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
贵州省黔东南州辖县
雷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黔东南州西南部,东临台江剑河、榕江县,南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介于东经107°55′—108°22′,北纬26°02′—26°34′之间,总面积1204.3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雷山县辖1个街道、5个镇、3个乡。截至2023年末,雷山县常住人口数12.38万人。
历史沿革
属梁州领地。
为荆州地域。
西周
初为荆州地域。
春秋
属牂牁。
战国
属且兰后隶大夜郎。
属象郡。
西汉
先为且兰后隶毋敛地。
三国
蜀汉时属牂牁郡。
设丹南县。
隶应州罗恭县。
五代
属绍庆府羁縻州。
因之。
隶播州客山长官司。
洪武年间(1328年—1398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
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
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化府并入黎平府。
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
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
弘治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
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
雍正七年(1729年),置丹江厅驻丹江(今老丹江),属都匀府。
同治十一年(1872年),迁丹江厅驻肇庆堡(今县城)。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丹江厅为丹江县,属黔中道。
民国三十年(1941年),撤销丹江县,并入台拱、八寨两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置雷山设治局,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雷山设治局改为雷山县,沿用至今。
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雷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2年,雷山县辖4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达地水族乡方祥乡
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19号,同意撤销雷山县大塘乡、桃江乡,合并设置大塘镇,以原大塘乡、桃江乡地域为大塘镇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新桥村。
2019年8月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雷山县设立龙头街道。
截至2018年,雷山县下辖5个镇、3个乡。雷山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
全县各乡镇合并行政村后,共辖7社区、45个中心村(行政村):
1、龙头街道,辖1社区城南社区,驻地城南社区。
2、丹江镇,总面积138.8平方千米,辖6社区、27村,镇政府驻地:羊常社区。(响楼社区、大十字社区、南门社区、教厂坝社区、羊常社区、观音阁社区、羊排村、党高村、水电村、排翁村、长丰村、东门村、西门村、响楼村、乌开村、掌排村、脚雄村、猫猫河村、脚猛村、大固鲁村、小固鲁村、南屏村、教厂村、郎当村、乌秀村、治安村、陶尧村、虎阳村、干皎村、阳苟村、排卡村、白岩村、乌东村)
3、西江镇,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居委、6中心村,镇政府驻地:西江社区。(西江社区、长荣中心村、白连中心村、欧益中心村、脚尧中心村、控拜中心村、黄里中心村)
4、郎德镇,总面73.7平方千米,辖5中心村,镇政府驻地:郎德村。(郎德中心村、肖瓦吉中心村、报德中心村、南猛中心村、乌流中心村)
5、永乐镇,总面积256.8平方千米,辖1社区、9中心村,镇政府驻地:永乐社区。(永乐社区、永乐中心村、双加中心村、联合中心村、排告中心村、乔配中心村、乔桑中心村、柳乌中心村、开屯中心村、八寨中心村)
6、大塘镇,总面积230.5平方千米,辖1社区、10中心村,镇政府驻地新桥村。(大塘社区,新桥中心村,桃江中心村,将军中心村,乔王中心村,掌雷中心村,高岩中心村,桥港中心村,掌批中心村,掌坳中心村,独南中心村)
7、望丰乡,总面积101.2平方千米,辖5中心村,乡政府驻地:望丰村。(望丰中心村、排肖中心村、乌江中心村、羊卡中心村、公统中心村)
8、方祥乡,总面积144.4平方千米,辖1中心村,乡政府驻地:方祥村。(方祥中心村)
9、达地水族乡,总面积72.9平方千米,辖1居委、3中心村,乡政府驻地:达地社区。(达地社区、达地中心村、高勇中心村、也蒙中心村)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雷山县辖1个街道、5个镇、3个乡。雷山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东临台江县剑河县榕江县,南抵黔南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与凯里市接壤。介于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总面积2022年,总面积1204.36平方千米。距省府贵阳184千米,距州府凯里42千米。
地形地貌
雷山县地处云贵高原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雷公山最高,海拔2178.8米,最低处海拔480米。
气候特征
雷山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4℃-15℃之间,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零下8.9℃。年降雨量131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无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时。
土壤类型
雷山县跨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土四个土带,含7个土类,33个土属,77个土种。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雷山县地处贵州的暴雨中心,雷山县有大小溪流216条,总长647千米,年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1.56万千瓦。雷山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1218平方千米,水力理论蕴藏量为6.8万千瓦。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雷山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主要地类数据
(一)耕地10788.28公顷(161824.20亩)
其中,水田9050.54公顷(135758.10亩),占83.89%;水浇地10.05公顷(150.75亩),占0.10%;旱地1727.69公顷(25915.35亩),占16.01%。县辖区中,永乐镇、大塘镇、西江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56.79%。
雷山县耕地均位于一年两熟制的地区。
