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ück,1943年4月22日—2023年10月13日),1943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当代女诗人。2020年10月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生平
1943年4月22日,生于一个美国纽约
匈牙利裔
犹太人家庭。
1960年,因
厌食症辍学,开始为期七年的心理分析治疗。
1961年,毕业于休利特高中。
1968年,出版处女作诗集《
头生子》,但该作品有强行说愁的味道。
1975年,开始在多所大学讲授诗歌创作;同年,出版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子》,其主题是丧失。
1980年,出版诗集《
下降的形象》,该作引起了读者的道德敏感。
1985年,出版诗集《阿基利斯的胜利》,该作品关注生、死、爱、性等;同年,凭借《阿基利斯的胜利》获得美国国家书评界奖。
1990年,出版诗集《
阿勒山》,该作品体现作者的使命感;同年,凭借《阿勒山》获得
美国国会图书馆R·J·波比特国家诗歌奖。
1995年,把《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子》《下降的形象》《阿基利斯的胜利》合并出版了《最早的四部诗集》。
1992年,诗集《
野鸢尾》出版,该诗集是以《圣经·创世记》为基础的组诗,主要是一个园丁与神的对话(请求、质疑、答复、指令),关注的是挫折、幻灭、希望、责任。
1994年,发表随笔集《证据与理论》,该作品讲述了作者的早年生活。
1997年,在《最早的四部诗集》的基础上加入《阿勒山》出版了《最早的五部诗集》。
1999年,当选为美国诗歌学会理事;同年,出版诗集《
新生》,这部诗集将美与生、死、爱相映衬。
2001年,诗集《七个时代》出版,该作品表达了关于世界既玄学又具象的思考。
2003年,当选为美国第12届桂冠诗人。
2006年,诗集《
阿弗尔诺》出版,该作品集中于希腊神话中女神
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劫持、娶作冥后之事。
2012年11月,出版诗合集《诗1962—2012》。
2014年,凭借《忠诚的和贞洁的夜晚》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家诗歌奖。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在她
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0岁。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重建生活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包含成长、结婚、婚后的生活、离婚以及离婚后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等等类似的主题,这些主题既是她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也是不得不去直面的精神问题。其中,遭遇痛苦、乃至危机、都在所难免。露易丝·格丽克将这些可能的问题和危机都转化为笔下的诗行。因此,她的诗作也就打上了生活的烙印。但是,露易丝·格丽克并非像
自白派那样,直接呈露自己个人的日常和精神生活,而是将神话、传说、经典故事等“他者”的故事融入在“自传”式的诉说中。于是,她的诗就显得既在个人事件叙述上扑朔迷离,又使得个人的经历具有了客观化和普遍性的面目。
女性主题
讨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很难忽略掉她的女性身份及其诗歌中鲜明的女性主题。这个主题表现在作者本人身上,首先是她对女性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比如恋爱、结婚、婚后生活的种种面相、离婚、以及离婚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的“新生”、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与意义的书写,因为以上这些事件对一个成年男性来说不见得会成为很大困扰,但对于女性却有可能异常的尖锐和棘手。因而,在露易丝·格丽克笔下,就绽露得更多,也更为细腻、丰富和复杂。总之,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大多关于女性在具体而微的生活中的境遇,她在诗歌的思想精神上继承了美国女性运动的财富和女性诗歌的传统,她的诗抒写女性在男权社会和男女关系中感受到的个性压抑、性别歧视及心理冲突,以及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家庭责任义务、女性本能等等,这些内容是现代女性作家经常一或首先会去触及的,露易丝·格丽克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这些主题对作为诗人的她更为重要。
