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底驿组
红砂溪组
湘、桂、黔三省(区)前寒武纪工作组,1962年命名于沅陵马底驿。 紫红色粉砂质板岩、绢云板岩、含灰岩条带或灰岩团块之板岩夹灰绿色板岩粉砂岩。下与横路冲组、上与通塔湾组均为整合接触。分布于湖南、四川。
命名
湖南地质局湘、黔、桂前寒武系地层工作组1962年命名,1974年《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正式发表。命名剖面为湖南沅陵县马底驿村南。
沿革
1936年王晓青等在益阳县西南(现属桃江县)的板溪村命名“板溪系”。1958年湖南413队发现板溪系中有不整面,并将该面以上的地层称板溪群。1962年黔、湘、桂前寒武系地层工作组将不整合面以上地层称为上板溪群,进而划分了地层分区,其中北区的板溪群,分别建立了马底驿组和五强溪组。其时代均属新元古界。(有人主张五强溪组和马底驿组均系震旦系)。
特征
层型
选层型 湖南芷江县渔溪口马底驿组实测剖面。湖南区测队,1974,1∶20万芷江幅区调报告。
构成
底部为不整合于冷家溪群之上的紫红色及少量灰白色厚层块状变质砂砾岩、含砾砂岩、石英粗粒砂岩等粗碎屑岩为主,向上变为紫红色及少量灰绿色的中—厚层浅变质中一细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板岩、板岩等。 上述岩石组成厚度不等的韵律,向上细碎屑岩及泥质逐渐增多,在韵律中出现的次数越加频繁。顶部与五强溪组灰色砂砾岩呈假整合接触。其沉积特征属陆棚—陆坡过渡的沉积相组合。本组厚约200m。
含微古植物
Orygmatosphaeridium exile, O. Rubiginosum, Leiopsophosphaera solida, Asperatopsophospaera bavlensis, A. Umishanensis, Trachysphaeridium cultum。
备考
编撰者 :王自强
作者1 :王晓青
年份1 :1936
系名: 新元古界
参考资料
中国岩石地层名称辞典库.中国地质科学院数据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7 19:42
目录
概述
命名
沿革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