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由活动
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
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
音乐、
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电影是一种
综合艺术,用强灯光把拍摄的形象连续放映在银幕上,看起来像实在活动的形象。世界电影与电影业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英国、美国等地。
发展历程
起步萌芽
(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
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
谭鑫培主演的《
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
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
郑正秋编剧、
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
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
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
阎瑞生》和《
红粉骷髅》。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
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神州影片公司、
长城画片公司、
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
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
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
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
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
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
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
恋爱与义务》、《
恒娘》、《
桃花泣血记》等片。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和
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
有声影片《
歌女红牡丹》和《
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
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时期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
郑伯奇)、钱谦吾(
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
郑正秋、
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
钱杏邨、
司徒慧敏、
王尘无和
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
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
狂流》、《
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
民族生存》、《
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
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
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
渔光曲》、《新女性》、《
大路》、《神女》、《
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 ,与此同时 ,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
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
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
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
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
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全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
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
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
马路天使》、《
迷途的羔羊》、《
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
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
领导工作 ,直接地推动了
抗战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制片厂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由
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迅速投入抗战电影的摄制及其他工作。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
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
青年中国》、《
塞上风云》、《
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
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中央电影摄影场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
西北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宣传抗日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香港到1937年6月底为止,成立了南洋、大观等50多家拍摄粤语片的电影公司。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香港爱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抗战题材的影片。从1937年11月
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
帝国主义军队进入
上海租界为止,上海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1938年有新华、艺华、国华等私营电影公司拍摄影片。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
木兰从军》上映后的
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
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片,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10几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
万籁鸣、
万古蟾(见
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长的动画片。
在日本
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1日在
长春成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
满映”)。后在北平(今北京)成立
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华电影
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
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 ,成立
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
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在
抗日根据地,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
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
吴印咸、
徐肖冰、
吴本立担任摄影 ,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
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
新闻片。还建立一个
放映队,在陕甘宁边区、
晋绥边区前线一带放映电影。新四军
淮北根据地于1942年购得16毫米摄影机 ,拍摄了有关新四军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长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
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
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
乌鸦与麻雀》、《
松花江上》、《夜店》、《
