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盐(bone salts)由
无机盐、又
称骨盐有机基质和
骨细胞等组成。骨盐增加骨的硬度,基质决定骨的形状及韧性,骨细胞在代谢中起主导作用。骨盐分针形结晶和微颗粒结晶。
成分
骨盐占骨干重的65~70%,其主要成分为
磷酸钙,占84%,其它还有
CaCO3占10%,
柠檬酸钙占2%,磷酸镁占1%,和Na2HPO4占2%等。骨盐约有60%以结晶的
羟磷灰石(hydroxyapatite)形式存在,其余40%为
无定形的CaHPO4。据认为后者可以转变为前者。羟磷灰石[Ca10(PO4)6(OH)2]是微细的结晶,亦称骨晶(bonecrystal)。每克骨盐含有约1016个结晶,总的表面积可达100平方米,体液中其他离子如Ca2+、
Mg2+、Na+、Cl-、HCO3-、F-,
柠檬酸根等可吸附在羟磷灰石的晶格之间。骨晶性质稳定,不易解离,但在其表层进行离子交换的速度较快。
骨中镁离子占体内镁离子总量的50%,骨中
钠离子也占体内钠离子总量的35%,而且大部分钠易于交换。所以骨骼不仅是身体的支持组织,也是贮存大量钙、磷、钠、镁的器官,在维持体液电解质浓度的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骨盐中的Ca2+还可与体液中的H+交换,当体液中[H+]增多(酸中毒)时,由于Ca2+H+交换,可致骨盐溶解。
骨基质包括胶原和非胶原化合物。胶原约占90%以上。非胶原蛋白中含量较多的是
骨钙素(osteocalcin)和
骨连接素(osteonectin)。骨钙素为一种依赖维生素K的小分子酸性蛋白质,分子量约6000,其谷氨酸残基在γ位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与羟磷灰石、Ca2+有很高亲和力、骨连接素是附着于胶原的一种
糖蛋白,易与羟磷石结合,可能作为骨盐沉积的核心。
影响骨盐量的各种因素
影响骨盐量的各种因素,骨盐量的变化受遗传、营养、内分泌、机械性刺激及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骨的无机化代谢需要充分的摄取钙、磷等无机盐,同时内分泌系统的副甲状腺檄素(PTH)一维生素D系统正常也是重要的。其它如生长激素、降钙素、性激素等很重要。调节骨盐代谢的局部因素,有骨细胞产生的生长激素介质为代表的各种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E、细胞激跳等。
相关组织结构
在人正常皮质骨矿化基质中,骨盐的针形结晶平行于胶原纤维表面沉积,在TEM下,结晶相互平行、重叠,形成以胶原纤维束为核心的高电子密度骨盐框架。
骨盐框架:电镜下,由骨盐构成骨盐框架结构在形态上为不同密度、不同层次的各种亚区的有序结构。根据骨盐框架厚度,依次从宽到窄,制定6种分类及命名:微柱,微梁,微小梁,弓状梁,致密点和隔板。
骨微间隙相邻的两洞共用隔板。弓状梁作为骨微间隙的两个平行壁之间的横向连接。致密点是由许多隔板、微小梁和微梁彼此相互汇合而成的交叉致密区。微嵴位于隔板表面,像海草样从隔板伸向洞中心。微柱和微梁在股骨比其它部位的骨相对较厚,其走行常保持一致方向。扁骨及较小的骨方向常纵横交织。
骨盐测量的意义
年老性骨质琉松引起的骨折及并发症,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的各种骨盐测量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国家都注意测量中老年人的骨盐含量,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由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骨折,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利用骨盐测量技术筛选出骨折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治。
常用的骨盐测量方法有:单光子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CT定量分析,双能X线吸收法,X线光密度法,此外还有中子活性分析,开普顿散射法,超声测量等。国内常用的是单光子吸收法和X线光密度法。
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拾施
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拾施有:钙防治法,雌激素替代治疗,降钙素治疗,活性维生素D防治法,二磷酸盐治疗.日光浴防治,运动疗法及抗衰老综合治疗等。这些防治措施必须长期实施才能奏效,且治疗开始越早效果越好,但也不能盲目用药,造成浪费和副作用,选择那些急需治疗的骨折高危人群,才能达到最好的群体防治效果。