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祥
主任编辑、作家
陈嘉祥,男,汉族,1933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笔名沈沉、盛典,重庆市轻工局主任编辑,曾任《中外招商报》编辑部主任。重庆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文化馆馆员等。
简历
早年
上世纪40年代以前,在重庆嘉陵江畔的千斯门,有一家名叫“嘉善堂”的百年老字号国药房。1934年陈嘉祥就出生在这个五代中医世家。书香门第的家境,使他从小就同翰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小学就喜读古文,后来读《说岳》上瘾后喜欢历史,而且迷上了武侠小说
1949年,15岁的陈嘉祥读完初中,考取了二野军大。毕业后担任文化干事,也参加过剿匪斗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8岁转业时,他自愿申请到万县专区最边远的城口县,担任县委秘书等职。
当时,在一帆风顺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陈嘉祥生性纯良、率真、正直,而且嫉恶如仇。就在1958年的全国大炼钢铁运动中,因敢于直言批评和揭露不正之风,冒犯了一些当权者。加之他学识丰富、工作能力强,并且爱好文学、集邮,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和集邮方面的文章,也遭到一些人的妒嫉。
正当他在工作和文学、集邮事业上大展宏图的时候,却祸从天降。一些人为了泄私愤图报复,捏造他在集邮活动中与“国际间谍网”有联系,严重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1959年他被这莫须有的罪名被撤销党内外职务、开除党籍,并被判处8年徒刑,被送进了监狱。陈嘉祥遭遇这不白之冤痛心疾首。他宣称自己是无辜的,将来一定要翻这个案!为了不牵连妻子儿女,一年后他主动向妻子提出离婚,从此,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妻离子散。
1966年陈嘉祥刑满释放后,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回重庆落户,被安排在德阳机制砖瓦厂当了一名“就业人员”,在那里挖原泥、烧窑、拉煤车,靠繁重而廉价的体力劳动养活自己。
1972年陈嘉祥积极向组织申请“清放”,第二年便回到了重庆,与沈际才结成了夫妻。
那时陈嘉祥没有正式工作,只能在街道建筑单位做一些挑灰桶、砌砖头、扎钢筋等杂活儿,每月零星收入只有二、三十元。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陈嘉祥敏锐地意识到为自己沉冤翻案的时机到来了。于是他开始写申诉材料,在漫长而艰辛的上访过程中,连续4年向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以及部队老首长,用挂号寄出的申诉信多达400多封。1980年陈嘉祥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昭雪,并且恢复了他的干部身份和党籍,被安排在重庆市轻工局担任《重庆轻工》杂志的主编。
就从1983年开始,获得新生的陈嘉祥又恢复了文学创作。
武侠创作
80年代中后期,港台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如洪水猛兽般涌进大陆金庸古龙等的作品几乎家喻户晓,而出自大陆的多为客串,鲜有亮点。陈嘉祥认为这是因为解放以来,对武侠文学禁锢多年,一旦开放,群众对武侠感觉新奇,所以饥不择食
“我就不相信,难道大陆作家写不出像样的武侠小说!”为大陆武侠现状鸣不平,要为大陆争口气,成了陈嘉祥写武侠小说的初衷。就在武侠高峰过后的80年代末,长期擅长撰写历史小说纪实文学的陈嘉祥,突然来了个180度的陡转,他踌躇满志,开始尝试武侠小说的创作,如同武林高手蓄积多年的内力,终于找到了“武艺”暴发的突破口。
针对一些武侠片带给观众的迷茫和不良影响,陈嘉祥在创作中坚持四条原则:首先突出侠义核心。他认为“侠”之大者,大到为国为民,小则扶弱济困、除暴安良“路见不平一声吼!”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如果没了‘侠义’,哪怕打杀得天昏地暗也毫无意义。其二也写爱情,但决不写人妖恋、三角恋、拳头加枕头的庸俗爱情。其三要有历史大背景。他看到许多武侠都模糊历史,认为这是作者本身历史知识匮乏。写武侠要涉及朝代年号、官职、服饰、地域、民俗……以及武林派别、三教九流都有考究,一不留神就会贻笑大方。其四乾隆以后的故事,不用武侠体裁创作,因为那时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了,还操着大刀长矛拼过你死我活,觉得挺矫情的。他强调武侠的宗旨是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1993年陈嘉祥的两部长篇武侠小说《武林怒涛》、《风雨飘摇紫禁城》同时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两部作品是分别以明末江湖义士奋勇反抗魏忠贤操控锦衣卫东厂等阴谋篡权以及以清朝雍正与诸王子争夺帝位的激烈斗争为背景而创作,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业内人士在报刊上撰文,赞赏其“立意高”“主题超越”。评介他的作品超过了80年代以来到90年代初大陆的水平。从这以后,陈嘉祥的武侠创作一发不可收拾。1999年,当时大陆尚无武侠报刊,他以非凡的气派将目标瞄准了香港《武侠世界周刊,并开始向该刊投稿。