还乡日记》、《
遥远的爱》、《
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
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在解放区,1946年成立延安
电影制片厂。1947年以该厂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前往东北。
1946年10月在
晋察冀军区成立
华北电影队。1946年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指派
舒群、
田方等人接管“满映”。1946年10月成立
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17辑大型新闻纪录片《
民主东北》,以及
木偶片《
皇帝梦》、科教片《
预防鼠疫》、短故事片《
留下他打老蒋》、动画片《
瓮中捉鳖》、
翻译片《
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改为
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上海解放后,在北平、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国民党制片机构,分别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
北京电影制片厂)和
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担负领导全国电影工作的任务。
新中国时期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
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故事片的生产完全由长春、北京、上海3家国营厂承担。为了培养人才,上海、北京先后成立电影学校,北京的电影学校后成为中国唯一的高等电影专业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与此同时,成立了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筹建了
保定电影
胶片厂,南京、
哈尔滨、上海都建立了
电影机械厂,以及
八一电影机械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业企业。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
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
白毛女》、《
钢铁战士》、《
上饶集中营》、《
新儿女英雄传》、《
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 ,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
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
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
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
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
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
鸡毛信》、《
董存瑞》、《
祝福》、《
李时珍》、《
神笔》(
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
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
林则徐》、《
聂耳》、《
万水千山》、《
青春之歌》、《
林家铺子》、《
老兵新传》、《
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
资产阶级人性论和
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
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
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
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
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
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
农奴》、《白求恩大夫》、《
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
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
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 。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 ,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
改革开放后
1984年由
张军钊执导,
张艺谋摄影,
陶泽如、
陈道明、
赵小锐等主演的战争故事类电影《
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1985年,由陈凯歌指导,张艺谋担任摄影的《
黄土地》革新了中国电影叙事语言,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
1988年,
张艺谋导演的《
红高粱》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前身)最佳影片
金熊奖,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部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高奖的作品。中国
第五代导演正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电影迅速发展。随后,
侯孝贤导演的《
悲情城市》(
金狮奖,1989)、张艺谋导演的《
秋菊打官司》(
金狮奖,1992)、
陈凯歌导演的《
霸王别姬》(
金棕榈奖,1993)、
谢飞导演的《
香魂女》(
金熊奖,1993)、
李安导演的《
喜宴》(
金熊奖,1993)等先后在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斩获最高奖,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最高成就。同一时期,《
菊豆》《
大红灯笼高高挂》《
霸王别姬》《
喜宴》《
饮食男女》在先后提名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演员方面,1992年,
张曼玉凭借《
阮玲玉》获得
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上首位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同年,
巩俐凭借《
秋菊打官司》获得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1994年,
葛优凭借《
活着》获得
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帝;同年,
夏雨凭借《
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得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帝,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1995年,
萧芳芳凭借《
女人四十》获得
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
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在国际影坛大放光彩的时期,优秀影片和优秀演员不断涌现,短短五、六年间多部作品和多位影人获得
国际大奖。
2000年之后
2002年12月14日,张艺谋电影《
英雄》上映。电影故事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三大侠客欲杀秦王的故事。《英雄》缔造了国产电影的全球票房神话,
内地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总票房四分之一,进入21世纪之后首部
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同时在
北美、日本、韩国等地也票房登顶,全球票房共计1.77亿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影片被美国《
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2] ,提名
奥斯卡金像奖和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得多个国内外电影奖项。《
英雄》的公映终结了内地电影市场近十年的低靡期,拉开了中国商业大片的帷幕,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内地进口片票房近88亿,国产片票房82.7亿。
2013年在人们对《
泰囧》的惊叹声中开始。3000万成本的《泰囧》在1月1日这天跨过10亿票房大关,2月17日最终落画时收入12.57亿,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片方最初的预期只是4亿。同在2月,2013年的国产片票房冠军也诞生了,
周星驰的《
西游·降魔篇》,从大年初一到到初六,拿到了5亿票房,并且鬼使神差地一路卖座下去,直到停在12.46亿元——虽然并未达到周星驰预估的15亿,这个大胆的想象来自《泰囧》的鼓舞。
张艺谋的《
英雄》还能在媒体引发广泛的价值观层面上的严肃批评和争论,这种情况今天难以重现。一是互联网的速食文字使争论大多停留在意气和口水,二是国产电影在商业道路上越发“成熟”,早早摘除了可能在
意识形态上带来的麻烦。票房口碑都不错的电影《
