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杜
词语
韦杜,汉语词汇,中古时期关中两大望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的并称。
概述
中古士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的并称。韦氏祖居地为韦曲,杜氏祖居地为杜曲,皆在长安城南,世为望族。时称“韦杜”。
相关记载
北齐魏收《魏书.卷五十二.胡叟传》:“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五》:“韦杜旧族门风,名亦不陨”。
杜甫《赠韦七赞善》诗:“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注:“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韩愈《出城》诗:“暂出城门蹋青草,远於林下见春山。应须韦杜家家到,秖有今朝一日闲。”
程大昌《雍录》卷七:“ 杜县与五代都城谨相并附,故古事著迹此地者多也。语谓‘城南韦杜 ,去天五天’,以其迫近帝都也。”
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中:“﹝樊川﹞长安名胜之地。周处士韦夐、唐杜公牧之、祁国杜公奇章、牛公之居,皆在焉。 唐人语曰:‘城南韦杜 ,去天尺五’,可见昔时之盛。”
陈师道《城南寓居》诗之一:“游子莫何归? 韦杜城南村。”
龚自珍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词:“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7 12:06
目录
概述
概述
相关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