《武侠世界》是香港武侠文学界颇具权威的一家大杂志,创刊于1959年,发行量一度很大,范围除港澳台以外还遍及亚太欧美等国。许多著名的武侠大家如梁羽生古龙等都是它的座上宾,堪称“名家荟萃,猛稿如云”。可是没想到2000年 ,陈嘉祥的一部中篇武侠小说《锦城奇侠》就在这家杂志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了,这令他倍受鼓舞。
2002年该刊又发表了他的中篇《苏州民变》、《龙泽山庄》。尤其是《苏州民变》,众多读者评介“既有历史感,又有故事性,从中可以读到一些历史知识”。一位美国读者在给编辑来信中表示:希望陈先生以后有更多的新作出现!
2003年该刊用了48期,连载了他的130多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玉萧声动四十州》的第一部《黄龙令》45万字,作品抓住侠义核心,将历史事件融入,始终高扬的爱国心、民族感在海内外读者中赞誉不绝。
《武侠世界》还为陈嘉祥的作品独辟栏目,并置于篇首,期期都有编者对他作品的评介、导读和来自读者的反馈,其褒奖之辞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在该刊的宣传广告中,常常将他的名字与诸葛青云、秦红、龙乘风洛人等海外知名大家并驾齐驱。迄今为止,在不到9年的时间,陈嘉祥在这家杂志已经发表中、长篇武侠小说10部200余万字。而且还有送出的《清明图》等6部约200万字的手稿,将陆续发表。
显而易见,当初金、梁等人的作品从港台走向大陆,如今陈嘉祥的作品则是以强劲的姿态和雄厚的实力,从大陆走入港台,推向世界!这在大陆作家来说,为数不多,在重庆则是绝无仅有。
曾经有人以为陈嘉祥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而事实上这些年来,他的武侠作品也在大陆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重庆出版社自1953年建社以来从不出版武侠小说,但却先后破例地出版了他的2部近80万字的武侠小说。中共重庆市委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同志生活》月刊,从2000年创刊以来的100多期,每期连载他的中长篇武侠小说《刺金记》、《护镖记》、《玉嫣记》等作品,受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喜爱。
2004年月11月14日,重庆晚报“人物”栏目,以《古稀老人的武侠梦》为题,用一大版篇幅宣传了名扬海内外武侠文学界的重庆作家陈嘉祥从事武侠创作所取得成就。紧接之后的12月中旬,重庆卫视在“巴渝人家”节目中,向全国播放了陈嘉祥的专题片《迷侠》。这个很别致的节目,将观众的视线随电视镜头带进了陈嘉祥那书香四溢、温馨俭朴的家,还看到记者现场采访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迷侠”作家和他的妻子沈际才女士。并展示了老先生20多年来出版和发表的大量作品及其手稿……
妻做“粉丝”
走进陈嘉祥的家中,便可以感觉到浓浓的书香扑面而来。仅就他个人的作品而言,那已经发表的20多部图书堆拢来像一座“小山”,登载他作品的《武侠世界》样刊,叠在一起足有一米多高。另外还有几摞整齐待出版的《三国诗集注》、《中国汉流三百年》、《血魔张国涛》、《巴蜀惊雷》等一百多万字的爬格手稿。
纵观陈嘉祥20多年来上千万字的创作成果,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奖项和读者的书信反馈,一目了然,他除了武侠小说取得骄人的成绩外,还有其它如历史、文史、传记类作品同样大放异彩。
一位史学界前辈读了他的《三国诗集注》手稿后惊叹:“没有甘坐10年冷板凳的精神,是写不出这么高学术价值的东西,它填补了 这一领域空白!” 陈嘉祥与李萱华合著36万字的纪实文学《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一书,2005年5月由重庆出版社面世后,时值抗战胜利60周年,该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被一销而空又再版。重庆日报、重庆时报长江日报进行了连载;上海《党史通讯》、新浪网搜狐中华读书网等十多家网站、刊物均作了全文连载和选载。重庆市作家协会和北碚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还为该书举行研讨会和首发式。作协主席黄济人评说:“这是重庆作家向抗战胜利60周年献的一份厚礼,为重庆争了光,为重庆作家、重庆作协争了光。”
然而鲜为人知,伴随老作家一部部作品的问世,他的妻子沈际才也在全心全意的相夫中“成长”,并且创造了属于另类女性的奇迹。
在《迷侠》电视节目中有一段镜头,当记者采访作家妻子的时候,当时已年过花甲的沈际才看上去风韵犹存。她一面悠悠地切着煮熟的腊肉香肠,一面用清亮的嗓音回答记者的提问说“是啊,他的作品我都看,我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是鉴赏者也是批评者……”就那份投入、那份喜悦、那份溢于言表的崇拜之情,可以想见,陈嘉祥最贴心的“粉丝”非她莫属!