中国合伙人》这样评价它的主角、民营企业家成东青:“他压根就没想过去改变这个世界,但至少他能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永远地土鳖下去。”影片末尾很励志地罗列出
柳传志、
马云、
冯仑、
陶华碧、
李开复、
王石等成功企业家的
肖像,这无意中勾勒出了2013年国产电影的主流心态——信仰成功,尤其是本土市场的成功。
对中国电影来说,2013注定是以翻身为目标的一年。2013年1月8日,
王家卫导演的《
一代宗师》上映,累计票房2.87亿,成为
王家卫在内地的最好成绩;正月初三,《
101次求婚》上映,累计票房1.99亿,为国产小片又添了不少信心;《
北京遇上西雅图》最终跑进“5亿俱乐部”;
管虎导演的《厨子·戏子·痞子》累计票房2.7亿,成为“第六代”导演票房过亿的“奇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居于年度票房第三名;
郭敬明的《
小时代》引起巨大的争议;新人导演的小成本电影《全民目击》累计票房1.8亿;
徐克的《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不出意料地收获了6亿票房;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累计票房1.8亿;同年的代表性电影还有《
地心引力》《
扫毒》《
无人区》等。国产电影的话题性彻底超过了《霍比特人》、《
巨人杀手杰克》、《
魔境仙踪》这些同期进口片。韩国“外援”执导的小成本爱情片《
分手合约》被称为“搭顺风车”,也过亿了。
陈正道、薛晓路、
管虎,三个年轻导演为国产电影带来某种强烈的信号:“中国电影结出了奇葩。它们的容貌五官是观众愿意接受的。”
2013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年收入的217.69亿中,国产片总票房127.67亿,以58.6%的数字翻身压住进口片,33部国产片票房过亿。2013年总票房比2012年净增47亿,96%来自国产影片。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
主导地位。据统计,2015年我国
故事影片产量686部,全年票房过亿影片共计81部,其中国产影片47部;国产影片海外
销售收入27.7亿元,比2014年增长48.13%;全年城市影院观众人次达到12.6亿,比2014年增长51.08%。电影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中国电影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
新阶段,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同时,大批优秀青年电影人才相继脱颖而出,“
互联网+”促使各种新型业态进入电影行业。特别是国产影片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和观众欢迎。涌现出《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捉妖记》《
滚蛋吧!肿瘤君》《
狼图腾》《
烈日灼心》《
战狼》《
解救吾先生》《寻龙诀》《
老炮儿》等一批优秀影片,巩固了国产影片在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根据在2015年重要
档期开展的综合性电影观众
满意度调查显示,电影评价不再“唯票房论”,国产影片的口碑处于持续上升态势。此外,2015年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长22块,全国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全国影院已全部实现数字化,县级城市影院全覆盖已基本实现。
2018年全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09.76亿元,
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个
百分点,
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642亿元,较2018年
同期增长5.4%,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411.75亿元,同比增长8.65%,市场占比64.0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7.27亿。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中国电影市场保持不断增长的势头,电影创作和电影市场皆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2022年1月1日,
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72.58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1.67亿。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复苏发展,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2022年7月,中国电影公告。选举
傅若清为公司董事长,任期自本次
董事会决议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2021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喜提200亿。
2023年
截至2023年5月7日10时40分,2023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00亿元。其中《满江红》以45.4亿元的成绩暂列票房榜冠军。
截至2023年8月14日,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71.62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连续55天破亿元,有望刷新中国影史同档期票房纪录。
2024年1月1日,公布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重要指标:
1、全年电影票房为549.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60.05亿元,占比为83.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2.99亿。
2、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3部,其中国产影片50部,票房排名前10位均为国产影片,其中,《满江红》票房领跑,《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熊出没·伴我“熊芯”》《坚如磐石》《人生路不熟》位列二至十位。
3、全年共生产故事影片792部,影片总产量为971部。
4、全年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2312块,银幕总数达到86310块。
5、全国共有开展电影公益放映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62条,放映队4.2万个。
6、全年开展电影公益放映824万场,其中故事影片放映539万场,科教影片放映279万场;观影人次约4.5亿。
历史之最
中国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戏曲片京剧,长约半小时的无声片,包括《请缨》《舞刀》等片段,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
丰泰照相馆摄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的无声片,
郑正秋编剧,
郑正秋和
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
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
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采用
蜡盘配音技术。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渔光曲》,1934年由
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由
厉麟似等推介参加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获得第九名。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生死恨》,1948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
费穆导演,
梅兰芳主演,著名摄影师
黄绍芬为
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故事片——《
桥》,编剧
于敏,导演
王滨,
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摄制。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
译制片——《
团的儿子》(原译名《
小英雄》),杨范、陈涓翻译,
周彦译制导演,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0年译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
徐进、
桑弧,导演
桑弧、
黄沙,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原著
鲁迅,改编
夏衍,导演
桑弧,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
我国与外国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风筝》,1958年由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朗斯公司合摄,导演
王家乙、罗歇·比果。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故事片——《
老兵新传》,编剧
李准,导演
沈浮,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彩色立体银幕故事片——《
