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汉语
词语,拼音为sì mǎ,意思是拉一辆车的四匹马,出自《
老子》。
《
新五代史·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
自贻;咎将谁执。”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但如到星期二夜为止并无痛哭流涕之抗议,即以默认论,虽驷马也难于追回了。”
宋·
苏舜钦《韩忠宪公挽词》之一:“他年还驷马,馀德在高门。”
元·
姚燧《王思廉之祖沂赠恒山郡庄惠侯制》:“伍符尺籍,事专司六部之间,驷马高门,报顾在百年之后。”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楚)平王遗鄢将师为使,驾驷马,持封函印绶,往
棠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