艺术特色
自白特点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具有明显的自白诗特点。比如,《沼泽地上的房屋》虽然自传色彩依然浓厚,但是作者在运用古典神话和《
圣经》典故方面的特点已经明显,自此,露易丝·格丽克逐渐走出单纯受“自白派”影响的写作路向,在“自白”与“典故”的双重作用下不断锻造自己的诗,逐渐走向了“后自白诗”的道路。因此,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歌一定程度上回归了
里尔克之前的
象征主义,倾向于在高度的自我关注下,把自我历史的每一个细节做出意味深长的隐喻化,并且具有有
神秘主义色彩。
重写现实
露易丝·格丽克将历史和神话人物写进诗中,比如法国
圣女贞德等。如《阿喀琉斯的胜利》等诗集中,这一特点更为突出,仅从书名就能看出它与希腊神话人物的关联性。此后,以经典神话(比如古希腊罗马神话)、寓言和《圣经》中的原型作为诗的津梁,将当下与历史、现实与虚构进行并置对照。在改造和“重写”中对现实进行诗性的重构,成为露易丝·格丽克诗歌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露易丝·格丽克对西方神话宗教和文学经典的借鉴已不单是作为典故而借用或暗指,而是一种后现代意义上的“重写”或“颠覆性改写”。如此一来,古典神话在格吕克诗歌中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作为一种间离、疏远的手段,一种掩饰自传内容的面具,使诗中自传色彩的内容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同时,神话起到了背景衬托和主题构架的作用,为读者对神话的“颠覆性”理解提供了条件。
组诗体
露易丝·格丽克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方式——“组诗体”,就是不再由一个个单首的诗,而是由一首篇幅很长又具有内在统一性主题的组诗构成一部诗集,并且,每部诗集所探讨的主题也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继承性,合起来看,就像是一个“N部曲”式的大书,或说别具个性的史诗。以《阿弗尔诺》为例,这部“诗集中的18首诗丰富而和谐,以相互关联的复杂形象、一再出现的角色、重叠的主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集合。
语言特色
露易丝·格丽克的诗中大都使用第一人称,语气间洋溢着不满或愤怒。但是,她也在克制自己的语言,同时对韵律和节奏充满想象地运用。比如,《沼泽地上的房屋》《长女》中,作者的语言看上去冷酷,但较为克制,更为充分地体现了露易丝·格丽克对语言的掌握,这使她对不同观点的表达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想象力。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瑞典文学院:她(露易丝·格丽克)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在
维吉尔之前、之后,一连串的史诗诗人和抒情诗人展示过他们进入冥界的危险旅行,格丽克在这些杰出的诗人中间挣得了一席之地。
作家
赵松:格丽克的诗歌还有一种很个人化的仪式感,会有神秘的意味。这种神秘感不是宗教的,也不是神秘主义的,它是一种音乐般的调性而产生的神秘感。
翻译家
范静哗:格丽克的诗就是让每个人可以看,让大家能够看到日常的情感体验,引起反思,甚至唤起自己原本没有意识到的这些感受。同时,她的诗又容许更高层次的、学院派式的分析。
翻译家柳向阳:格丽克创作的独特性,是她的诗歌创作源自于心理分析学,她总归是回到她自己,她用心理学来解答自己。
诗人
周瑟瑟:她(露易丝·格丽克)的写作曾经让我着迷,我很喜欢她女性细腻的感觉。一个诗人给世界带来的并不一定是撕裂与绝望,她给我带来的是对事物新的认识。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格丽克对自我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探索,创作了启发心灵的美妙诗篇。
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松:露易丝·格丽克的声音是准确无误的。它是坦率和不妥协的,它表明这位诗人希望获得理解。但它也是充满幽默和辛辣智慧的声音。
人物争议
关于露易丝·格丽克的获奖存在争议。有评论认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虽然具有朴素的美,这个名字并不足够匹配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是一位优秀诗人,但还称不上“伟大”,瑞典文学院也许是想重塑当年“发现”
辛波丝卡所带来的影响力,所以选择了一个相对冷门的美式主流诗人,以证明他们在充满庸才的美国诗坛中“发现”大诗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