魔术师的奇遇》,编剧
王炼、陈恭敏、
桑弧,导演
桑弧,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
中国第一部遮幅式宽银幕故事片——《
青春》,1977年由
李云官、
王炼编剧,
谢晋导演。
中国第一部获得
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
红高粱》,1987年由
张艺谋执导。
中国第一部获得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电影——《
悲情城市》,1989年由
侯孝贤执导。
中国第一部获得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电影——《
霸王别姬》,1993年由
陈凯歌执导。
中国第一部提名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
菊豆》,1990年由
张艺谋执导。
中国第一次获得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
卧虎藏龙》,2000年由
李安执导。
国际成就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亦称世界三大
国际电影节,是
国际A类电影节中最权威、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三个电影节。其最高奖项
金棕榈奖、
金熊奖、
金狮奖是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获奖作品
华人导演电影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共计15部,是华人导演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最高成就。
获奖演员
华人演员在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演员奖共计10人11次,是华人演员在国际影坛上的最高成就。
导演发展
第一代导演: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
郑正秋、
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
史东山、
邵醉翁、何非光、
杨小仲等。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
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
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
摄影机基本固定,
电影镜头的
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代表人物:
费穆、蔡楚生、
孙瑜、
袁牧之、
郑君里、
吴永刚、
程步高、
沈西苓、史东山、桑弧、
汤晓丹等。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
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
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
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
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
戏剧悬念、
戏剧冲突、戏剧程式。
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代表人物:
谢晋、
谢铁骊、
凌子风、
崔嵬、
成荫、
水华、
郭维、
鲁韧、
王炎等。
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
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他们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
民族文化与
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
作品特点是
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经历10年浩劫的磨难,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中。他们的思想敏锐,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
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
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他们有所创新。
第六代导演:80年代中后期进入电影学院,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导演。代表人物:
贾樟柯、
王全安、
姜文、
王小帅、
张元、
娄烨、
陆川、
张杨等。
他们极度追求
影象本体,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导演”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典型特征是“叛逆与反思”。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
长镜头,形成
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
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电影特征
总特点
1、坚持和发展革命的
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
喜盈门》《
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环》 《
血,总是热的》《伤逝》《
骆驼祥子》等影片。
2、尊重艺术的
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
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
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
3、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
黑炮事件》《
猎场札撒》《
老井》《
红高粱》《
秋菊打官司》《
香魂女》《
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
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内地
中国
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
民族风格和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
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
综合报道、
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
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
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
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
潇湘电影制片厂、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天山电影制片厂、
福建电影制片厂、
广西电影制片厂、
青年电影制片厂、
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译制厂和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
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
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
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
立体电影、
环幕电影等 。全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
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
中国电影金鸡奖;
影协下设
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
大众电影》,举办
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 。自1980年起每年由
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
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
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香港
1945—1955 衣钵南传
随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香港电影又揭开了它新的一页。由于中国内地爆发了
解放战争,大批躲避战乱的内地影人相继南下,形成了第二次的移民风潮。在这一时期先后来港的有
何非光、
朱石麟、卜万仓、
但杜宇、
任彭年、舒适、
周璇、
胡蝶、
殷明珠等著名的导演明星,内地资本和人才的涌入也为百废待兴的香港电影业注入了一股活力。战后初期,蒋伯英成立了大中华影业公司,拍摄了香港光复后的第一部影片《
芦花翻白燕子飞》。李永祖同制片家
张善琨合作,创办了“永华”,明星云集的大片《国魂》和《
清宫秘史》等就诞生于此。而张善琨随后脱离“永华”成立的“旧长城”也出品了《
荡妇心》、《
血染海棠红》、《
一代妖姬》等影片。在1949年
新中国成立之后,香港国语电影界形成了“左派”和“
右派”两股势力,以“长城”、“
凤凰”、“新联”为代表的左派
电影公司在与右派的角逐中一方面延续着中国主流进步电影的传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香港国语片市场的
