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
陶文铨,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工程热物理学家、数值传热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
人物经历
1939年3月,陶文铨出生于浙江绍兴县陶堰镇,高中就读于绍兴市稽山中学
1957年,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录取后直接到西安报到。
1962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西安交通大学杨世铭教授指导下就读研究生。
1966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始了执教生涯,先后担任助教(1966年-1978年)、讲师(1978年-1986年)、教授(1986年-)、博士生导师(1990年-)。
1980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1982年),师从E.M.Sparrow教授。
1983年,陶文铨根据在美国进修时的体会,把热工实验室建成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个对研究生全天候开放的实验室。
1988年,陶文铨编著的《数值传热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西安交大热工教教研室的“锐意改革,全面提高热工课程的教学质量”获得中国第一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陶文铨、吴沛宜、王启杰三人为获奖代表人。
1996年,出任教育部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并着手组织力量建设热工课程的国家级试题库。 同年由西安交大牵头,承担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陶文铨为总负责人,中国共9所学校参与,从此开始了全国性的热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1997年以来,多次任日本九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为其研究生讲授计算传热学。
2000年,陶文铨牵头,承担了世行贷款项目“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与实践”。
2001年,陶文铨主持的热工系列课程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等奖,《传热学》教材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等奖。
2004年,陶文铨领导的“传热与流动过程数值预测原理及高效算法研究” 项目获得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技术科学部。
2006年,出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7年,陶文铨院士带头发起召开首届亚洲计算传热与计算流体国际会议(ASCHT2007),其宗旨是促进亚洲地区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同行学者之间的和合作与交流,每两年举办一次。
2013年4月,在美国内瓦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陈一东教授的联络与陪同下,访问了台湾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台中逢甲大学及台南成功大学6所大学的能源与热流科学工程,参观部分实验室,并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5月9日,陶文铨被江苏大学聘为特聘院士。9月10日,西安交通大学在庆祝第30个教师节的大会上,陶文铨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首届教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国际传热领域权威杂志《国际传热传质》第70卷第2期专门刊文祝贺陶文铨教授75岁生日。
2019年4月9日,陶文铨院士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陶文铨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与促进了中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
强化传热
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研究了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电子元器件的冷却技术、湍流模型及其工程应用、高效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与研发、微细尺度流动和传热的研究、多尺度系统/过程建模。
数值计算
在数值计算方面,陶文铨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
人才培养
陶文铨所创建的西安交通大学传热与流动数值模拟研究团队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团队中青年学者茁壮成长,2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988年至2017年期间,陶文铨已经培养研究生80人,其中40多人获博士学位,40多人获硕士学位。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陶文铨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论文著作
截止2018年,陶文铨出版专著与教材14部,其中专著《数值传热学》已经被中国国内外期刊论文引用6000余次,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专利10项,其中8项国家发明专利。
期刊论文
截止2014年,陶文铨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国际杂志140篇,国际会议80余篇,国内重要期刊物近200篇。根据万方数据库检索的部分论文如下:
获奖记录
社会任职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陶文铨是国际数值传热学知名专家,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推动与促进了中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他长期坚持在本科生教学第一线,从1966年以来陶文铨教授所开设的“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等课程听课人数超过4000人,为中国能源动力事业科培养科学技术骨干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学中国人》评)。
兰州交通大学的王良璧教授:跟随陶先生学习是无比幸运与自豪的事情。陶先生奋发向上的思想哲学,即“勤奋、进取、求实、融洽”的团队精神令王良璧受益终身。
“弟子盛聚新长安,先生风格赞不完,俯首执教育三千,潜心数传探桂冠。”陶先生弟子、能动学院唐桂华教授深情赋诗一首,以表达对恩师的敬爱之情。
“能源无限,动力澎湃。陶先生是我们能动学院的无尽源泉。”能动学院院长严俊杰表示,陶先生勤耕不辍,孜孜不倦的崇高精神品质将永远激励着交大能动人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道路上继续前行。
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心怀教化,笔书冷暖,著成千篇。盖中西识贯,求真务谨,大方之家,君子谦谦。”
郭烈锦院士:“陶先生对学问的追求精益求精,对我国数值传热学的贡献居功至伟,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楷模。”
何雅玲院士:“先生立身三尺讲台,耕耘四季时光,为我国能源动力工程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热物理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西安交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先生昂扬坚韧的精神风范在无形中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他率先垂范、勤奋耕耘的作风化作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人砥砺前行,克难而进。”
先进事迹
陶文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1989 年),一等奖 3 项(2001 年,2009 年,2018 年),二等奖 3 项(2001年 2 项,2005 年 1 项),2001 年被评选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3 年被评选为首届国家教学名师,2015 年被评选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陶文铨积极协助杨世铭教授编写、改写《传热学》第 1版,第 3 版及第 4 版,独立完成了第 5 版的编著工作。《传热学》第 1 到 4 版自出版以来,共印刷 20 余万册,已经被国内外引用 12100 余次。积极编著本、硕、博的计算传热学教材,先后出版了本科生教材《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研究生用教材《数值传热学》及适合博士生的《计算传热的近代进展》。教材《数值传热学》被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多个高等学校采用。《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2002 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自 2000 年以来在有关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十余篇,积极承担三个层次学生的传热学及计算传热学的教学工作。
人物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
2013年10月21日在陶文铨院士75寿辰之际,由陶先生的弟子、相关企业发起并捐赠设立的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育基金成立,基金设陶文铨奖教金和陶文铨奖学金。
参考资料
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06\u5e7401\u67080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15:3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