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皑(1920年9月23日—1994年11月28日),原名郑衍贤,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今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导演。
1941年秋,陈怀皑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4年,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后留校当助教,负责导演、剧本选读、名著选读等课程,并担任学校的演出总干事及“校友剧团”的舞台监督。
1948年,陈怀皑因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受国民党反动当局迫害被解聘,经
张骏祥推荐,到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担任副导演,开始迈入影坛。当时张骏祥正在执导影片《火葬》,来北平拍外景,陈怀皑随同来京。外景尚未拍完,陈怀皑又被国民党特别刑事法庭列为“匪谋”嫌疑,并限期“自首”。他被迫离开北平,毅然投奔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经短期学习后,参加筹组华北大学第三文艺工作团,该团成立后,陈怀皑任戏剧队长,并参加了第一个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话剧《
红旗歌》的编导工作。
1949年,被调到中央电影局担任副导演。1950年,参演由
凌子风执导的剧情电影《
陕北牧歌》。1951年,陈怀皑被调至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担任教员。1953年,陈怀皑调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担任导演,并执导了话剧《家》。1956年,转入北京电影制片担任导演,并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
虎穴追踪》;同年,担任剧情电影《
祝福》的副导演,该片由
桑弧执导。
1958年,执导由于洋、
魏鹤龄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
生活的浪花》,该片讲述了某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青年大夫金章、薄康、小齐三人间的恋爱故事;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
山里的人》上映。1959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
百凤朝阳》上映;同年,与
崔嵬联合执导剧情电影《
青春之歌》,该片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
1960年,与崔嵬联合执导京剧艺术片《
杨门女将》,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61年,与崔嵬联合执导剧情电影《
北大荒人》。1962年,执导由
李少春、
袁世海共同主演的戏曲电影《野猪林》,该片根据《水浒记》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情节改编。
1963年,与崔嵬联合执导戏曲电影《
穆桂英大战洪州》,该片取材于小说《杨家将演义》。1974年,与崔嵬联合京剧艺术片《
平原作战》,该片由李光、
吴钰章、
高玉倩联合主演。
1975年,与钱江、
王好为联合执导剧情电影《
海霞》,影片根据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1976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
斩黄袍》上映;同年,执导戏曲电影《游龙戏凤》;此外,还执导了戏曲电影《辛安驿》。1978年,与
谢铁骊联合执导剧情电影《
大河奔流》。
1979年,独立执导戏曲片《
铁弓缘》,该片获得第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1980年,执导戏曲电影《
诸葛亮吊孝》,该片讲述了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1981年,与谢铁骊、
巴鸿联合执导剧情电影《
知音》。1984年,执导由
许还山主演的剧情电影《
双雄会》。
1986年,执导由
丁同、斯淑娴搭档主演的戏曲电影《
朱门玉碎》。1993年,担任剧情电影《
霸王别姬》的艺术指导。1994年,陈怀皑因肺癌逝世,享年74岁。1998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三岔口》上映;同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辕门斩子》上映。
陈怀皑的艺术,主要是通过挖掘影片中人物的内在性格,通过银幕上的艺术形象来拨动观众心弦的。而且,他执导的传统戏曲艺术片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既是戏曲,又是电影,也就是说,它既不损害戏曲的唱、念、做、打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电影的特性:使人们既可以了解祖国的传统戏曲艺术,又可以欣赏许多戏曲艺术家的表演(《电影评介》评)。他有一颗关怀后辈成长的热心、爱心和诚心,又有很高的导演水平和成熟的经验,还有热情无私地帮助他人的崇高品德和对艺术严肃认真的追求精神(《电影创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