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多种
疾病的常见症状。高热(High Fever)在临床上属于
危重症范畴。小儿
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肛温虽比腋温准确,但因种种原因常以腋温为准。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
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
超高热则为40℃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
长期发热。
概述
人体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其前部为
散热中枢,后部为
产热中枢,这两种调节中枢机能彼此相互制约,保持
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机能愈不完善,可致体温升高。新生儿
汗腺发育相对不足,通过
汗液蒸发散热受到限制,故天气炎热时,也可致体温增高。
发热与病情轻重有时不一定平行。婴幼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强,即使体温高达40℃,一般情况仍相当好,热退后很快恢复。相反,体弱儿、新生儿即使感染很严重,体温可不高甚或不升。年长儿体温较稳定,若体温骤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常常反映有严重疾病存在。
热型分为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和
双峰热等,在一定范围内,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小儿对疾病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热型的表现不如成人典型。加之,近年来抗生素与
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于临床,热型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热型的特点,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已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
防御反应。发热可使
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
抗体生成增多,
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侵袭,促进机体恢复。因此,如发热不是太高,一般情况尚好,不应盲目或急于降温治疗。但是发热过久或高热持续不退,对机体有一定
危害性。可使代谢加快,
耗氧量增加,
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致
酮血症,发生自身
蛋白质的破坏而致消瘦,脑皮质兴奋、抑制功能失调,
消化液分泌减少,
消化酶活力降低,
胃肠功能紊乱等,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加重病情,影响机体恢复,因此应尽快查明原因。
病因
急性高热
1.
感染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
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
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
变态反应 过敏,
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
输血反应等。
长期高热
高热是一些疾病的
前驱症状,引起
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
病毒引起的
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
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药物热、
血清病以及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
生理反应
发热是人体患病时常见的病理
生理反应。不同的疾病,在发热时常有不同的其他症状,大体地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1. 发热伴寒战,可能是
肺炎、
急性胆囊炎、
急性肾盂肾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败血症等。
2. 发热伴
咳嗽、吐痰、
胸痛、气喘等,可能是肺炎、
胸膜炎、
肺结核或
肺脓肿。
3. 发热伴
头痛、呕吐,可能是
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4. 发热伴上
腹痛、恶心、呕吐,可能是
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
5. 发热伴
下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可能是
细菌性痢疾。
6. 发热伴右上腹痛、
厌食或
黄疸等可以是
病毒性肝炎或
胆囊炎。
8. 发热伴腰痛、
尿急、尿刺痛,可能是
尿路感染、
肾结核等。
9. 发热伴有局部
红肿、压痛,可能是
脓肿、
软组织感染等。
10. 间歇性发热伴寒战、
畏寒、大汗等,可能是
疟疾或
伤寒等病。
11. 发热伴
皮下出血及粘膜出血,可能是流行性
出血热、重症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或
急性白血病等。
诊断
详细准确采集病史
注意年龄、发病季节、
流行病史,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起病缓急,病种长短,
热型和伴随的主要症状。
新生儿可有
脱水热。婴幼儿于南方,夏季酷热时可发生暑热症。冬春季以
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麻疹等多见;夏秋季以
急性肠炎、
菌痢、
乙型脑炎、伤寒等较多见。传染病常有流行病学史,应仔细询问接触史等。
小儿
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等常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结核病、
伤寒、
血液病、风湿热、暑热症、
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起病稍缓,病程较长,常超过两周。败血症、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深部脓肿等呈
弛张热;
伤寒、
副伤寒、
斑疹伤寒为
稽留热;疟疾多为
