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务镇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辖镇
隆务镇,隶属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地处同仁市中部隆务河畔,东与加吾乡接壤,南连曲库乎乡,西与年都乎乡为邻,北接保安镇,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和同仁市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104.7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隆务镇常住人口为46876人。
历史沿革
同仁市隆务家族的祖先拉杰札那哇(译阿米拉杰),原是西藏念青唐古拉山下沃玛塘地方人,属萨迦·款氏家族的隆务支,13世纪中叶,受八思巴派遣,到同仁地区弘扬佛法;据久麦腾却乎著《隆务寺志》载,拉杰札那哇率300余人来到这里,每30人为一帐。其后裔逐渐控制了地方政权,成为隆务土官。隆钦多代本子三旦仁钦创建隆务寺,取名皆与其原属于萨迦·款氏家族的隆务支紧密相关。同仁地区的隆务得名,应始于元代。随着隆务寺的扩建,隆务寺政教合一制形成,寺僧日增,属民对生活日用品的需求,吸引了一些商贾来隆务经营,他们或季节贩运,或坐地经商,开始建造商铺、定居点。19世纪末,隆务寺活佛夏日仓准许甘肃、循化等地的商人在隆务地区经商,并划定区域,筑土城集中居住,形成隆务街区,即后来的隆务镇。
1949年9月,同仁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划归一区,同年成立隆务街。
1956年,设德登乡、吴屯乡。
1958年,改德登乡为隆务公社,吴屯乡为吴屯公社,隆务街城镇公社。
1959年,三社合并为前进公社。
1961年,恢复城镇、隆务、吴屯3公社。
1967年,吴屯公社并入隆务公社。
1984年,隆务、城镇公社合并为隆务镇。
2006年8月,牙浪乡并入隆务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隆务镇辖热贡路、隆务街、四合吉、青年路、河东路5个社区,吴屯上庄、吴屯下庄、加仓玛、加毛、向朝阳、隆务庄、措玉、牙浪、乙里、娘洛、阿宁11个行政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隆务镇辖7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隆务镇,地处同仁市中部隆务河畔,东与加吾乡接壤,南连曲库乎乡,西与年都乎乡为邻,北接保安镇,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和同仁市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104.7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隆务镇地处青藏高原,坐落在麦秀山北麓,地势平坦开阔,隆务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居民点多分布在隆务河东西两岸台地,海拔2440米,最高海拔4767米。
气候
隆务镇属大陆性高原干旱气候,春季冷暖多变,干旱风大;夏秋两季温暖凉爽,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7℃,降水量435毫米,无霜期145天左右。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隆务镇常住人口为35612人,占原同仁县常住人口的38.46%。
2011年末,隆务镇辖区总人口3.61万人。
2017年,隆务镇常住人口9184人。
2018年,隆务镇户籍人口9415人。
根据同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隆务镇常住人口为46876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46.17%;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11264人;常住人口中,男性占51.28%,女性占48.72%,性别比为105.25。
经济
2011年,隆务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3万亩;农作物以小麦、青稞、豌豆、油菜、蔬菜为主。
2011年,隆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
2018年,隆务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隆务镇有镇设小学12所,在校生70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隆务镇有县人民医院1个,卫生院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
交通
隆务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五河公路(五道岭—河南县)南北穿越镇区,是自治州交通枢纽;阿赛公路过境,通往省、市、县。镇内村村通公路;每日有班车发往甘肃临夏、夏河、循化、化隆、泽库、河南、尖扎、西宁等地区,日通车辆530次。
风景名胜
隆务镇境内隆务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301年,是藏传佛教“热贡艺术”的发源地,已有699年的历史,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是安多藏区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入选青海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名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9: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