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
清代历史学家
陈鼎是一位著作等身的著名历史学家、旅游文学家。原名太夏,字定九,又字九符、子重,号鹤沙,晚号铁肩道人。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现周西村人)。少年随叔父远至云南,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考察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对云南贵州一带的地理、历史情况很有研究,后返归周庄故里定居,死后葬于砂山五峰顶北麓。
人物简介
陈鼎(1650年——?)清学者。江阴周庄镇陈家仓人(现周西村人)。
陈鼎生于顺治七年(1650),10岁时,跟随叔父宦居云南。一年后,叔父病故,随叔父至云南的亲友和童仆老幼40多人相继病亡,只存下婶母钱氏、钱氏之兄钱伯可夫妇等8人。陈鼎去家万里,举目无亲,寄居在滇东曲靖,寄宿城关帝庙内,与婶母等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生计,陈鼎的婶母典卖金银首饰,所得资费交伯可往返福建、广西贩烟。钱伯可在一次售烟的过程中,结识了土司龙宣慰长官。龙宣慰赏识钱伯可先生的书法,便聘钱可为西席,课教土司儿子们的书法。没过多久,钱伯可的夫人严氏也去世了,女儿才9岁,祖母教之读书写字,教她读了《烈女传》,并了解了大意。
陈鼎开始跟来自无锡的华龙友先生读书,华龙友去世后,便由婶母带教。到14岁那年,便通晓了“制艺”。当时,科举考试有了变革,将原来考八股文改为策论,云南靖川当地许多读书的人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听说年幼的陈鼎策论写得好,纷纷赶前拜陈鼎为师,一年的束修有粮近二百石,家庭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
钱伯可在土司府教书,同情陈鼎母子,征得龙土司同意,陈鼎母子住进了土司府。陈鼎16岁时在云南应乡试,七艺皆出色,中举。然后入京师参加会试,未中。龙土司看陈鼎年纪轻轻有才华,便以自己的长女龙继桓许配给陈鼎,陈鼎17岁便与龙继桓成婚。当时,龙继桓仅14岁。龙氏先祖是汉人,其族大多数人通汉书、懂汉语。龙继桓幼年通僰文,善僰书,会画翎毛山水,熟悉汉语。结婚后,跟从小姑学《论语》、《孟子》、《孝经》诸书,学习卫夫人及二王书法。陈鼎与龙继恒结婚后,生下长子嘉谟。妾兰仿生次子嘉诰。次年又生三子嘉谋。到第3年,17岁的龙继恒因生子得产疾,不治而亡。
陈鼎21岁那年,奉婶母之命,续娶钱伯可长女钱洁。钱洁当时17岁,性格温淑,知书能诗,尤善长短句。
陈鼎在与钱氏结婚的第二年冬天,赶往京师。次年,又游历陕西。陈鼎或游览观光,或从事幕僚,结交文友。一段时间由于战乱,不能回家。等到时局安定,陈鼎回到云南,夫人钱洁早已离开了人间。钱洁是一位才女,写了不少诗词,她所著《青螺稿》、《蓉亭词》已经散佚,少量诗词被收入《国朝闺秀正始集》、《江苏诗征》、《全清词钞》、《江上诗钞》。
36岁以后,陈鼎又继续踏上了征程,在外漂流数十年,走过了很多地方,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著作。
陈鼎到了晚年,倦游归隐,回到故乡周庄陈家仓,整理自己的著作,将之刊刻付梓。陈鼎活到60多岁。他的著述颇丰,可称著作等身。
作品
滇黔土司婚礼记