全县耕地均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46.47公顷(697.05亩),占全县耕地的0.43%;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31.41公顷(1971.15亩),占1.2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539.42公顷(23091.30亩),占14.27%;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276.21公顷(64143.15亩),占39.64%;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4794.77公顷(71921.55亩),占44.44%。
(二)林地96521.61公顷(1447824.15亩)
其中,乔木林地87672.34公顷(1315085.10亩),占90.83%;竹林地380.42公顷(5706.30亩),占0.40%;灌木林地8032.15公顷(120482.25亩),占8.32%;其他林地436.70公顷(6550.50亩),占0.45%。永乐镇、大塘镇、西江镇、方祥乡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69.86%。
(三)草地668.79公顷(10031.85亩)
其中,人工牧草地0.59公顷(8.85亩),占0.09%;其他草地668.20公顷(10023.00亩),占99.91%。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草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草地的92.99%。
(四)湿地33.72公顷(505.8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沼泽草地16.28公顷(244.20亩),占48.28%;内陆滩涂17.44公顷(261.60亩),占51.72%。西江镇、朗德镇、方祥乡湿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湿地的79.8%。
(五)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40.38公顷(36605.7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514.63公顷(7719.45亩),占21.08%;村庄用地1862.94公顷(27944.10亩),占76.34%;采矿用地40.39公顷(605.85亩),占1.66%;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2.42公顷(336.30亩),占0.92%。
(六)交通运输用地1323.56公顷(19853.40亩)
其中,公路用地574.02公顷(8610.30亩),占43.37%;农村道路749.05公顷(11235.75亩),占56.59%;管道运输用地0.49公顷(7.35亩),占0.04%。
(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65.49公顷(15982.35亩)
其中,河流水面914.93公顷(13723.95亩),占85.87%;水库水面49.80公顷(747.00亩)49.80公顷,占4.67%;坑塘水面35.65公顷(534.75亩),占3.35%;沟渠17.23公顷(258.45亩),占1.62%;水工建筑用地47.88公顷(718.20亩),占4.49%。
二、专项调查数据
雷山县无5000亩以上耕地坝区,无石漠化耕地。
森林资源
2017年,雷山县林地面积9.33万公顷,活林木储量459.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
生物资源
雷山县有2000余种生物物种,含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资源50余种。雷山县内有黑熊、麝羊等23种二类保护动物和天麻、杜仲等200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天然绿色聚宝盆”之称。
人口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户籍总人口16.47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098人,乡村人口11.8687万人。其中男性90591人,女性74194人,0—17岁38415人,18—34岁41593人,35—59岁62732人,60岁及以上22045人。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常住人口数12.32万人,其中男性6.65万人,女性5.67万人。
截至2023年末,雷山县常住人口数12.38万人。
政治
县委书记:杨锦春
县委副书记、县长:游美昆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祖新
县委副书记:王雨露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唐光坤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序云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姚茂美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石虎
雷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陈尔鲲
县政协副主席:李胜平、侯建群、吴文学、唐继林、杨华平、王先贵、陈明府
经济
综述
2022年,雷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29.45亿元,增长0.0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3%,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96元,比上年增长3.9%。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雷山县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89亿元(不含跨区项目),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31亿元,比上年增长4.8%;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41亿元,增长90.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6.17亿元,增长4.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民间投资完成0.55亿元,比上年下降84.8%,工业投资完成2.41亿元,比上年增长90.7%。
财税收支
2022年,雷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63万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5.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2186万元,同比下降5.4%。
人民生活
2022年,雷山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77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1元,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93,比上年缩小0.06。
2022年,雷山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20元,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90元,增长6.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0%。
