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中医病症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
腹痛,
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
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
病机为
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
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
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
传染性的
细菌性痢疾和
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名词解释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症状。是夏秋季节常见的传染病。
历史沿革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
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2、《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
伤寒论》、《
金匮要略》将痢疾与
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4、
东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6、宋代《
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7、《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8、清代有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孔毓礼的《痢疾论》。
痢疾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节讨论的内容以西医学中的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而临床上
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
本病多由感受时令之邪而发病,感邪的性质有三:一为疫毒之邪,内侵肠胃,发病骤急,形成疫毒痢;二为
湿热之邪。湿郁热蒸,胃肠气机阻滞,发为湿热痢;三为夏暑感寒伤湿,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发为寒湿痢。
2、 饮食不洁(节)
平素嗜食
肥甘厚味,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酿生湿热,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中央受困,湿热或寒湿、
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机阻滞,
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本病。
病机
痢疾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可涉及肾。病理因素以湿热
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基本
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病理性质:初期多为实证,因湿热或
寒湿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
虚实夹杂。病理演变:湿热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耗伤气血,为疫毒痢。如痢疾失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关门留寇,正虚邪恋,可发展为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为症状。
2、暴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
恶寒、
发热等;久痢疾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
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
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多有饮食不洁史;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四季皆可发生。
病症鉴别
痢疾与泄泻
两者多发于夏秋季节,病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似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多而量少,痢下赤白脓血,腹痛伴里急后重明显。而泄泻大
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
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泄泻、痢疾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后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病情减轻。
相关检查
粪便常规、
血常规检查。大便培养出
致病菌是确诊的关键。必要时可行
X线钡剂,
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
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腹痛绵绵,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
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2、辨寒热偏重
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则紫黑,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口渴,
口臭,
小便黄赤,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
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3、 辨伤气、伤血
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
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
热邪伤及
血分。
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
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痢疾初起之时,以实证、
热证多见,宜
清热化湿解毒;久痢虚证、
寒证,应予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如下痢兼有表证者,宜合
解表剂,外疏内通,夹食滞可配合消导药消除
积滞。
刘河间提出:“调气则
后重自除,
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辩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
治疗痢疾之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证治分类
症状: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
胶冻,腥臭,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脉滑数。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木香、
槟榔、大黄、黄芩、黄连、肉桂、金银花。
(二)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
壮热口渴,
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银花、
地榆、
牡丹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
(三)寒湿痢
症状:腹痛
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
腹满,
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
藿香、苍术、半夏、厚朴、
炮姜、桂枝、陈皮、大
枣、甘草、木香、枳实。
(四)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
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
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
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
干姜、
瓜蒌。
(五)虚寒痢
症状: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
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
脉沉细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
粳米、
炙甘草、
诃子、
罂粟壳、
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
症状: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
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
其他疗法
配穴:湿热痢加
曲池、
内庭;寒湿痢加
中脘、
气海;噤口痢加中脘、内庭;休息痢加
脾俞、
胃俞、关元、
肾俞。
操作:关穴用平补平
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
脱肛者,可配合艾灸;
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转归预后
至于痢疾的预后转归,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
情况判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
猪肝,如
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屋漏者重。同时应根据其
临床表现,分辨病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是否
虚脱。一般来说,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
谵语,虽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
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入
营血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预防调护
1、对于具有
传染性的细菌性及
阿米巴痢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
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2、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将
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
绿豆适量,
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
3、痢疾患者,须适当禁食,待病情稳定后,予
清淡饮食为宜,忌食油腻荤腥之品。
文献摘要
1、《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痢论》:“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
身重则除湿,
脉弦则去风。血脓稠粘,以重药竭之。”
2、《证治要诀·痢》:“痢疾古名滞下,以
气滞成积,积之成痢。
治法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故无饱死痢病也。”
3、《丹溪心法·痢》:“下痢不治之证,下如鱼脑者半死半生,下如尘腐色者死,下纯血者死,下如屋漏水者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4、《济生方·痢疾》:“今谓之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5、《寿世保元·痢疾》:“凡痢初患,元气未虚,必须
下之,下后未愈,随症调之。痢稍久者,不可下,胃气败也。痢多属热,亦有虚与寒者,虚者宜补,寒者宜温。年老及虚弱人,不宜下,大便了而不了者,
血虚也,数至圊而不便者,
气虚也。”
6、《类证治裁·痢疾》:“痢多发于秋,即《内经》之肠游也,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挟糟粕积滞,进人大小肠,顷刻脂液,化脓血下注,或痢白,痢红,痢瘀紫,痢五色,腹痛呕吐,口干,溺涩,里急后重,气陷肛坠,因其闭滞不利,故亦名滞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