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松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陈立松,1965年7月出生,博士,园艺学和植物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2011-2015)岗位科学家。
教育经历
教育情况1983年9月-1986年7月: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果树专业学生。
1988年9月-1991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9月-1997年12月:福建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在职博士生。
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
1998年3月-2000年3月: 日本佐贺大学(Saga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JSPS)
2002年6月-2004年1月:美国Cornell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06年5月-2006年11月: 美国Cornell University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福建农业(林)大学任教;1994年6月晋升为讲师,1999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7月晋升为教授(2004年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柑橘主要砧木耐铝性鉴定及耐铝的生理生化机制”(编号:30270930);“枇杷有机酸代谢研究”(编号:30571292);“高铝低磷互作对柑橘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编号:30771487)和多项省部级课题。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年来,陈立松教授一直从事柑橘、荔枝等果树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先后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植物生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收录,2篇被ISTP收录。2001年、2005年和2006年分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获奖情况
2000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001“水分胁迫下荔枝的生理生化变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2年获福建青年科技奖;
2005“不同类型CAM植物和菠萝叶片不同组织生理生化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6“龙眼、葡萄缺素(Mg、N、Fe)胁迫生理研究”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编号:(2010)0494号
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编号:2010-013-013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2011-2015)岗位科学家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05年4月-,)。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年12月-,)。
《福建果树》编委(2006年元月-,)。
《HortScience》、《Irrigation Science》、《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Journal of the Serbian 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Photosynthetica》、《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Biology》、《Plant Science》、《Scientia Horticulturae》、《中国农业科学》、《园艺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和《植物生理学通讯》等杂志的审稿专家。
出版著作
李建国主编.2008.荔枝学,中国农业出版社,906千字,ISBN:878-7-109-12668-8
张上隆,陈昆松主编,2007.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的分子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325千字,ISBN:978-7-109-11771-6
刘星辉,陈立松,李延,邱栋梁编,2004.亚热带果树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500千字,ISBN:7-80167-763-3/S·589
陈立松,刘星辉编著,2003.果树逆境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319千字,ISBN:7-109-08028-5
代表性论文
参考资料
陈立松.福建农林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29 05:22
目录
概述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