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双星(英语:eclipsing binaries),亦称食变星、光度双星、光变双星、交食双星,是指互相绕行轨道几乎在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会彼此掩食而造成亮度发生
周期性变化的
双星系统。
交食双星系统由两颗子星组成,一颗较亮的主星与一颗较暗的伴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围绕公共质量中心运动,其互相绕行的轨道几乎在视线方向,这两颗恒星会彼此掩食(一颗子星从另一颗子星前面通过,如同月亮掩食太阳)而造成亮度发生有规律的、
周期性变化的双星系统。
最早发现的食双星是
大陵五(英仙座β),它最亮时为2.13等(光电
目视星等,下同),最暗时(称为主极小食甚)为3.40等,这是甲星被乙星偏食所致。乙星被甲星偏食,损光最多时整个双星成为2.19等(称为次极小
食甚)。大陵五的轨道周期是 2.8673075天。它由平时亮度降到最暗约需4.9小时,由最暗回到平时亮度也约需4.9小时。
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英仙座β星(大陵五)恒星亮度有周期性的变化,当时的天文学理论认为恒星亮度永恒不变,于是用鬼魔来解释亮度变化的现象,为之起名,“魔星”(الغول),意即“食尸鬼”。1783年5月,年仅18岁的荷兰裔英国天文学者约翰·古德利克(John Goodricke)在
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英仙座β星亮度光变的交食双星理论。他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英仙座β星的亮度降到原亮度的三分之一时开始增亮,恢复到原亮度后又开始变暗,如此周而复始。他求出英仙座β星的亮度光变周期为2天20小时49分09秒(现代实际值为2天20小时48分56.5秒),并提出亮度光变是由亮度较暗的伴星交食于亮度较高的主星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的前面而造成的。
分析食双星的光变曲线,可以比较可靠地求得大星半径、小星半径(都以轨道半长轴为单位)、轨道面倾角(轨道面法线和视线交角)、大星或小星
光度(以总光度为单位)、反映大星和小星的圆面亮度分布的“
临边昏暗系数”等,统称为测光轨道解,简称
测光解或测光
轨道要素。如果这双星又是双谱
分光双星(见密近双星),并且已有比较可靠的分光轨道解,那么和上面的测光轨道解结合起来,可以得出组成该双星的两子星各自的质量和半径(以
太阳质量和太阳半径为单位)。所以,某些食双星能为人们提供比较可靠的
恒星基本参量,成为研究恒星物理和
恒星演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但由于大多数食双星总有偏离“理想共性”的这样那样的“个性”,已测出基本物理参量的食双星不仅数量少,而且数据也不够精确。
苏联1969年出版的
《变星总表》已收有食双星4,000多对,但美国1970年出版的《食双星测光轨道解总表》只选列了221对双星的数据,其中不少数据有待改进。因此很需要不断改进实测技术和分析理论,以测出更多双星的更精确的基本参量。瑞典每半年出版一期《密近双星文献和工作志》以及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每三年出版一次的大会会议录中有关密近双星的记述,是食双星研究的基本资料。波兰每年出版《食变星历》,1979年出版的《1980年食变星历》列出了856对双星的
食甚时刻预报表,对于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都十分有用。
④根据兼为食双星的新星(如1934年
武仙座新星)的观测资料,通过对X射线食双星(例如武仙座X-1)的多方研究,以及通过对包含
脉动变星的食双星(例如白羊座RW)和包含
耀星的食双星(例如
北河二的丙星)等的探索,了解到有关新星、X射线星、脉动变星和耀星的一系列物理特性。
⑥测得了相接食双星如
仙王座VW、天鹅座V729的X射线;1979年发现了有射电食的食双星如
蝎虎座AR,这两项发现为食双星研究开拓出新的领域。
⑦对
星协与
星团中的食双星的研究,并且同食双星所在星协、星团的年龄、化学成分等联系起来,为这些
恒星群的研究提供有效线索。
但是食双星研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研究了三百多年的
大陵五,虽然在1978年得到了双谱
分光双星分光轨道解,显著提高了它的物理参量的可靠度,但是它的
射电爆发和
X射线的实测工作和理论解释都还做得非常不够。1784年发现变光的食双星
渐台二,其中的较暗星究竟是什么样的天体,虽经多年的高色散光谱分析以及人造卫星观测仍然是个谜。许多短周期(1天以下)的“
相接双星”的
质量交流与能量交流的动力学和物理问题还不清楚。
球状星团成员星中有没有物理双星也是一个在演化上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等国的天文学家已在寻找球状星团中的食双星。射电波段的食双星研究还刚刚开始,
γ射线波段的食双星尚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