陈嘉祥自80年代初落实政策后,重新开始了文学创作。由于他过去20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虽说从未放弃过学习,但却疏于创作和发表文章,所以一时把握不住报刊的脉络。那些日子,沈际才见丈夫一下班回来就写,十分辛苦。而寄出的稿子总是一摞摞的被退回。她看着心疼,也曾劝说过丈夫。1984年成都《龙门阵》杂志发表了他的一篇《学究考》千字文,沈际才终于理解了。为了给丈夫腾出时间集中精力写作,她包揽了全部的家务。而且善处双方子女、亲友等关系,用自己的贤淑、大度和包容,为辛劳的丈夫营造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沈际才过去只读过一年书,上过几天夜校。照说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女人,只要能打理好家务,相夫荫子,也算尽了本分。尤其是退休后儿女也成家立业,她完全可以养尊处优享清福。可是遇上了作家丈夫,仿佛她的命运被书香熏染,她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起初她发现一些老作家时常称赞陈嘉祥的作品,并听说有的朋友以前不喜欢武侠,但读了他的作品后上了瘾。出于好奇和对丈夫的至爱,她开始翻阅《武侠世界》杂志,想从上面读他的作品。可就那些陌生的繁体字,像拦路虎似的。陈嘉祥明白妻子的心思,很乐意教她识字,而且先让她读自己的简化字正稿,待发表以后再对照读作品,结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嘉祥在妻子面前完全充当着活字典、活档案的角色。妻子则像一个勤奋的小学生,同丈夫一道咬文嚼字。她不懂就问,问了还记录下来。有时不忍打扰他,就在书中夹张纸条,待他休息时再请教。日积月累,渐渐可以顺畅地阅读丈夫作品,到后来可以进入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情绪。她感觉自己从作品走进了丈夫的心灵世界,相互间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境界啊!
为了拓宽妻子的阅读视野,陈嘉祥推荐她同时读一些香港武侠名家的作品,也引导她读一些唐宋诗词和文学名著,从中培养她的鉴赏力。并利用晚上时间,选择一些武侠电视剧陪妻子一面观看,一面评论。
久而久之沈际才有了底气,她不仅能读懂丈夫的作品,而且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偶尔还为他纠正错别字。陈嘉祥非常欣赏妻子的刻苦精神和对文学的悟性,后来每逢写好稿子,必先交先交给妻子审读,听取她的意见后再送出。
陈嘉祥的写作生活很独特,自90年代中期退休以后更是自成规律。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晨炼半小时后早餐,7点钟便坐下来开始一天的写作。午餐后休息片刻又继续,晚上从不写作。一来这是为保证良好睡眠,二来晚上的时间他要留给妻子。
在他们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丈夫坐在桌前孜孜不倦地伏案疾书,妻靠在沙发上读作品或织毛衣。有时饭菜已经上桌,妻千呼万唤;有时妻捧着书本倚在沙发上睡着了,丈夫会轻脚轻手走过去,小心翼翼地给她盖一件衣裳。
1998年9月,陈嘉祥在《重庆晨报》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散文《风雪夜归人》,记叙了他和妻子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去市里看电影的情景。当走出影院时已近12点,因汽车和轮渡都已收班,他们只好绕道步行,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了两个多小时。刚进家门,陈嘉祥突然对妻说:“我想了一副对联,是说我们今天看电影的。”“快说来听听!”上联是:洪湖赤卫队;下联是:风雪夜归人。之后,陈嘉祥故意停顿。“横批呢?”妻欣喜地追问。横批当然是“一对影迷” 啰!夫妻俩相对而视,大笑起来。
梦断香销
