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
北京电影学院附属的影片生产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各系的教学计划,完成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影片作业和生产实习。它是全院教师进行创作实践的场所。一年可生产3~4部长故事片和若干部短故事片。
青年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电影学院实验
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至1966年,共摄制《父子俩》、《大木匠》、《穿山巨龙》等19部短片和一部长故事片《夺印》。1959年,受北京市市委的委托,摄制新闻杂志片《北京新闻》,至1964年共发行63期。此外,实验厂还配合教学的创作实践,拍摄了《跳伞》、《摩托车运动》等24部纪录短片,还拍摄了《机床》、《科学与技术简报》等5本科教片。
1979年,该厂组织了以中日友好为题材的彩色故事片《樱》的拍摄,并改名为北京电影学院
青年电影制片厂。1980~1981年,又相继拍摄了故事片《沙鸥》和《邻居》。《沙鸥》获得第 2届电影金鸡奖的优秀青年导演奖和录音奖。《邻居》获最佳故事片奖和道具奖。上述3 部影片,均获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厂还先后拍摄了《竹》、《舞恋》(与峨影合拍)、《端盘子的姑娘》、《百合花》、《陈奂生进城》(与潇湘厂合作)、《青山夕照》、《我们的田野》、《青春祭》、《见习律师》、《湘女萧萧》、《成吉思汗》(同内蒙厂合拍)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