第一产业
农业
2022年,雷山县粮食播种面积17.27万亩,比上年持平,其中:夏粮面积4.65万亩,比上年下降1.8%;秋粮面积12.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2022年,雷山县粮食产量4.87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夏粮产量0.94万亩,比上年下降1.2%;秋粮产量3.93万亩,比上年增长3.9%。
2022年,雷山县油料产量952吨,比上年增长11.6%,其中油菜籽产量887吨,增长13.8%。蔬菜产量13.49万吨,增长11.7%;中草药材产量8342吨,增长13.2%;食用菌产量1442吨,增长15.2%;水果产量1.79万吨,增长13.8%;茶叶产量6442吨,增长6.9%。
畜牧业
2022年,雷山县生猪存栏44914头,比上年增长0.2%;牛存栏14215头,增长0.2%;羊存栏8963只,增长18.1%;家禽存栏20.17万只,增长10.6%。全年生猪出栏61063头,比上年增长6.6%;牛出栏3811头,增长18.6%;羊出栏3448只,增长3.0%;活家禽出栏25.40万只,增长16.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350吨,比上年增长6.7%。其中,猪肉产量5397吨,增长5.8%;牛肉产量476吨,增长15.6%;羊肉产量59吨,增长1.3%;禽肉产量419吨,增长9.6%。禽蛋产量518吨,增长30.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雷山县工业增加值3.8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0.98亿元,下降2.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5%。
建筑业
2022年,雷山县建筑业增加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1亿元,增长60.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2年,雷山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3亿元,比上年下降2.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下降3.1%。
招商引资
2022年,雷山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18亿元。
房地产业
2022年,雷山县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完成投资0.67亿元,比上年下降68.6%。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0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7%。
邮电通信
2022年,雷山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年末完成5G基站77个。
旅游业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8.59亿元,比年初增加4.9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3.14亿元,比年初增加4.5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81万元,比年初增加8.07亿元。
交通运输
交通
雷山县距州府凯里42千米,距离凯(里)一玉(屏)高等级公路30千米,距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仅两个多小时车程。2016年,雷山县凯雷高速公路以及西江、黄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启动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和通村以上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境内公路里程1664.2千米,比上年末增长7.1%。其中,高速12.4千米,与上年持平;国道51.8千米,与上年持平;省道191.4千米,与上年持平;县道200千米,比上年下降0.6%;乡道221.3千米,比上年下降1.2%;村道795.8千米,比上年增长16.8%;组道191.5千米,与上年持平。202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1.48亿元,比上年增长6.3%。
运输
2022年,雷山县货物运输总量546万吨,比上年增长30.3%。货物运输周转量27200万吨千米,增长29.8%。全年旅客运输总量9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2%。旅客运输周转量3637万人千米,增长1.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1所,招生427人,在校生561.人,毕业生69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884人,在校生2756人,毕业生860人。初中5所,招生2072人,在校生5928人,毕业生1914人。普通小学26所,招生1508人,在校生11383人,毕业生2109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5216人。全县普通高考录取本科学生284人,本科及以上.上线率37.5%,录取专科学生627人,中职单报高职录取专科学生39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免杂费覆盖率已达100%,免除教科书覆盖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19%,高中毛入学率93.01%。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7个,其中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8个,民办非企业(诊所)20个,村卫生室14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56张,其中医院450张,乡镇卫生院176张,妇幼保健院30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9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0人,注册护士373人。全年总诊疗人次44.7万人次,入院人数2.4万人,出院人数2.3万人。全县累计报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30.55万剂次。全县共有2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到达2.6万份/天。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城镇新增就业17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9人。
2022年,雷山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727人,比上年末增加29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47人,增加1617人,2022年,雷山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3693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3171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522人。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83人,比上年增加137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148人,增加281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984人,增加52人。