陈鼎写了《滇黔土司婚礼记》,初名《洞中风土记》,追溯了龙氏土司的族属源流,介绍了中原文化对宋、蔡、罗、龙四家的影响。陈鼎入赘龙士司家,亲身经历了土司家婚礼的全过程,了解土司的婚制和礼仪,为我们了解土司生活的内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陈鼎在书中说:“余幼以文字见知于宣慰父子,以嫡长女许字,问名、拜允、纳采、下聘,以及亲迎、奠雁,一遭周礼。余飘流异域,一贫如洗,安能备礼,皆内父子资之而后行之。”流落异乡的陈鼎,在岳父母龙宣慰夫妇的支持下,与龙氏女结为夫妇。在婚礼的全过程中,除了采用本民族的礼俗外,主要按《周礼》的规定进行。这里说的《周礼》,主要指古代“三礼”中的《仪礼》。《滇黔土司婚礼记》详尽记录了迎亲、拜堂、合卺、省亲、告祖等过程,仪式既隆重又热烈,声势场面很大,是罕见的汉夷婚礼的大融合。
《滇黔土司婚礼记》记载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从前龙氏土司“嫁嫡一长女为嫡长妇,必一媵八人。”“所媵或养同姓,或选良家,或庶产,嫡女则不能矣。”陈鼎做过龙氏土司的女婿,“从嫁八媵,半属宗人,半选良家,大都其家臣之女也。”他是江阴人,见到这些媵者,不明她们的身分,后来才知道她们为侍妾。据他观察,滕者晚间则独处,既寝则禁复起,帏外张灯彻夜,每夜一婢伺值,好象囚犯一样。“见主人则不敢坐,常侍立终日,不敢生怠傲色。”“主人欲与诸媵坐,必其卧榻;若于椅,室老闻之,必加挞。”“媵者或逢怒主人,室老必勒媵者去其下衣,当庭而痛扑之,毋赦也。”由此可见,当时贵族女子出嫁时要抽选奴隶或平民的女儿陪嫁。这些陪嫁的女子,即使不纯作女奴,身份有别于婢女,遭遇也很悲惨。
此书乃陈鼎的亲身经历记实,为研究彝族土司婚姻礼俗的第一手资料。《滇黔土司婚礼记》自康熙间刊行以来,《知不知斋丛书》、《昭代丛书》、《通学斋丛书》、《小方壶斋舆地丛钞》、《香艳丛书》、《笔记小说大观》、《(民国)贵州通志》等书均有收录。
滇黔记游
在与钱洁结婚的那一段时期,陈鼎到黔、滇两省许多地方游览、考察,写下了《滇黔纪游》2卷。《黔游记》记述贵州舆地、山川、岩洞寺祠、物产、古迹等内容,记叙了游历镇远府、兴隆卫、平越郡、贵州省域、安顺府、镇宁州风景名胜的经过,特别是对洞穴的探索都有生动描绘,对苗族的风情、黔地的风物叙写细致入微。《滇游记》记载云南的风景名胜、山川草木、物产、贸易、建筑、民族、风俗等。对平彝县、点苍山、无为寺、大理等地风景名胜记载翔实。对隆州、东郭等偏重记传,河海、太和县诸多专记物产,对金马、碧鸡坊、大理门外西教场诸条多记贸易往来,对崇圣寺的建筑、楚雄、姚安、开花等地的风俗多有描写。对大理府记载尤详,约占全书的一半。《滇黔纪游》是研究云南和贵州地理、历史、民族的重要资料。
东林列传
在陈鼎众多的著作中,最知名是《东林列传》。陈鼎认为,明末东林党人尚气节、重名义,许多人捐躯效节,名垂青史。为了不让他们的事迹失传,陈鼎决定撰著一部东林党人的传记。他背负行囊,到各地走访采录,前后化20多年时间,采集到4600多人的资料,撰写成《忠烈传》60卷。书稿完成以后,他来到京师,准备呈送国史馆。当他在崇文门寓所夜间住宿时,书稿被盗贼偷去大半,只留姓名目录5卷。此后,陈鼎没有泄气,他来到梁溪惠山倪高士祠,整理存稿,进行补写。他参考《熹宗实录》及《东林党人榜 》等资料,重新撰写完成《东林列传》24卷。
东林列传》重在为东林人士树碑立传,通过东林人的言行事迹体现东林书院的兴废嬗变过程及东林党人的思想志趣和高风亮节。卷一记使东林发轫的杨时、罗从彦、喻樗、尤袤、李祥、蒋重珍和胡珵宋代七君。卷二至二十四记明代邵宝、顾宪成、高攀龙、左光斗、缪昌期、李应升等东林志士180多人。每卷传数人,每传数百上千字不等。对每一传主,皆力求叙及其姓名、字号、籍贯、家世、生平事迹。《东林列传》记载了明代天启崇祯两朝东林始末,可补《明史》之缺。陈鼎所处时代距东林党人聚众讲学为时不远,他又比较注意被他人忽略的乡邦文献,搜求积累数十年而发,这部书实为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和思想的难得资料。有康熙五十年(1711)铁肩书屋刻本。乾隆三十年(1765年)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
《东林列传》在已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有点评(详见第一章引论的[东林讲学大体])。
