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按照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
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条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获益。
简介
限制性股票方案的设计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条件;二是出售条件,但一般来看,重点
指向性很明确,是在第二个方面。并且方案都是依照各个公司实际情况
来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获得条件
国外大多数公司是将一定的股份数量无偿或者收取象征性费用后授予激励对象,而在中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了限制性股票要规定激励对象获授股票的业绩条件,这就意味着在
设计方案时对获得条件的设计只能是局限于该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及指标。
出售条件
国外的方案依拟实施激励公司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背景,设定可售出
股票市价条件、年限条件、业绩条件等,很少有独特的条款。而我国明确规定了限制性股票应当设置禁售期限(规定很具体的禁售年限,但应该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要求设定其他的复合出售条件)。
税收问题
授予限制性股票当期,如果是增资授予,按照
授予日股票市价与收取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计入
相关成本或费用,同时按照股份面值总额增加
股本,并按照两者差额增加
资本公积;如果是
大股东转让股份授予,也需按
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由于限制性股票会在授予当期提高公司的
成本费用,而按照
税法原则,这部分费用不能用来
抵税,在上市公司税收采用
应付税款法核算的前提下,对公司的
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因此当年该上市公司
净利润的净减少值应该与费用的增加值相当。
持有限制性股票的员工在授予日,按照获得
股票市价计量的总额与支出的象征性价格之间的差额,缴纳
个人所得税。(注:
美国政府要求限制性股票
所有者在股票限制取消后,即使他不出售股票也要缴纳
所得税。而在他出售这些股票时,只要股价继续上涨,他还要缴纳另外的所得税。另外,他持有股票时间超过一年还要缴纳
资本所得税。)
规定
按照个人
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原则上应在限制性股票所有权归属于被激励对象时确认其限制性股票所得的
应纳税所得额。即: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时,应以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在中国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境外为证券登记托管机构)进行
股票登记日期的
股票市价(指当日
收盘价,下同)和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指当日收盘价,下同)的
平均价格乘以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减去被激励对象本批次
解禁股份数所对应的为获取限制性股票实际支付资金数额,其差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被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股票登记日股票市价+本批次解禁股票当日市价)÷2×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实际支付的资金总额×(本批次解禁股票份数÷被激励对象获取的限制性股票总份数)
对于限制性股票,征税时需要关注以下环节:
1.授予日。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是指公司根据其经过
股东大会的《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在达到计划要求的授予条件时,实际授予公司员工限制性股票的日期。
2.
禁售期(锁定期)。禁售期是指公司员工取得限制性股票后不得通过
二级市场或其他方式进行转让的期限。根据我国《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禁售期不得少于1年。
3.解锁期。在禁售期结束后,进入解锁期。在解锁期内,如果
公司业绩满足计划规定的条件,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可以按计划分期解锁。解锁后,员工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出售。
对于限制性股票的征税方法,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对于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公司员工就取得了公司授予的股票,只不过这些股票是有限制的,员工不能以任何形式转让并取得所得。因此,在授予日,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和
国税函〔2006〕902号文件所说的可
公开交易的股票期权是不一样的,它不是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不能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对于限制性股票,只有在解锁期内,员工符合
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公司对员工符合条件的限制性股票实际解锁时,员工才实际取得了有确定价值的财产。因此,实际解锁日为限制性股票所得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员工取得的限制性股票所得,应在实际解锁日按限制性股票所对应的
二级市场价格,作为员工授权日所在月份的
工资、薪金所得,并按财税〔2005〕35号文件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公司当初是按有偿方式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的,可以扣除员工购入限制性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
信息
两者对于
管理层和员工而言哪个收益会更大,取决于上市公司
股票价格的表现如何。如果公司股价上涨超过了一定价位,期权
持有者就能比限制性股票持有人获得更多的收益。举个例子来说:
一家上市公司给一位管理层1万股
股票期权,
执行价格为每股30元。他的一位同事则获得3500股限制性股票。5年后,股票期权持有人可能会执行所有的期权买入股票,而他的同事也能够出售所有的限制性股票。如果5年后股票价格升至60元,股票期权持有人将获得30万元的税前收入,而他的同事通过出售股票将获得21万元的税前收入。如果股价5年后跌至15元,股权将不值得执行,而持有限制性股票的人通过出售股票将获得52500元的税前收入。比较税前收入,可以看出
股票市价的变动直接决定了两者的收益。
可以看出,上面这个例子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上市公司授予管理层和员工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数量存在很大差别,股票期权数量要远高于限制性股票,这也是国外的实际情况。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未对采用这两种方式实行激励所设计的标的股票总数分别加以限制,而只是设定了一个10%的限制,还是存在一些漏洞的,毕竟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可以由上市公司自己定,那么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和管理者缺位的国有企业,便隐含着很大的
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