间歇热;
白血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热型不一,无一定规律。热型,在尚未应抗生素、
皮质激素等特殊药物治疗时,对发热的诊断非常重要,但对小婴儿、新生儿诊断价值较小。
询问发热的同时要注意询问各系统的
特异性临床表现,如呼吸道感染常有咳嗽、气急。消化道感染常有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泌尿系感染有尿频、
尿急、
尿痛等。
中枢神经疾患,多有呕吐、惊厥、昏迷等。发热伴黄疸常见肝脏的细菌或病毒性炎症,
肿瘤;伴
多汗者常见于结缔组织病,败血症等;伴寒战者多为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深部脓肿等。早期无特殊性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者,结合病史特点考虑伤寒、败血症、结核病等。
全面仔细体格检查
检查要详细全面,结合病史及症状,再作深入检查。
口腔在不少发热患儿中,常见有病理改变。如
扁桃体炎可见
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分泌性;
疱疹性咽炎在咽部等处可见疱疹及
溃疡;麻疹早期颊粘膜有
科氏斑;
白喉可见咽及
扁桃体有白色
假膜等。
注意
皮疹的分布与形态。全葡菌败血症、
链球菌感染常见有
猩红热样的皮疹;血液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皮肤可有
出血点;风湿热可见
环形红斑;
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
组织细胞增生症X、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及许多药物都可出现皮疹,但其形态和出现规律各异。
高热时
精神状态良好者,常轻度感染。如
嗜睡,
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有
脑膜刺激征者,提示
颅内感染。婴儿颅内感染早期,
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但表现神志淡漠、嗜睡、烦躁不安、囟门紧张或饱满等,须警惕颅内感染。
肝脾肿大常见于
白血病、结缔组织病、肝胆系统的炎症、
伤寒、败血症、疟疾、肿瘤等。周身
淋巴结肿大可见于血液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支原体感染、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应注意查找邻近部位有无炎性病灶。
实验室检查
先作
一般检查,根据
一般性筛选结果,再决定进一步检查项目,尽量避免无目的“撒网”式检查。
血、尿、粪常见检查为筛选的首选项目。
白细胞总数和
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多考虑为
细菌性感染;减低者则偏重于病毒或杆菌感染。若怀疑败血症、肠道及
泌尿道感染,需分别送血、粪、尿培养。各种穿刺液除常规检查外,有时需送培养或
涂片检查。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皮肤
瘀点及
脑脊液涂片检查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疟疾患儿
血涂片可查找
疟原虫,白喉伪膜涂片检查
白喉杆菌。
必要时检查
肥达氏反应、
外斐氏反应、
嗜异性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等,有助于鉴别诊断。风湿热或
类风湿病分别进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或类风湿因子检查。疑病毒感染有条件者,可行免疫学方面的早期快速诊断检查。
免疫缺陷病致
反复感染者可作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
细胞免疫与
补体测定。血液病宜做骨髓像检查。怀疑结核病需进行
结核菌素试验。怀疑
胆道感染者作十二指肠引流液的检查与培养,经常可获得有意义的结果。总之,可按病情需要进行有关检查,但需注意分析检查结果时,要摒除由于取样或操作过程等误差与污染而致的
假阳性或
假阴性。
X线及其它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
CT、
核磁共振、
血管造影、
放射性同位素、B型超声波、活体组织等检查,也属必要。
处理
综述
对高热患者应及时适当降温,以防
惊厥及其它不良后果。对既往有
高热惊厥史或烦躁不安者,在降温同时给予
镇静药。
发热待诊者,尽可能查明原因,可暂不给予
特殊治疗,否则改变
热型,模糊临床
征象,延误诊断。
降温措施
1.
物理降温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
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
生理盐水(30~32℃)
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
针刺降温 常用穴位为
曲池、合谷、
大椎、
少商、
十宣等。
3.药物降温 对
未成熟儿,小婴儿与
体弱儿一般不用
解热剂降温。常用的解热剂有
APC5~10mg/kg/次,或阿鲁散1-2岁婴儿每次1-2片(每片含
阿斯匹林0.06克,鲁米那0.015克)。也可用小儿退热栓(
扑热息痛栓),1~6岁,1粒/次,一日1-2次,将
栓剂塞入肛门。
其它对症处理
高热时不显性水分丢失增多,加之
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份和
电解质。口服有困难者给予静脉
补液,并注意热量的供给,使用1:4(含钠液:葡萄糖液)液,可适当予以钾盐等。
对伴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选用
氯丙嗪与
异丙嗪。
病因治疗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
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
治疗措施。
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
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
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
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5、由于高热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
7、常备退热药,观察测量体温,一旦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搐。
8、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