留溪外传
陈鼎还有一部重要著作是传奇小说集《留溪外传》。留溪在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这里地处黄浦江上游, 传说二千年前的西汉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功成身退,追随赤松子游,曾到此隐居。张堰镇上仍还存有“留溪路”的街名。《留侯外传》全书18卷,118篇,分成忠义、孝友、理学、隐逸、廉能、义侠、游艺等13部,所记都是明末清初的人和事。书中主要表达入清士人的遗民意识和安贫乐道、反腐倡廉的经世济民思想。其中遗民题材主要写遗民入清后的精神痛苦和情感煎熬。如《八大山人传》和《蔡儒医传》记朱耷、东山笑和尚和哭和尚等人的哭笑无常,颠态百出。《三逸传》记当时名流傅山、阎梅、宋旌等人对梅花相持大哭,感慨无补于世等,为遗民精神状态的真切写照。所记经世济民思想或写遗民高洁自好,济人为乐。如《宋元禄传》记宋元禄以卖文为生,有白送其金银者则怒而拒。《陈季超传》、《闵善人传》等则记遗民以财富为罪,尽散其财以济人之危。或以官员廉能事迹表达其社会理想。书中记事颇以情胜,文笔则一泻千里,酣畅淋漓。陈鼎在《啸翁传》中生动地描绘啸翁的啸声,其精彩处如:
初发如空山铁笛,音韵悠扬;既而如鹤唳长天,声彻霄汉。少顷,移声向东,则风从西来,蒿莱尽伏,推闼击户,危楼欲动。再而移声向西,则风从东至,闰然荡然,如千军万马,驰骤于前。又若两军相角,短兵长剑紧接之势。久之则屋瓦欲飞,树木将拔也。
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打通了视觉、听觉、触觉的界限,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感人的艺术境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另外,他在《八大山人传》中亦有对山人画技的描写清新流丽、凝练古雅、意味隽永:
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留溪外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抒发了沉痛的兴亡之感,揭露了清军残酷镇压各族人民的暴行,总结亡国的历史教训,发出了民族自强、民族自救的呼声。清涨潮编《虞初新志》,选有以“孝”、“义”为标题作品17篇,其中陈鼎的作品就有13篇,如《彭望祖》、《爱铁道人》、《狗皮道士》、《活死人》等篇均选自《留溪外传》。由于《留溪外传》具有浓郁的遗民意识,清代曾将之列为禁书。
邵飞飞传
《邵飞飞传》是陈鼎的另一部传奇小说作品,为单篇传奇。传叙西河女子邵飞飞以才貌过人闻名于里,被某官幕员骗娶为继室。其秩满还京后方知正妻尚在,且凶悍无比,将邵飞飞许配阍人。飞飞不能忍受,作《薄名词》、《燕台词》等寄给其母,郁然而死。文后附二词原文,凄幽感人。故事仍不外红颜薄命之旧套,文中描写也较简略。然其叙书与诗词能遥相呼应。表情达意,有唐人小说风韵。
其他著作
传世的著作还有:《黄山史概》、《蛇谱》、《荔枝谱》1卷,书中记载福建、四川和两广所产荔枝共43种。《竹谱》1卷,记有西南一带奇异的竹种,共60条。已经失传的著作有:《忠烈传》、《二十一史疑》、《十五国人物传》、《明季殉难诸臣姓名录》、《三吴人物志》、《留溪附传》、《留溪别传》、《留溪托传》、《武备略》、《留溪草堂诗稿》、《留溪杂著》、《村居书》、《虎谱》、《百鸟谱》、《古钱谱》、《留溪卧游》、《山川志》、《异域志》、《九边志》、《西陲志》、《海岛志》、《洞天志》、《卫道书》、《百花志》、《百草志》等。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5 18:0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