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黄,一种古时汉族
妇女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 。 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
我国古代汉族
妇女额部涂黄的风习,大约同花钿一样,起源于
南北朝或更早些。更可能与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有关,当时全国大兴寺院,塑佛身、开石窟蔚然成风。妇女们从
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也将自己的额头染成黄色,久之便形成了染额黄的风习。
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蝶》诗:“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
宫眉捧额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
翠鳞红樨俱含频。”唐虞世南《
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
太憨生。”
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其具体染画方法又分两种:一种为平涂法(额部全涂),如唐裴虔余《咏篙水溅妓衣》诗描述:“满额鹅黄
金缕衣”。一种为半涂法,在额部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由深而浅,呈晕染之状。北周
庚信《舞媚娘》诗“眉心
浓黛直点,
额角轻黄细安”,南梁江洪《咏歌姬》诗“薄鬓约徽黄,轻细淡铅脸”,都是指这种涂法。
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以胶水粘贴于额上即可。由于可剪
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南朝陈徐陵《奉和咏舞》诗“举袖拂花黄”,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
贴花黄”,唐崔液《踏歌词》“翡翠帖花黄”等,都是指的这种饰物。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染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黄色。这种化妆方式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
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
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
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
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
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
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
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
智琼把额头化妆成黄色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
夭夭称
细娘,珍珠落
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