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了一夜》是当代作家
胡竹峰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21年3月。
内容简介
《雪下了一夜》收录了作者创作的《逍遥游》《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枯树赋》等仿写文学史上名篇的作品。胡竹峰的散文含着浓厚的古风,既工笔又写意,既入世又出世,淡泊沉静,精致典雅,清新朴拙,格调隐逸。不论是山川风物,还是日常生活,在他的笔下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从而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写作标识。胡竹峰在向古人名篇致敬的同时,接续起古今散文之间的文化血脉,以独具个性的语言,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种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在《雪下了一夜》中,胡竹峰复原了一种充满古典色彩的诗性空间,由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浸染并塑造的自然景观,传统文人典雅诗意的日常生活,以及士大夫心系天下的文化理想和家国情怀,它们共同浇筑出这一群体相对稳定的精神空间。《
秋水》《
小园赋》《
沧浪亭记》《
竹林的故事》《
故都的秋》等名篇在传诵中形成了自身的话语磁场,成为后来者文化品格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篇与士大夫们互相依偎并塑造着彼此,文字与文人之间是一种共荣共生的关系。
从写作技法上来看,《雪下了一夜》中有些文章承接了诗赋中的铺陈与比兴传统,从而呈现出一种文白交杂的写作风格。具体说来,在《滕王阁序》中:“南昌是山世界,是水世界,多飞鸟,多古刹,多老宅,多黑白色,多青绿色,多好颜色,多古旧风味,多人间烟火,果然昌大昌盛。”八个“多”字与“昌”字形成呼应,道尽南昌的盛大和昌盛。在《岳阳楼记》中:“古旧里,三两个女子出入,一两个小儿出入,又多了清凌凌的新气,文气,兵气,剑气,豪气,神气,傲气,寒气、颓气,闷气……顿时气象万千。”数个“气”字的罗列,渲染出气象的纷纭与繁复。《游褒禅山记》中:“石为山河之骨,虽无语,却有神,其神在坚,坚如君子,不可夺其志,不可毁其性,不可损其行。”寥寥数语,将石的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在散文创作时有意大量吸取了古典诗赋传统的艺术滋养,以古法来写今天的生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尝试。
在古典意味的诗性空间之外,胡竹峰试图注入鲜活的生命经验,这种经验融入了当下的日常生活体验,具有某种现代性的意味。比如《滕王阁序》中对手剥青豆的老妇人的观看,明显地带有他者的视角。《小石潭记》中收束全文时的“秋日追忆二十年前乡景,记得此文”,将笔触拉至当下。《岳阳楼记》中登楼眺望景物,心接古人,忧思万千,“这一天是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五日”,也是一个现代人对古物的重新审视。《游褒禅山记》中“己亥年三月二十二日,赴含山看含弓戏,再游褒禅山”,自身游览体验与古人的碰撞,在时空交错中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湖心亭看雪》中物我两忘之后,一句“二〇一八年十月一日,录此旧影”,落脚点仍然是当下。
胡竹峰与历代名篇的对话,当下是一种重要的时间坐标,换句话说,该书是当下经历经验与文化时空碰撞结果的文本呈现。从先秦
庄子的《
逍遥游》到近代
汪曾祺《
昆明的雨》,二十四篇文章,二十四幕风景,那些名篇被现代性的生活经验唤醒,形成了一种古今交叉的文本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篇目的背后,作为游历者或生活观察者的“我”始终是在场的,“我”的观照,或者说是他者的体验,无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视角。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2021年4月15日,《雪下了一夜》入选文学报四月好书。
2022年6月15日,《雪下了一夜》入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公示目录。
2023年12月23日,《雪下了一夜》获得第十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
作品评价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评论家
李敬泽:有此一集,胡天胡地、竹峰挺秀,这人亮出了来路去处。沿来路看一遍,感觉胡竹峰不枉一来,尽得古人风致;朝去处张望,又觉得胡竹峰势必放下古人,向远方去,向人群去,向家国天下去。盖文章,大业盛事也,所谓大业,所谓盛事,所谓文章之道,俱因古人心大。竹峰如尽得古人之心,则大矣哉!盛矣哉!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胡竹峰,1984年生于岳西,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
雪天的书》《竹简精神》《
衣饭书》《
豆绿与美人霁》《
闲饮茶》《
空杯集》(繁体中文版)《墨团花册:胡竹峰散文自选集》(繁体中文版)《
旧味:中国古代饮食小札》《
不知味集》《茶书》《
民国的腔调》《
击缶歌》《雪下了一夜》等散文随笔集。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奎虚图书奖、滇池文学奖、《
广西文学》年度优秀散文奖、红豆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
中国文章》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部分作品被翻译成日语、英语、俄语、意大利语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