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寝皮
汉语成语
食肉寝皮,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ròu qǐn pí,意思是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庄公为勇爵,殖绰、郭最,欲与焉?』州绰曰:『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于门中,识其枚数,其可以与于此乎?』公曰:『子为晋臣也。』对曰:『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晋·杜预注:「言尝射得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形容仇恨很大。
示例
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
食肉寝皮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
杜牧《
雪中书怀
》:“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杜甫《
遣兴五首
》:“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
宋
李弥逊
《杨政换给右武大夫恭州团练副使制》:“食肉寝皮,志每存於去恶;履肠涉血,勇屡见於先登。”
《西游记》第八回:“却说 殷小姐 痛恨 刘 贼,恨不食肉寝皮。”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参考资料
典故
.搜韵.
食肉寝皮
.汉辞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4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用法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