良性竞争。战后,由于海外市场的需求,为香港制片业吸引到了大量的投资,但同时也助长了香港影坛粗制滥造的歪风邪气。“七日鲜”和“
云吞面导演”之风对香港电影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而也就诞生了香港
电影史上著名的“清洁运动”。
吴楚帆、
黄曼梨、白燕、
关文清等164位影人联合签名,发表了“尽一己之责,期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不负社会之期望,停止拍摄违背国家
民族利益,危害社会,毒化人心的影片”的宣言。而这一时期拍摄的粤语片和国语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着浓郁的旧
上海电影特征。
1955—1966东方好莱坞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
港英政府“
积极不干预政策”的鼓励和“左右”政治势力影响减弱,香港电影迎来了它自由发展的黄金时期。光艺、电懋、邵氏等大型制片企业在港登陆,标志着香港电影工业由
独立制片向“
垂直整合”的流水线
生产方式转型的完成。同时,香港电影也挣脱了旧上海电影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特色。从此,有人开始将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冠之以“东方好莱坞”的头衔。在这一时期,“电懋”和“
邵氏兄弟”在争夺市场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电懋”以拍摄时装片为主,如《四千金》、《
曼波女郎》、《
空中小姐》、《香车美人》等;而“邵氏”则延续了前身“天一”公司的创作传统,提出了“大中华文化圈”的
发展战略,积极制作《貂蝉》、《
杨贵妃》、《江山美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古装片,并且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持续了十年之久的“
黄梅调电影热潮”。凭借这股热潮,“邵氏”也在两强之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为了逆转不利的局势,“电懋”的掌门人
陆运涛亲自上阵,先是花重金从“邵氏”挖走了
林黛、
乐蒂的当红明星,又说服
李丽华和
严俊自组公司,最后策反
李翰祥带着
凌波等一批“邵氏”的
演职人员远走台湾,组建了“国联”。同时,两公司大闹“双胞胎案”,争拍同一题材的影片抢占市场。这种
恶性竞争直到1964年双方签订“君子协定”才宣告结束。不久之后,陆运涛意外辞世,“电懋”也无力再和“邵氏”抗争,香港电影的格局就此从“楚汉相争”变成了“邵氏”的一家独大。
台湾
台湾电影乃指
台湾地区人民在台湾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普通话发音之电影片。因台湾社会自由且富有创作力,因此能给予电影工作者良好的伸展舞台。不过因为种种因素,2006年台湾
电影票房于台湾占率仅1.62%,呈现衰退的现象。
电影活动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中国唯一一个
国际A类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
中国上海举行。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
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文化广影视集团国际大型活动办公室承办。电影节在1993年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每年6月上旬举行,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
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
亚洲新人奖评选。电影节举办,已经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3823部影片的报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计票房2770万
人民币。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已经有150多万人次融入这个中国重要的电影活动中。每年六月期间九天的电影节已然成为上海
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的景观。
中国长春电影节
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吉林省人民政府、
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
吉林省文化厅、中国
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
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
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北大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系、广电总局
电影频道节目
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影基金会、
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在国内外权威电影节和电影奖项中荣获各种奖项。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
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
霍建起、张扬、
金琛、
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
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
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
凤凰卫视中文台、《
北京晨报》、《
北京晚报》、《
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
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
海外中心《
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
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在北京20余所
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
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
影视文化赛事。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
台北电影节
台北电影节由
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
文化局承办,
台湾电影文化协会、
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
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
电影奖项
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
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
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政府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
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奖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
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
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华电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唯一将内地和
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
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
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
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台湾电影金马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
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4、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是一个世界
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发布报告
2022年7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
尹鸿在
百花奖论坛发布了《
2022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2022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市场各类电影片产量、票房、银幕数、观影人次,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均恢复至2019年的65%以上。其中,影片
总产量740部,有43部影片票房过亿元;电影票房472.58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1.6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