2006年春节刚过,沈际才突然病了。经诊断,查出患了黄疸肝炎,住进了一家专科医院。陈嘉祥搁下手中的笔,成天守护在妻子的病榻前精心照料。一个月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妻子出院回到家中调养。为了督促她安心休息,陈嘉祥非常豪爽地“承包”了所有的家务。每天傍晚,他总是挽着妻子外出散步,在夕阳的余晖下,北滨路上一对幸福老人的倩影,不知吸引过多少路人赞叹的目光。
5月中旬,沈际才的病情复发了,她又一次住进了医院。尽管有他们双方的儿女轮番照料,但陈嘉祥仍展转在妻子的身边,为她洗脚、洗脸、擦澡,千方百计买她最想吃的东西,并从精神上给以安慰,鼓励她战胜病魔。沈际才沉浸于丈夫的深情厚爱,顽强地与死神抗争,而且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6月中旬,她曾对前来医院看望她的儿子、儿媳嘱咐,请他们帮忙留意在江北购买一套80平米两室一厅的集资房。她,依然憧憬着同丈夫改善住房条件呢。
没想到6月30日凌晨1时,沈际才因肝坏死抢救无效,终于告别了人世。这噩耗如晴天霹雳,陈嘉祥痛不欲生地哭倒在妻子的病榻旁。他一次次地责问:“苍天啊,你为啥对我苦命的妻这样不公……”
回家以后,陈嘉祥将自己的书房正名为“忆沈斋”。挂上妻子的遗像,他早晚在像前敬香默哀,奋笔疾书。这一回,九曲柔肠的“大侠”提起笔来,热泪长流。那些与妻生活数十年曾深深打动、逐步积累并沉浮于心的活生生的素材,此时不需任何艺术加工,缅怀的思绪顺着笔尖流淌。时而呼号像苍凉的江河,时而澎湃像拍岸的大海、时而静美像平湖的秋月……就在沈际才逝世周年之际,陈嘉祥将一部长篇传记文学《苦爱一世情》,呈现在爱妻的灵前。
这部传记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长达20多万字,共分6个部分,即:童年何辜苦难多、少年偏又尽坎坷、婵娟却遭无赖误、无妄之灾谁之过、相濡以沫琴瑟和、真爱无涯永恒歌。
陈嘉祥为糟糠之妻立传!这一新闻很快震动了重庆文坛。
重庆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的《巴渝风》报纸,2007年特地为这部传记增设了一期专刊,许多老作家包括王火杨本泉杨耀健等都激情满怀地发表感人的诗文、评介、读后感,如《真实的传奇》《三赞“苦爱一世情”》《催人泪下,发人深思》、《嘉祥侠骨更柔肠》、《一份特殊的礼物》、《幽兰虽逝余馨在》…… 正如老作家们所言:虽然天不假年,沈际才跨鹤西去,但她的形象却得以在传记文学中长存。并且因为丈夫的呵护,她的生命在翰墨书香中得到升华!
陈嘉祥因妻子去世的悲痛,整整一年没给《武侠世界》写稿,编辑多次来电询问,并刊登了作者来信对他新作的期盼。一天,著名老作家杨本泉来家看望,见了他的状况,非常着急地吼了起来:“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前面几十年光阴都被耽误了,现在是你创作的高峰时期,你应该给子孙后代多留点东西,必须振作起来!”老大哥的一声吼,陈嘉祥如梦初醒!
亲戚朋友的关怀劝导和神圣事业的召唤,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陈嘉祥在前不久终于续弦。如今,又一位善良贤惠且热爱文学的女性走进了他的生活,伴随他开始了新的征程。
作品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重庆出版社出版)、《武林怒涛》(重庆出版社出版)、《风雨飘摇紫禁城》(重庆出版社出版),文史丛书《官场钩沉》(重庆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有《钱壮飞传奇》、《叱咤风云》、《况春发传奇》、《苏州民变》等13部。
荣誉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获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城市出版优秀图书二等奖。
参考资料
重庆作家陈嘉祥.中国市县发展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5 20:28
目录
概述
简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