包商看准这个商机,纷纷在除夕日继续起炉灶,推出团圆饭
外卖服务,把一盘盘美味又吉祥的年菜送到家家户户。
Kriston食品公司几年前开始提供承办团圆饭的服务,订单逐年增加了好几成。首次推出那年收到50多张订单,前几年订单已超过200张,可见这是个
大市场。尽管
需求量高,另一家团圆饭伙食承包公司Smiling Orchid为了让员工能尽早回家过年,
除夕夜当天最多只接受20张订单。
减轻妈妈的负担
在本地工作的
马来西亚人林秋秋,这年就打算向伙食承包商外包团圆饭。除夕当天她的家人会从彼岸来
新加坡与她团聚。她说:“妈妈从马来西亚过来可能会很累,我工作又忙,没时间准备,找伙食供应商代劳会容易许多。我很喜欢下厨,但就是没时间!”因为想念妈妈烧的菜,她除了外包的菜肴,还是会让妈妈下厨煮一两道美味佳肴。所以她不打算订全份套餐,而是挑选外包
几样菜来减轻母亲的辛劳。
在价钱方面,林秋秋觉得许多食物和材料在春节旺季都会涨价,即使自己下厨,也未必更经济。记者访问的两家提供团圆饭
外包服务的食品公司Kriston和Smiling Orchid,前者提供的两套团圆饭套餐价钱分别是288和388元(可供8到10人享用),后者设有每人12元到30元的套餐。
舒适又省力
从最传统的在家下厨用餐,到举家上餐馆吃团圆饭,向伙食承包商订购团圆饭,本地华人家庭吃团圆饭的方式可说经历了三个阶段。团圆饭的演变也反映了现代华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Kriston董事经理
陈宝珠小时候生长在一个
大家庭,准备团圆饭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从买菜、准备材料到正式下厨,往往要耗去一整天的时间。“虽然好玩但也很累。当你终于可以坐下来进餐时,往往都没有胃口了。想到餐后还要清洗一番,有的人心情会因此受影响。其实在家吃团圆饭,重点是建立感情,食物好不好吃是次要。”
上馆子吃团圆饭固然方便,但许多人都有过不太愉快的经验。除夕餐馆都爆满,一般餐馆都设法在一个晚上安排两场团圆饭宴席,用餐的时间有限,加上
侍应生都希望早点收工回家过年,
服务质量相对较低,团圆饭往往吃得非常有压力。
Smiling Orchid负责人郭龙琴也提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无法上餐馆吃团圆饭。“外包”的好处是能在家中舒适地用餐,既保留了传统意义又省去麻烦。陈宝珠说:“我们(伙食承包商)不是要跟餐馆竞争,而是为大家提供多一种选择。”
往年的团圆饭,林秋秋都是回马来西亚在家里下厨。“我不喜欢到餐馆吃团圆饭。在家团聚不会这么拘谨也比较有隐私。吃完饭后大人就会派红包,很有过年的气氛。我想我还是很'
老古董'的。”她坦言向伙食承包商订购团圆饭,不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团圆饭模式,却是个很好的第二选择。
异国风味
伙食承包商推出的团圆饭菜单,以传统吉祥年菜为主,鱼、虾和鸡肉类菜色自然不可少,像Smiling Orchid推出的新年菜就有帝皇鸡(药材鸡)、
金鸡发菜、嘻嘻哈哈(
宫保大虾)、
八宝鸭和最受欢迎的发财
三文鱼生等等。
为了照顾不同年龄层的饮食口味,Kriston除了中式菜肴,也推出日式的
寿司、
照烧酱(Teriyaki)
烤鳗鱼;西式的
意大利粉、
乳酪带子;
印度式的Tandoori虾、
香蕉叶
香辣烤鱼等菜色。陈宝珠指出,年长一辈讲求菜肴的兆头和含义,年轻的一代则喜欢中西合并的新派菜,“一说起团圆饭,大家总会先想到父母长辈才考虑年轻的小辈。所以我们在设计菜单时以传统菜肴作为配套主菜,并另外准备一系列可以任订户额外挑选的新派菜色和异国风味。”
在挑选菜色方面,林秋秋本身对异国风味蛮感兴趣,尤其想点肉馅马铃薯饼(Shepherd's Pie)和印度咖喱。但她会优先考虑父母亲的喜好。另外由于伙食承包商都是事先准备食物,她会选择一些可以加热的菜肴,避免挑选油炸食物,因为时间一长这些食物会失去原本的香脆可口。
小家庭vs大家庭
Smiling Orchid走的是我们熟悉的传统中式自由餐形式,以公司、办公室和大家庭为对象,人数必须至少30人。郭龙琴说:“叫自助餐可以邀请更多亲戚一起来团圆,多人更热闹也更有意义。”
Kriston的对象则是8到10人的小家庭。陈宝珠说,订购团圆饭配套的主要是年轻家庭——因为没有把握为10来人准备食物,女佣又多数不会烹煮传统佳肴,所以喜欢找伙食承包商代劳。为了更方便订户,Kriston把食物装在可放入
微波炉加热的
塑料容器里,并以特别设计的
保温袋运送上门(塑料容器和保温袋归订户所有)。食物的
酱汁都是分开包装,
待要用餐时才淋上。订户可以自由摆放菜肴,仍旧可以保留围着一张大桌一起吃团圆饭的传统形式。不过再好的山珍海味装在塑料盒子里也会黯然失色,最好还是动动手把菜肴盛到美丽的瓷碟瓷碗中,才能达到
色香味俱全的理想团圆效果。
除了提供美食,一些伙食承包商还会提供一些新年装饰和布置。Smiling Orchid会为顾客搭起一个挂上各种新年饰物的小摊位,并以小金鸡饰物点缀餐桌,营造新年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