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琼,女子排球运动员。
运动健将。福建
永春人。1972年入福建队。1978年被选入国家队。弹跳好,滞空能力强,尤善拦网。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被评为个人拦网第三名。其所在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曾获第二届
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9届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和第9届
亚洲运动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1年11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
女排赛,与队友合作,获得冠军。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获世界冠军,也是中国
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世界冠军。1982年9月,参加在
秘鲁举行的第9届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84年9月,参加在美国
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第三届世界杯赛,中国队对古巴队比赛时,陈亚琼
扭伤了腰,蹲下去都站不起来了,但她一直坚持到比赛胜利,赛后一位老华侨赞其为“钢铁将军”。1982年秘鲁第九届世界锦标赛,陈亚琼为女排二度夺得世界冠军再立功勋。但是严重的腰伤影响到她的运动生涯,年底,她退役后到了香港。她告诉记者,1983年中国女排处于低谷,袁伟民指导打算让她归队备战
奥运会,但她出于伤病以及国家队培养新人的考虑,最终放弃了这次机会。就这样,陈亚琼和福建第一名奥运冠军头衔擦肩而过,不过
侯玉珠和
郑美珠在1984年实现了福建人的
奥运金牌梦。
到了香港后,陈亚琼先是到新华社,她告诉记者她没有离开体育界。她经常参与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每年她都会带香港的中小学生去北京访问;而在
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开赛的时候,陈亚琼到现场开球,体育圈的人都亲切地叫她“琼姐”。2004年,
雅典奥运会后,陈亚琼没用国家一分钱,负责组织
奥运冠军到香港访问,这靠的是香港很多企业家的
捐款。陈亚琼打算找个意义重大的礼物回报他们,十几名奥运冠军看在“琼姐”的面子上在很短的时间里在300幅照片上签名,这让捐款的企业家们非常感动。她告诉记者,自己要通过体育激发他人的
民族自豪感。
虽然退役后再也没有碰排球,但是陈亚琼还是关心着中国女排,过去陈亚琼也是司职副攻。她说:“我十运会的时候就觉得她(
徐云丽)是可造之材,没想到第二年她就进了国家队。她要是在我们那个年代,肯定会被袁导往死里练,多好的条件啊。”作为过来人,陈亚琼给了徐云丽一些中肯的建议:“她现在的节奏不快也不慢,而且手上没‘活’。如果想成为一个好副攻,还需要打好基本功。我们老女排是以训练为主,现在的女排比赛多,所以练习基本功的时间少了些。”
陈亚琼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工作,任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陈亚琼说,一晃儿在香港已工作已有20年,如今儿子都18岁了,现在是北京时装学院的大学生。”平时,
袁伟民执教过的那批老女排队员还经常通电话,与陈亚琼来往最多的是
陈招娣,
周晓兰因去美国与她的联系也少了。谈到这儿,陈亚琼笑着说:“咳,我们都是过去的人了,还谈这些干吗!”虽然不搞排球了,但她始终关注着目前中国女排的情况。陈亚琼认为,现在的中国女排每位队员的个人特点不明显。另外,她们的比赛经验还欠火候,需要大赛多磨炼。
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对于香港的球迷来说是一个节日,而对于另一些特殊的“球迷”,这却是一个老友重逢的机会。在中国香港站的三个比赛日,老一代
中国女排的7名成员———
孙晋芳、
梁艳、
李延军、
杨希、殷勤、
侯玉珠和陈亚琼也出现在赛场边,为新一届中国女排加油。面对晚辈正在为另一个“五连冠”梦想而拼搏,身为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问题部副部长的陈亚琼也对新女排的
姑娘们寄予了厚望。
陈亚琼认为,新一届中国女排重新组队以来,队员们的个人条件都很好,而领队和教练员对队伍的管理,以及队员的自我要求也都非常不错。从技术上来说,中国女排队内的几名老队员都在走向成熟,新队员虽然还显得稚嫩,但她们的个人条件还是不错,如果能给她们多一点时间磨练,多一些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相信她们的进步会很快。
作为老女排辉煌时代的经历者,陈亚琼认为新女排跟“五连冠”的老女排无法相比。陈亚琼解释说,现在跟当年老女排时代不同,因为排球场上的规则有了很大变化,所以现在的女排技术打法也与过去有了相当大的差别,可以说,新老女排是各有各的特点,很难放在一起比较。
顽强拼搏和团队精神是女排的魅力所在,也正是球迷一贯支持和热爱中国女排的重要原因。陈亚琼回忆说,当年中国女排到香港比赛,虽然当时香港被英国
殖民统治了多年,但是当地人对祖国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而且香港球迷对中国女排始终不离不弃,无论
中国女排是一帆风顺还是处于困境,这些球迷的支持始终是义无返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