2022年,雷山县共有201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00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40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114人。
环境保护
截至2022年末,雷山县共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2060.18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2.8%。全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8.4%。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县城污水处理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7%、86.3%。
安全生产
2022年,雷山县生产安全事故4起,比上年增长100%;死亡人数3人,比上年增长50%。
历史文化
综述
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雷山县苗族节日繁多,其中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和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最为隆重。“苗年节”和“鼓藏节”主要是祭蝴蝶妈妈<羲和氏>祭姜央祖先,“苗年节”属小祭,十月岁首过头年,十一月过大年,十二月过末年。十二周年<一木星年>“鼓藏节”属大祭,以单数为吉数举行活动。“苗年节”一般活动三至九天,“鼓藏节”活动十三或十五天);三大赛:斗牛、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雷山县共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国家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10名、州级18名、县级420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群521名。
民间艺术
锦鸡舞
锦鸡舞锦鸡服饰的锦鸡苗族,比如丹寨县片区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雅灰、送陇、乌湾、孔庆等苗寨,和雷山县片区的独南、乌的、桥港、新桥、掌批、排里、掌雷、南八、略显、略果、岩寨、桃江、干脑、南脑、等苗寨。
古瓢舞
古瓢舞是以瓢琴为伴奏的一种舞蹈,在雷山达地乡也蒙、背略、达勒等地苗寨逢年过节都跳这种舞蹈。古瓢舞多为男性在前边拉古瓢琴,姑娘们踩着琴声,双手呈抱圆形摆动并扭腰、摇胯、步伐轻盈、身上佩戴的银饰随着身姿的摆动而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别有情趣.古瓢舞与芦笙舞有些相似,有二步、四步、五步,向右转一圈循环有序,所以,可同时拉古瓢琴、吹芦笙在同一芦笙场上翩翩起舞,缓缓趋步向前,舞姿优美,发人生情。简单而纯朴的古瓢琴和古瓢舞源于苗民久远的历史生活,其文化底蕴透露出苗族古老文化深厚信息。2002年9月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组一行前往雷山也蒙村采拍了专题片。
铜鼓舞
铜鼓舞是敲击铜鼓时踩着鼓点节奏跳的舞,击鼓的方法是:把铜鼓置于宽敞的鼓柱中央,用绳将鼓侧的两支耳朵系好悬挂于鼓柱挑手杭吊起来,然后鼓手右手持鼓糙击鼓面,左手持小木棒击鼓胭部,可发出两种音响,有的还需另一人手提木桶大小的助音桶(俗称回音桶),桶口对鼓胭同时,一人击,一人来回地“接调”、“送调”,使鼓音雄浑远远传扬。铜鼓舞由于苗族支系不一,鼓点不同,其舞姿也各异。“铜鼓舞传承地”掌坳村仍保留有11种鼓点舞步,新桥村和郎德上寨各有异彩,舞姿经长久积累和创新改进,形成集鼓、跳、声音、歌于一体,独具热烈奔放,古朴、庄重、豁达的特点。跳铜鼓舞和跳芦笙舞有的同时进行,舞者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又一圈,苗族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脸眉施以淡妆,在低沉浑厚的铜鼓敲击声和清脆悦耳的芦笙吹奏声中,步履轻盈,缓急有序,婀娜多姿。
芦笙舞
芦笙舞是苗族独有的民族民间舞蹈。比较常见的是《祝嘎勒》。由三、五、七、九支大中小型芦笙,用同一曲调吹奏,并由芦笙头或芦笙手吹笙领舞,然后是穿盛装的姑娘、中年妇女、年迈老妪围圈牵手跟着跳,随着芦笙的曲调,操着统一的步伐,徐徐向前移动。较其它的苗族地区来说,雷山芦笙舞则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突破了女子不吹芦笙的传统习俗,女芦笙好手比比皆是;第二是突破非重大节日不吹芦笙的禁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优美的芦笙曲,看到欢快的芦笙舞。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有南猛青年杨炳芳把雷山芦笙曲吹响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晚会上。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1997年,郎德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2004年,雷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2007年,西江镇被批准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西江千户苗寨与郎德上寨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乌东村被中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
2008年,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称号
2009年4月25日至27日,在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上,雷山县被授予“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荣誉称号
2018年7月11日,雷山县入选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
2019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2月12日,雷山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年12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1月,入选“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参考资料
雷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雷山县.多彩贵州网.
旅游资源.贵州省雷山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08: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